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均震专利>正文

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89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夹取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该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包括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中部铰接形成“X”形,铰接端后部的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铰接端前部的第一筷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铰接端前部的第二筷杆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面向第二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接触点,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剪刀式食品夹取筷,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能够准确稳固地抓取食物,入口方便,适用于外国人、刚学吃饭的幼儿、惯用筷子的手因伤病不能正常操纵筷子的伤病患者等。伤病患者等。伤病患者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刀式食品夹取筷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夹取工具
,尤其是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

技术介绍

[0002]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国人习惯用筷子,欧美国家的人习惯使用刀叉,而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人则用手指去抓取。首次使用筷子的外国人、少儿、高龄老人或者手功能障碍者在使用筷子时,难以用筷子准确夹取到食物,但是中国美食以热菜居多,手抓的方式容易烫伤。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筷子,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能够准确稳固地抓取食物,入口方便,适用于外国人、刚学吃饭的幼儿、惯用筷子的手因伤病不能正常操纵筷子的伤病患者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能够准确稳固地抓取食物,入口方便,适用于外国人、刚学吃饭的幼儿、惯用筷子的手因伤病不能正常操纵筷子的伤病患者等。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包括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中部铰接形成“X”形,铰接端后部的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铰接端前部的第一筷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铰接端前部的第二筷杆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面向第二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接触点,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错位设置;使用时,像使用剪刀一样手持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开合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开合,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食物,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增强对食物的夹持稳定性,食物夹持稳定后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移入嘴中,打开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即可;与普通的筷子相比使用简单,食物夹持稳定,入口方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杆状结构,或为片状结构,杆状结构和片状结构的体积小,狭长,当选择片状结构时,片状边缘处要做圆滑处理,防止割伤皮肤。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夹持部上下设置有两个。
[0009]进一步的,上下两个第二夹持部形成“V”形结构,两个第二夹持部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第一夹持部的宽度;这种设置方式是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模拟拇指、食指和中指抓取食物的过程,不仅能够减少第二夹持部的耗材用量,而且能够增强食物夹取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面向第二夹持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条,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条,第一防滑条和第二防滑条可以设
置为多种形式,例如设置为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一体成型的凹槽或凸条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筷杆、第二筷杆、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均为不锈钢材质,便于清洗,延长使用寿命。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类似剪刀样式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清洗,能够准确稳固地抓取食物,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模拟拇指、食指和中指抓取食物的过程,不仅能够减少第二夹持部的耗材用量,而且能够增强食物夹取的稳定性,食物入口方便,适用于外国人、刚学吃饭的幼儿、惯用筷子的手因伤病不能正常操纵筷子的伤病患者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第一筷杆、2第二筷杆、3第一手柄、4第二手柄、5第一夹持部、6第二夹持部、7第一接触点、8第二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包括第一筷杆1和第二筷杆2,第一筷杆1和第二筷杆2的中部铰接形成“X”形,铰接端后部的第一筷杆1和第二筷杆2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手柄3和第二手柄4,铰接端前部的第一筷杆1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5,铰接端前部的第二筷杆2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6,第一夹持部5的面向第二夹持部6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接触点7,第二夹持部6的面向第一夹持部5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二接触点8,第一接触点7和第二接触点8错位设置;使用时,像使用剪刀一样手持第一手柄3和第二手柄4,第一手柄3和第二手柄4的开合带动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的开合,通过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夹持食物,第一接触点7和第二接触点8增强对食物的夹持稳定性,食物夹持稳定后将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移入嘴中,打开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即可;与普通的筷子相比使用简单,食物夹持稳定,入口方便。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为杆状结构,或为片状结构,杆状结构和片状结构的体积小,狭长,当选择片状结构时,片状边缘处要做圆滑处理,防止割伤皮肤。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5设置有一个,第二夹持部6上下设置有两个。
[0021]本实施例中,上下两个第二夹持部6形成“V”形结构,这种设置方式是通过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模拟拇指、食指和中指抓取食物的过程,不仅能够减少第二夹持部6的耗材用量,而且能够增强食物夹取的稳定性。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5面向第二夹持部6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条(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条(图中未示出),第一防滑条和第二防滑条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例如设置为与第一夹持部5/第二夹持部6
一体成型的凹槽或凸条结构。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筷杆1、第二筷杆2、第一夹持部5、第二夹持部6、第一接触点7和第二接触点8均为不锈钢材质,便于清洗,延长使用寿命。
[0024]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使用时,像使用剪刀一样手持第一手柄3和第二手柄4,第一手柄3和第二手柄4的开合带动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的开合,通过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模拟拇指、食指和中指抓取食物的过程,不仅能够减少第二夹持部6的耗材用量,而且能够结合第一接触点7和第二接触点8增强对食物的夹持稳定性,食物夹持稳定后将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移入嘴中,打开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即可;与普通的筷子相比使用简单,食物夹持稳定,入口方便。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为圆柱形结构,第二夹持部设置为弧形的片状结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合拢时,两个第二夹持部将第一夹持部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中部铰接形成“X”形,铰接端后部的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铰接端前部的第一筷杆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铰接端前部的第二筷杆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面向第二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接触点,第二夹持部的面向第一夹持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刀式食品夹取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杆状结构,或为片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均震林渼钧
申请(专利权)人:林均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