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锡飞专利>正文

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69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所述弓形带的前端设有分隔弧板,所述分隔弧板与弓形带后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一装填腔,所述分隔弧板与弓形带前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二装填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整个肩颈带穿戴稳定舒适,避免了易滑动不牢固的现象,且穿戴过程方便,便于穿戴后的拆卸;结合第一装填腔、第二装填腔内装填的沙粒的配重作用,能够实现对伤口处持续稳定的按压,进而有利于手术后伤口的恢复。手术后伤口的恢复。手术后伤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


[0001]本技术涉及术后康复
,尤其涉及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锁骨手术时,患者靠近颈部的地方会有两个呈对称状的伤口,且术后康复的过程中必须持续按压伤口,而现有传统按压伤口的方式是通过在肩膀上挂设简易的沙袋。
[0003]传统所挂设的简易沙袋为单独分开的两个,因此存在易划不易固定的现象,因此不利于保持伤口处持续稳定的按压,进而不理手术后伤口的恢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包括两组弓形带,所述弓形带的内部为空心状态,所述弓形带的前端设有分隔弧板,所述分隔弧板与弓形带后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一装填腔,所述分隔弧板与弓形带前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二装填腔;
[0007]两个所述弓形带之间对称设置,且所述弓形带开口侧之间呈相远离的状态,所述弓形带前端相邻的外侧表面之间均缝纫有连接布片,相邻的所述连接布片的其中一片端部端缝纫有主链带,另一片所述连接布片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副链带,所述主链带与相邻的副链带之间共同装配有拉链头;
[0008]所述弓形带端部的上表面设有连接布条,位于同一根所述弓形带上的两根连接布条之间共同缝纫有快速插接头组件,所述快速插接头组件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分别位于两根连接布条的端部。
[0009]优选的,所述弓形带两端的上表面均缝纫有装填套管,所述装填套管与弓形带的内部之间相连通,且所述装填套管的内环面开设有螺纹并安装有封堵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装填腔对应的弓形带上下表面之间共同缝纫有均匀分布的防鼓绳柱,且所述防鼓绳柱贯穿弓形带。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布条与弓形带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金属连接柱、缝纫角、卡环,所述缝纫角焊接在金属连接柱下端的外环面,所述金属连接柱通过缝纫角与弓形带之间缝纫连接,所述金属连接柱的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环的内环面卡设在金属连接柱的卡槽内,所述卡环的外环面呈内凹状,所述卡环贯穿连接布条的端部,且所述连接布条被卡环贯穿的部分卡嵌在卡环的外环面内凹处。
[00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运用的过程中,由于主链带和副链带的相连接、公插头与母插头之间的相连接,因此能够实现整
个肩颈带在患者肩膀伤口处的稳定舒适穿戴,避免了易滑动不牢固的现象,且穿戴过程方便,便于穿戴后的拆卸;结合第一装填腔、第二装填腔内装填的沙粒的配重作用,能够实现对伤口处持续稳定的按压,进而有利于手术后伤口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的俯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弓形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装填套管与封堵头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防鼓绳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金属连接柱的俯视图。
[0019]图中:弓形带1、第一装填腔2、分隔弧板3、第二装填腔4、防鼓绳柱5、装填套管6、封堵头7、连接布片8、拉链头9、主链带10、副链带11、连接组件12、连接布条13、公插头14、母插头15、金属连接柱16、缝纫角17、卡环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6,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包括两组弓形带1,弓形带1的内部为空心状态,弓形带1的前端设有分隔弧板3,分隔弧板3与弓形带1后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一装填腔2,分隔弧板3与弓形带1前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二装填腔4。
[0023]弓形带1两端的上表面均缝纫有装填套管6,装填套管6与弓形带1的内部之间相连通,且装填套管6的内环面开设有螺纹并安装有封堵头7。
[0024]在使用的过程中,打开封堵头7向第一装填腔2、第二装填腔4内放入配重沙粒,在放置完成后使用封堵头6进行封堵,在穿戴的过程中,第一装填腔2、第二装填腔4内的沙粒能够起到配重作用,且根据患者体型及伤口承重能力的不同,可通过控制第二装填腔4内的沙粒量来调节整个弓形带1的重量,进而确保穿戴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0025]第一装填腔2对应的弓形带1上下表面之间共同缝纫有均匀分布的防鼓绳柱5,且防鼓绳柱5贯穿弓形带1,防鼓绳柱5的设置可避免穿戴过程中,沙粒积聚在第一装填腔2的某一处,确保了沙粒在第一装填腔2内的均匀分布,进而有利于整个肩颈带的穿戴使用。
[0026]两个弓形带1之间对称设置,且弓形带1开口侧之间呈相远离的状态,弓形带1前端相邻的外侧表面之间均缝纫有连接布片8,相邻的连接布片8的其中一片端部端缝纫有主链带10,另一片连接布片8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副链带11,主链带10与相邻的副链带11之间共同装配有拉链头9。
[0027]弓形带1端部的上表面设有连接布条13,位于同一根弓形带1上的两根连接布条13之间共同缝纫有快速插接头组件,快速插接头组件包括公插头14和母插头15,公插头14和母插头15分别位于两根连接布条13的端部。
[0028]连接布条13与弓形带1之间设有连接组件12,连接组件12包括金属连接柱16、缝纫角17、卡环18,缝纫角17焊接在金属连接柱16下端的外环面,金属连接柱16通过缝纫角17与弓形带1之间缝纫连接,金属连接柱16的上端开设有卡槽,卡环18的内环面卡设在金属连接柱16的卡槽内,卡环18的外环面呈内凹状,卡环18贯穿连接布条13的端部,且连接布条13被卡环18贯穿的部分卡嵌在卡环18的外环面内凹处。
[0029]主链带10及若干副链带11的设置能够使肩颈带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结合公插头14和母插头15及所属的连接布条13上的连接组件12,能够使肩颈带在穿戴的过程中,确保穿戴者的舒适。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通过打开封堵头7向第一装填腔2、第二装填腔3内放入配重沙粒,在放置完成后使用封堵头7进行封堵,并将两组弓形带1分别放在颈部两侧的肩膀处,此时根据患者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包括两组弓形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带(1)的内部为空心状态,所述弓形带(1)的前端设有分隔弧板(3),所述分隔弧板(3)与弓形带(1)后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一装填腔(2),所述分隔弧板(3)与弓形带(1)前端之间的内部空间设为第二装填腔(4);两个所述弓形带(1)之间对称设置,且所述弓形带(1)开口侧之间呈相远离的状态,所述弓形带(1)前端相邻的外侧表面之间均缝纫有连接布片(8),相邻的所述连接布片(8)的其中一片端部端缝纫有主链带(10),另一片所述连接布片(8)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副链带(11),所述主链带(10)与相邻的副链带(11)之间共同装配有拉链头(9);所述弓形带(1)端部的上表面设有连接布条(13),位于同一根所述弓形带(1)上的两根连接布条(13)之间共同缝纫有快速插接头组件,所述快速插接头组件包括公插头(14)和母插头(15),所述公插头(14)和母插头(15)分别位于两根连接布条(13)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用的肩颈伤口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锡飞刘自琼
申请(专利权)人:唐锡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