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清国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64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市政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包括路基、上层路面和下穿路面;所述路基的顶部铺设有上层路面;所述路基的内部开设有下穿通道;所述下穿通道的内部固连有浇筑通道;所述浇筑通道的内部于下穿通道的的底面位置固连有下穿路面;所述浇筑通道的底面固连有排水块;所述排水块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内部固连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有叶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下穿路面底部蓄积雨水的导出,当蓄积雨水液面较低时,不足以威胁到下穿路面的正常通行,此时第一电机处于关闭状态,当雨水不断蓄积时,可以自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并加速蓄积雨水的排出,保证下穿通道通行安全。通行安全。通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我们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能够有“弹性”,下雨时城市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能够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0003]公开号为CN113216376A一种海绵城市综合体,本专利技术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0004]现有技术中,通过将路面设计为透水面层,暴雨天气条件下,可以使得雨水通过透水面层下渗并快速流出,但是对于低洼地带,特别是下穿路面,虽然下穿路面可采用透水面层,但是雨水很容易快速向着下穿路面的内部汇集,特别是河道的液面较高时,甚至会出现河水倒灌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包括路基、上层路面和下穿路面;所述路基的顶部铺设有上层路面;所述路基的内部开设有下穿通道;所述下穿通道的底面开设有设置槽;所述设置槽的内部固连有浇筑通道;所述浇筑通道的内部于下穿通道的的底面位置固连有下穿路面;所述下穿路面与浇筑通道的底面之间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支撑柱;所述浇筑通道的底面固连有排水块;所述排水块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内部固连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有叶轮;所述浇筑通道的内部底面固连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槽底固连有控制开关;所述导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面固连有浮球;工作时,通过在上层路面的底部开设下穿通道,且下穿通道的内部固连浇筑通道,浇筑通道的内部通过下穿路面分隔成两个部分,上部分空间用于车辆和人员通行,下部分空间用于排水,通过将下穿路面设计为透水面层,使得雨水不但可以通到下水道快速流入下穿路面的底部位置,同时可以通过透水的方式加速下穿路面雨水的流出,当河道水位较高或水流较急时,雨水很容易会蓄积在下穿路面的底部位置,当水面较高时,水会通过下穿路面向上溢出,进而影响下穿通道的正常通行,当位于下穿路面底部的液面升高时,液面会带动浮球运动,浮球会带动导柱运动,使得导柱停止挤压控制开关,控制电路自动导通,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会带动叶轮转动,加速下穿通道内部的雨水流出,通过本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控
制下穿路面底部蓄积雨水的导出,当蓄积雨水液面较低时,不足以威胁到下穿路面的正常通行,此时第一电机处于关闭状态,当雨水不断蓄积时,可以自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并加速蓄积雨水的排出,保证下穿通道通行安全。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水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位置设有均匀布置的刀片;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转轴,通过第一电机会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配合刀片,实现对通过排水孔位置的异物进行断切,特别是薄膜或丝网的杂质,便于将雨水中的异物排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连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转杆;所述排水孔的表面于转盘的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表面固连均匀布置的刀片;所述转动柱的底面固连有第二电机;工作时,通过设置转盘,第一转轴转动会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会带动其表面均匀布置的转杆转动,转杆可以起到将通过排水孔雨水中的杂质物收集,杂质物增多后最终落入转杆的底部位置,通过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会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会带动其表面均匀布置的刀片转动,实现将杂质物粉碎,通过该方法,可以减少快速转动的刀片对于正常水流的影响。
[0010]优选的,所述叶轮的端面固连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端面位置固连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连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会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会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齿轮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尺寸设计,实现减速,降低第一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而减少转杆对水流的流动影响。
[0011]优选的,所述排水孔的内部于第一电机的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部截面为球头面结构设计;工作时,通过设置转动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对排水孔进行自动封闭,排水孔内部的水流向下流动时,会冲击转动板,使得转动板转动,排水孔自动打开,当排水孔内部的水反向向上流动时,水流的压力作用下,转动板自动关闭,避免排水孔持续向上溢水。
[0012]优选的,所述转杆远离转盘的一侧端面均固连有挡盘;所述转杆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推盘;工作时,通过在转杆的表面设置挡盘和推盘,当转杆转动时,推盘会在转杆的表面滑动,当转杆转动到最低部位置,推盘向下滑动,使得转杆表面的被异物向下推出,促进异物被刀片粉碎。
[0013]优选的,所述切盘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切槽;工作时,通过在切盘的表面设置切槽,切盘自身重力以及配合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下落,最终异物位于挡盘和推盘之间,通过推盘的切槽设计,可以对异物进行初始断切,减轻刀片的粉碎工作压力。
[0014]优选的,所述挡盘均为环形结构设计;所述挡盘与对应转杆之间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连板;所述挡盘的顶面均固连有弹性块;工作时,通过设置弹性块,当转杆的表面无异物时,推盘快速下落,很容易冲击对应挡盘,进而导致挡盘或推盘的损坏,通过将挡盘设计为环形状结构,可以避免挡盘与推盘的切刃直接接触,同时挡盘表面的弹性块可以起到有效缓冲的作用。
[0015]优选的,所述推盘相对于转杆的一侧侧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动力盘;工作时,通过设置动力盘,动力盘转动可以起到减少摩擦的作
用,便于推盘在转杆的表面有效滑动。
[0016]优选的,所述动力盘的表面均固连有凸轮;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对应安装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第一弹片;所述推盘的端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切刀;所述切刀与对应滑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第二弹片;所述切刀的表面均固连有连杆,且连杆均延伸至对应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连杆的表面均固连有转环;工作时,当推盘在转杆的表面滑动时,动力盘转动,动力盘会带动凸轮转动,凸轮会带动推块在安装槽的内部往复运动,推块进而会带动连杆移动,连杆会带动切刀往复运动,实现对转杆表面异物的快速断切,降低异物卡死推盘的风险,同时转环可以避免连杆和推块之间产生直接摩擦。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通过设置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上层路面(2)和下穿路面(3);所述路基(1)的顶部铺设有上层路面(2);所述路基(1)的内部开设有下穿通道(4);所述下穿通道(4)的底面开设有设置槽;所述设置槽的内部固连有浇筑通道(5);所述浇筑通道(5)的内部于下穿通道(4)的的底面位置固连有下穿路面(3);所述下穿路面(3)与浇筑通道(5)的底面之间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支撑柱(6);所述浇筑通道(5)的底面固连有排水块(7);所述排水块(7)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孔(8);所述排水孔(8)的内部固连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固连有叶轮(10);所述浇筑通道(5)的内部底面固连有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的顶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槽底固连有控制开关(12);所述导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柱(13);所述导柱(13)的顶面固连有浮球(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5),且第一转轴(15)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之间相连;所述第一转轴(15)位置设有均匀布置的刀片(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5)的表面固连有转盘(17);所述转盘(17)的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转杆(18);所述排水孔(8)的表面于转盘(17)的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9),且转动柱(19)的表面固连均匀布置的刀片(16);所述转动柱(19)的底面固连有第二电机(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0)的端面固连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远离第一电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国
申请(专利权)人:林清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