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接装置及搭接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裂缝临时修补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搭接装置及搭接链。
技术介绍
[0002]地震裂缝是六级以上强震常见的一种破坏现象,大都发生在现代松散沉积物中,大小长短不一,常有规律地排列,有时密集成具有一定方向的裂隙带。在低洼地区沿这些裂隙带常有喷沙冒水的现象,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形成一连串小型沙丘或小型沙梁。
[0003]而在地震发生后,往往需要应急救援,但是由于地震裂缝导致路面开裂会造成物资和救援车辆运输不畅,进而影响地震应急救援,现有通常采用临时修补路面或采用大面积钢板覆盖方式进行修复,但是由于地震裂隙通常不规则,需要用大面积的钢板方能覆盖,且救援现场不便于携带大片的钢板,临时修补路面需要大型工程机械耗时较长,进而严重影响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地震裂缝的临时修补施工不便且施工效率低的缺陷。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搭接装置,包括:支撑部,适于搭靠在裂缝的两侧,以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适于搭靠在裂缝的两侧,以及嵌入部(2),与所述支撑部(1)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部(1)的一侧,所述嵌入部(2)适于落入裂缝中,所述嵌入部(2)形成有安装腔(21);转动件(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嵌入部(2)的所述安装腔(21)中,所述转动件(3)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螺纹杆组件(4),一端作用在转动件(3)上,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螺纹杆组件(4)的另一端适于伸出所述嵌入部(2)并抵靠在裂缝的侧壁上;传动件(5),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1)中,所述传动件(5)与所述转动件(3)动力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转动件(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螺纹杆组件(4),两所述螺纹杆组件(4)的所述第二螺纹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
‑
2任一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为螺纹管(31),所述第一螺纹为设置在所述螺纹管(31)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为设置在所述螺纹杆组件(4)上的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组件(4)包括:螺纹杆(41),设置在所述螺纹管(31)中,所述螺纹杆(41)上设置有所述外螺纹;支撑板(42),与所述螺纹杆(41)相连接;插杆(43),连接在所述支撑板(42)上,所述插杆(43)一端呈聚拢设置并适于抵靠在裂缝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博,梁程,姚翔龙,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