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具备内循环和外循环功能,以分别实现调控室内温度和促进室内与外界之间空气循环的目的。
[0003]内循环气流通道和外循环气流气流通道之间彼此分隔独立,以防止两者间发生气流串扰,导致功耗上升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通过交替开启内、外循环实现制冷的空调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
[0007]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分隔的安装腔和蓄能腔,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内循环出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
[0008]风轮,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
[0009]位于制冷剂循环回路上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蓄能腔中;
[0010]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于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10),所述机壳(10)内设有分隔的安装腔(10d)和蓄能腔(10e),所述机壳(10)上设有进风口(10a)、内循环出风口(10b)和外循环出风口(10c);风轮(20),所述风轮(2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0d)中;位于制冷剂循环回路上的第一换热器(30)和第二换热器(40),所述第一换热器(30)位于所述安装腔(10d)中,所述第二换热器(40)位于所述蓄能腔(10e)中;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0d)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在所述内循环模式下,所述导风组件遮盖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0c),所述进风口(10a)和所述内循环出风口(10b)之间形成内循环气流通道;在所述外循环模式下,所述导风组件遮盖所述内循环出风口(10b),所述进风口(10a)和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0c)之间形成外循环气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与气流在所述内循环模式下和所述外循环模式下的热交换状态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蜗壳(50)、涡舌板(60)以及驱动件(70),所述蜗壳(50)内设有导风腔(50a),所述风轮(20)设置于所述导风腔(50a)中,所述蜗壳(50)上设有气流入口(50b)、与所述内循环出风口(10b)连通的第一气流出口(50c)、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0c)连通的第二气流出口(50d),在所述外循环模式下,所述驱动件(70)驱动所述涡舌板(60)打开所述第二气流出口(50d)并关闭所述第一气流出口(50c);在所述内循环模式下,所述驱动件(70)驱动所述涡舌板(60)打开所述第一气流出口(50c)并关闭所述第二气流出口(50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舌板(60)设置于所述导风腔(50a)中,所述驱动件(70)位于所述蜗壳(50)的轴向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50)设置有第一涡舌(521),所述涡舌板(60)包括挡风板(62)和第二涡舌(61),当所述空调器处于外循环模式,所述涡舌板(60)遮挡所述第一气流出口(50c),所述第一涡舌(521)位于所述导风腔(50a)的外部,所述第二涡舌(61)形成所述空调器的出风风道;当所述空调器处于内循环模式,所述挡风板(62)遮挡所述第二气流出口(50d),所述第二涡舌(61)位于所述导风腔(50a)的外部,所述第一涡舌(521)形成所述空调器的出风风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伟,张爱川,袁紫琪,石旭东,李秋芳,钟文锋,何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