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34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涉及术后恢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定量桶、圆柱状的排料壳和分料盘,定量桶底端通过连接管固定有置入管,置入管外侧固定有排料管,排料管端部设有管盖,排料壳内固定有与排料壳同心的内壳体,排料壳内壁固定有一组限位沿,分料盘转动设置在内壳体、排料壳和一组限位沿之间,内壳体内固定有推料壳,内壳体上且与推料壳连通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量桶进行总药量的定量和控制,通过设计新型的排料壳能够将总药粉量分为多数的小部分药粉依次喷出,利于使用者对创口进行均匀有效的施药,避免药量过多或过少造成药品浪费或创口治愈性不好的问题。愈性不好的问题。愈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术后恢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术后的创口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现有的喷药器无论是手动和还是电动,均无法有效控制出药量的均匀性,(手动喷药器的一次出药量由按压力控制,而按压力不易控制,电动喷药器由气缸或气泵推出,喷药量会受到药粉流动速率或药品总量的影响),若是部分创口上药品较多则会浪费药品,而若是药品量较少,则影响治疗效果,且不利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通过定量桶进行总药量的定量和控制,通过设计新型的排料壳能够将总药粉量分为多数的小部分药粉依次喷出,利于使用者对创口进行均匀有效的施药,避免药量过多或过少造成药品浪费或创口治愈性不好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包括定量桶、圆柱状的排料壳和分料盘;
[0006]所述定量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量桶(1)、圆柱状的排料壳(2)和分料盘(3);所述定量桶(1)底端通过连接管(101)固定有置入管(102),所述置入管(102)外侧固定有排料管(103),所述排料管(103)端部设有管盖(104);所述排料壳(2)内固定有与排料壳(2)同心的内壳体(201),所述排料壳(2)内壁固定有一组限位沿(202),所述分料盘(3)转动设置在内壳体(201)、排料壳(2)和一组限位沿(202)之间;所述内壳体(201)内固定有推料壳(203),所述内壳体(201)上且与推料壳(203)连通的位置开设有开口(204),所述推料壳(203)内固定有气缸(205),所述气缸(205)输出端固定有活塞体(206),所述活塞体(206)滑动设置在推料壳(203)内;所述分料盘(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存料口(301),所述分料盘(3)一侧设有边沿(302),所述边沿(302)内固定有齿圈(303);所述内壳体(201)内固定有马达(207),所述马达(207)输出端固定有齿轮(208),所述齿轮(208)与齿圈(303)啮合;所述排料壳(2)周侧面固定有上料口(209)和下料口(210),所述置入管(102)一端与上料口(209)固定,所述活塞体(206)朝向下料口(210),所述排料壳(2)外部固定有与下料口(210)连通的出药管(211),所述出药管(211)与排料壳(2)连接处设有瓣膜(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壳(4),所述控制壳(4)通过支架(5)固定在定量桶(1)和排料壳(2)外侧,所述控制壳(4)内固定有蓄电池(401)和控制器(402),所述马达(207)和气缸(205)均通过外置接线(213)与控制器(402)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术后恢复的定量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桶(1)顶端卡接有盖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科伟沈楠姜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