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524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荷数据聚类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使用短时互相关系数聚类算法,对用户负荷进行形态相似聚类,得到多个第一聚类簇;使用欧氏距离聚类算法,对多个第一聚类簇依据幅度进行聚类;采用短时互相关系数对负荷曲线进行形态相似聚类,保留了样本间的不相似程度,避免了互相关系数过度位移致使聚类效果不佳。因为限制了序列的位移区间,相较于DTW和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荷数据聚类分析
,特别涉及用于电力用户的一种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电力负荷聚类方法有层次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谱聚类等以传统的欧氏距离作为负荷曲线相似性判据的方法,还有基于余弦相似度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算法等形态聚类方法,以及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k

shape算法等考虑负荷曲线时域特性的形态聚类方法。
[0003]首先,欧氏距离量度方法只考虑了负荷曲线对应时间点的数值分布特性,所以难以有效区分距离相近而形态差异较大的负荷曲线,而且对曲线形态识别能力较差。
[0004]其次,用户的负荷数据作为时间序列,或因不同用户本身用电习惯不完全一致,出现不同用户的负荷曲线形态相似,但在时域存在较小差异,或因数据采集设备受到干扰使负荷曲线位移,增加了基于余弦相似度或皮尔逊相关系数的传统形态聚类方法的聚类难度。
[0005]最后,DTW和k

shape算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时间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短时互相关系数聚类算法,对用户负荷进行形态相似聚类,得到多个第一聚类簇;S2、使用欧氏距离聚类算法,对多个第一聚类簇依据幅度进行聚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行形态相似聚类的过程包括:S11、对用户负荷原始数据集进行Z标准化;S12、基于短时互相关系数聚类算法,确定形态最佳聚类数;S13、根据形态最佳聚类数获得对应的多个第一聚类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依据幅度进行聚类的过程包括:S21、根据多个第一聚类簇使用欧氏距离聚类算法,确定幅度最佳聚类数;S22、根据幅度最佳聚类数,输出对应的多个第二聚类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短时互相关系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对用户负荷原始数据集序列和序列和序列进行Z标准化,对序列进行Z标准化如式(1)所示:式(1)中,为标准化后的序列;Z标准化后,每个序列都满足均值为0,标准差为1,消除负荷曲线幅度特征对计算形态相似度的影响;然后,将序列固定,序列在序列的时间轴上滑动,序列的移位表示如式(2)所示:式(2)中,表示序列移位s的所有情况,s∈[

1,1];当s=0时,表示序列无位移;当s=1时,表示序列在时间轴上向右位移1;当s=

1时,表示序列在时间轴上向左位移1;由此得到长度为3的短时互相关序列定义如式(3)所示:式(3)中,利用式(4)依次计算:
式(4)中,k=ω

2;最后,将短时互相关序列系数归一化为如式(5)所示,使其取值范围为[

1,1],式(5)中,为序列的自相关;依据式(5),计算出使其取最大的ω值,为方便表征距离,推导出D
NSCC
作为时间序列的形态相似性度量方式,如式(6)所示:式(6)中,的取值范围[0,2],0代表序列和完全相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负荷双层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确定形态最佳聚类数的过程包括:S121、选取初始质心使用轮盘法选取初始质心,设聚类数为k,初始化质心的方法如下:S1211、从n个样本中随机选取一个样本作为第一个质心,记为定义一个长度为n的距离序列D(i)=(d1,d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来军薛小代马恒瑞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