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18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且弯折区包括常规弯折子区和减薄弯折子区;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以及触控金属层;薄膜晶体管层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和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上的有机间隔层,第一金属层包括从显示区开始并通过弯折区延伸至绑定区内的第一金属走线;触控金属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并包括通过减薄弯折子区且延伸至绑定区的触控走线;其中,减薄弯折子区内薄膜晶体管层的厚度小于常规弯折子区内薄膜晶体管层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触控走线在弯折区受到的应力,缩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缩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缩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中,触摸显示装置提供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直观且方便地直接向装置输入数据或指令,而不是使用传统的数据输入系统诸如按钮、键盘或鼠标。因此,触摸显示装置必须能够感测由用户执行的触摸并准确地确定触摸坐标。按感应技术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四种,目前市面上OLED显示屏多采用电容式触控面板,利用手指与感应单元的静电结合产生的电容变化,从而检测诱导产生的坐标。
[0003]DOT(Direct on touch)已逐渐取代外挂(Add

on)方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工艺,DOT是指将触控面板嵌入到基板上方膜层中,目前常见的是在封装层上方制备TP层。相比于外挂式的触控结构,DOT结构更加轻薄且透过率更高,且能够应用在柔性显示基板上。DOT目前分为两种:自容式(SDO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弯折区包括常规弯折子区以及减薄弯折子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有机间隔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从所述显示区开始并通过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的第一金属走线;触控金属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的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通过所述减薄弯折子区且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其中,所述减薄弯折子区内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常规弯折子区内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间隔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第一有机部和设置在所述弯折区的第二有机部;在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一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机部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第二有机部在所述减薄弯折子区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触控走线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所述绑定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间隔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平坦层、像素定义层、以及隔垫层;在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二有机部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至少深入到所述像素定义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二有机部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