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节防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14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1
一种绝缘节防护箱,包括箱体和底座;箱体连接在底座的顶端面;箱体内部设有容纳空间;箱体设有绝缘节固定装置和盘缆组件;绝缘节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承接板;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承接板上,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的内顶面;第一盘缆架连接在承接板的底端面,第二盘缆架和第三盘缆架分别连接在箱体的两个内侧面,第四盘缆架连接在箱体的内底端。箱体保护电缆不受阳光、雨水等环境因素影响,防止小动物破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损坏概率;绝缘节固定装置用于放置电缆绝缘节,防止电缆绝缘节在承接板上发生晃动,保证电缆通信的正常运行;盘缆组件将光缆绝缘节两端的电缆盘留起来,保证预留的电缆盘留整洁美观。保证预留的电缆盘留整洁美观。保证预留的电缆盘留整洁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节防护箱


[0001]本技术属于绝缘节防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节防护箱。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光缆技术得到长足迅速发展,运用范围已扩展到各行各业,随之而来的光缆绝缘问题也逐渐凸显,光缆绝缘节的作用是通过断开光缆里面的金属加强芯,将加强芯进行接地,从而起到断路、绝缘、保护终端设备的作用。
[0003]在工地上,工人通常会按照规定将光缆埋在地下,一方面减少人工破坏,另一方面成本低,节省预算。工人会在合适地方挖掘一个方形井将光缆绝缘节安装在方形井内,将光缆与绝缘节相连接,保护通信正常运行。
[0004]但是,工人即使进行了防水处理,方形井内部也会产生积水现象,会影响光缆的正常通信工作,并且工人需要维修或者替换绝缘节时,工人只能重新挖开方形井,操作过程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绝缘节防护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人即使进行了防水处理,方形井内部也会产生积水现象,会影响光缆的正常通信工作,并且工人需要维修或者替换绝缘节时,工人只能重新挖开方形井,操作过程复杂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绝缘节防护箱,包括箱体和底座;
[0008]箱体连接在底座的顶端面;箱体内部设有容纳空间;
[0009]箱体设有绝缘节固定装置和盘缆组件,绝缘节固定装置和盘缆组件均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容纳空间;绝缘节固定装置设置在盘缆组件的上方;
[0010]绝缘节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承接板,承接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承接板上,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箱体的内顶面;
[0011]盘缆组件包括第一盘缆架、第二盘缆架、第三盘缆架和第四盘缆架,第一盘缆架、第二盘缆架、第三盘缆架和第四盘缆架结构相同;
[0012]第一盘缆架连接在承接板的底端面,第二盘缆架和第三盘缆架分别连接在箱体的两个内侧面,第四盘缆架连接在箱体的内底端。
[0013]进一步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0014]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承接板的一端,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的一侧;
[0015]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承接板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一侧;
[0016]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和第二固定板的另一侧分别连接在箱体的内顶面。
[0017]进一步的,承接板的一端设有第一避让孔,承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避让孔;
[0018]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避让孔连接在承接板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穿过第二避让孔连接在承接板上。
[0019]进一步的,第一盘缆架包括安装板和分隔板,分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隔板等间距设置在安装板上。
[0020]进一步的,盘缆组件上还包括第一延长杆、第二延长杆和抵接杆;
[0021]第一延长杆的一端连接第二盘缆架,第一延长杆的另一端连接箱体的一个内侧面;
[0022]第二延长杆的一端连接第三盘缆架,第二延长杆的另一端连接箱体的另一个内侧面;
[0023]抵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箱体的两个内侧面,第四盘缆架垂直连接在抵接杆上。
[0024]进一步的,箱体的内侧面还设有夹具,夹具的数量为多个;
[0025]夹具包括第一横板、竖板和第二横板,竖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板的内侧面,第一横板的外侧面连接在箱体的内侧面,竖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横板。
[0026]进一步的,箱体内还设有接地铜排。
[00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绝缘节防护箱具有以下优势:
[0028]本技术的箱体保护电缆不受阳光、雨水等环境因素影响,防止小动物破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损坏概率;并且工人维修箱体内部的设备简单便捷,省时省力;绝缘节固定装置用于放置电缆绝缘节,防止电缆绝缘节在承接板上发生晃动,保证电缆通信的正常运行;盘缆组件将光缆绝缘节两端的电缆盘留起来,保证预留的电缆盘留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绝缘节防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绝缘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盘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盘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0

箱体;
ꢀꢀꢀꢀꢀꢀꢀꢀꢀꢀꢀꢀꢀꢀꢀꢀꢀꢀ
101

绝缘节固定装置;
[0037]102

盘缆组件;
ꢀꢀꢀꢀꢀꢀꢀꢀꢀꢀꢀꢀꢀꢀ
103

连接组件;
[0038]104

承接板;
ꢀꢀꢀꢀꢀꢀꢀꢀꢀꢀꢀꢀꢀꢀꢀꢀ
105

第一盘缆架;
[0039]106

第二盘缆架;
ꢀꢀꢀꢀꢀꢀꢀꢀꢀꢀꢀꢀ
107

第三盘缆架;
[0040]108

第四盘缆架;
ꢀꢀꢀꢀꢀꢀꢀꢀꢀꢀꢀꢀ
109

第一连接杆;
[0041]110

第二连接杆;
ꢀꢀꢀꢀꢀꢀꢀꢀꢀꢀꢀꢀ
111

第一固定板;
[0042]112

第二固定板;
ꢀꢀꢀꢀꢀꢀꢀꢀꢀꢀꢀꢀ
113

第一避让孔;
[0043]114

第二避让孔;
ꢀꢀꢀꢀꢀꢀꢀꢀꢀꢀꢀꢀ
115

安装板;
[0044]116

分隔板;
ꢀꢀꢀꢀꢀꢀꢀꢀꢀꢀꢀꢀꢀꢀꢀꢀ
117

第一延长杆;
[0045]118

第二延长杆;
ꢀꢀꢀꢀꢀꢀꢀꢀꢀꢀꢀꢀ
119

抵接杆;
[0046]120

夹具;
ꢀꢀꢀꢀꢀꢀꢀꢀꢀꢀꢀꢀꢀꢀꢀꢀꢀꢀ
121

第一横板;
[0047]122

竖板;
ꢀꢀꢀꢀꢀꢀꢀꢀꢀꢀꢀꢀꢀꢀꢀꢀꢀꢀ
123

第二横板;
[0048]124

接地铜排;
ꢀꢀꢀꢀꢀꢀꢀꢀꢀꢀꢀꢀꢀꢀ
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节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和底座(200);所述箱体(100)连接在所述底座(200)的顶端面;所述箱体(100)内部设有容纳空间;所述箱体(100)设有绝缘节固定装置(101)和盘缆组件(102),所述绝缘节固定装置(101)和所述盘缆组件(102)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00)内部的容纳空间;所述绝缘节固定装置(101)设置在所述盘缆组件(102)的上方;所述绝缘节固定装置(101)包括连接组件(103)和承接板(104),所述承接板(10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连接组件(10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承接板(104)上,所述连接组件(10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箱体(100)的内顶面;所述盘缆组件(102)包括第一盘缆架(105)、第二盘缆架(106)、第三盘缆架(107)和第四盘缆架(108),所述第一盘缆架(105)、所述第二盘缆架(106)、所述第三盘缆架(107)和所述第四盘缆架(108)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盘缆架(105)连接在所述承接板(104)的底端面,所述第二盘缆架(106)和所述第三盘缆架(107)分别连接在所述箱体(100)的两个内侧面,所述第四盘缆架(108)连接在所述箱体(100)的内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节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3)包括第一连接杆(109)、第二连接杆(110)、第一固定板(111)和第二固定板(112);所述第一连接杆(109)的一端连接所述承接板(104)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0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1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110)的一端连接所述承接板(10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12)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111)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12)的另一侧分别连接在所述箱体(100)的内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明胡彬辉郑宏伟张健王永维李逸非朱志成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