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13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包括主体、发光单元以及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让人佩戴的头戴槽,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头戴槽的状态以使得所述头戴槽与人的头部相适应;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若干个灯珠、主控模块以及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与若干个灯珠均与所述主控模块信号连接,若干个灯珠均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联网模块用于与外界控制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若干个灯珠进行发光状态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联网模块,用于让使用者连接控制设备以便于对灯珠的状态进行控制切换,以避免误触碰的现象发生,使得控制更加准确和可靠。控制更加准确和可靠。控制更加准确和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是指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便携的照明装置,通常为两种结构:手提式以及头戴式,前者常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后者则是应用于山洞等需要双手工作的场合。而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来说,在户外探索时手提式照明装置不够方便,导致市面上出现了诸多日常使用的头戴式照明装置以供这类人选择。然而,这类照明装置通常具有以下不足:其亮度的调节通常设置在两侧,导致在需要进行亮度调节时需要用手摸照明装置,容易发生误触碰其他按钮的现象,影响了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能够避免误触碰的现象发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包括主体、发光单元以及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让人佩戴的头戴槽,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头戴槽的状态以使得所述头戴槽与人的头部相适应;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若干个灯珠、主控模块以及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与若干个灯珠均与所述主控模块信号连接,若干个灯珠均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联网模块用于与外界控制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若干个灯珠进行发光状态的切换。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外壁,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外接控制设备并由该控制设备设置灯珠的发光状态。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接口可拆卸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用于遮盖所述数据接口。
[0008]优选的,所述封堵件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软质材料制成。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电池、开关以及联网按钮,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主控模块、所述联网模块以及若干个灯珠供电,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的启停,所述联网按钮用于控制所述联网模块的启停。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件、活动件以及调节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之间,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的距离。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至少一条卡带,卡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啮齿,所述活动件设置有第二啮齿,所述第二啮齿用于卡设在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啮齿之间以实现对于所述活动件的定位。
[0012]优选的,第一啮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第一啮齿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直面,限位直面用于止挡第二啮齿反向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块。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联网模块,用于让使用者连接控制设备以便于对灯珠的状态进行控制切换,以避免误触碰的现象发生,使得控制更加准确和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啮齿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

主体,2

发光单元,3

调节结构,11

加强块,21
ꢀ‑
灯珠,22

主控模块,23

联网模块,24

数据接口,25

封堵件,26

连接件,27

电池,28

开关,29

联网按钮,31

固定件,32
ꢀ‑
活动件,33

调节件,34

调节间隙,35

卡带,36

第一啮齿, 37

第二啮齿,38

斜面,39

限位直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3]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包括主体1、发光单元2以及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让人佩戴的头戴槽,所述调节结构3用于调节所述头戴槽的状态以使得所述头戴槽与人的头部相适应;所述发光单元2包括若干个灯珠21、主控模块22以及联网模块23,所述联网模块23与若干个灯珠21均与所述主控模块 22信号连接,若干个灯珠21均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所述联网模块23用于与外界控制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2用于控制若干个灯珠21进行发光状态的切换。
[0024]实际使用时,该联网模块23采用蓝牙或者NFC等局域联网的电路即可,而主控模块22则可采用AP5901等芯片配合对应的外围电路均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而在使用本技术时,使用者先启动本技术以使得主控模块22、灯珠21和联网模块23均处于工作状态,然后把联网模块23与控制设备(例如手机)进行连接以后,即可把本技术佩戴至头上进行照明;而在需要切换灯珠21的亮度或者光色时,可通过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免去了与本体进行接触,从而避免因看不到本体而导致误触碰现象的发生。
[0025]具体的,该灯珠21可为三色的LED,即可根据控制而在白光、暖光以及红光三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切换最适合使用的状态,让本技术更具灵活性。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2还包括数据接口24,所述数据接口24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壁,所述数据接口24用于外接控制设备并由该控制设备设置灯珠21的发光状态。即数据接口24用于让控制设备直接采用数据线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于灯珠21发光状态的写入,使得灯珠21具备记忆灯光的效果,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对应亮度和光色的发光状态,提升了个人化效果。
[0027]具体的,所述数据接口24可拆卸设置有封堵件25,所述封堵件 25用于遮盖所述数据接口24,从而在不需要使用数据接口24时能够遮盖数据接口24以避免进水,保护了本技术的安全。
[0028]优选的,所述封堵件25与所述主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6,所述连接件26由软质材料制成。即在打开封堵件25以后,封堵件25 会悬挂在本体而非完全与本体脱离,便于随时打开和遮盖数据接口 24。
[0029]具体的,所述主控模块22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发光单元以及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让人佩戴的头戴槽,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头戴槽的状态以使得所述头戴槽与人的头部相适应;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若干个灯珠、主控模块以及联网模块,所述联网模块与若干个灯珠均与所述主控模块信号连接,若干个灯珠均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端,所述联网模块用于与外界控制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若干个灯珠进行发光状态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外壁,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外接控制设备并由该控制设备设置灯珠的发光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可拆卸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用于遮盖所述数据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软质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益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