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521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第一副把手,沿手电筒本体的光轴方向延伸,且前后两端均连接手电筒本体,第一副把手用于与第一卡勾配合;第二副把手,沿手电筒本体的光轴方向延伸,且前后两端均连接手电筒本体,由手电筒本体前端面向手电筒本体后端的视角,沿顺时针方向,第二副把手设置于第一副把手的下游,第二副把手用于与第二卡勾配合;其中,第二副把手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通孔配合的第二螺栓通孔。第一方面,热量不会过多传导至用户身体。第二方面,使得手电筒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重量原因而出现竖直平面内的翻转,更利于对路径的照射,利于用户长时间徒步。长时间徒步。长时间徒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


[0001]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远光手电筒作为一种用于紧急照明的手持工具,在工业维修中和户外活动中都被广泛应用,如被应用于工人进行机器设备维修作业时的照明、野外作业时的照明或应急照明等。目前的手电筒通常将显示组件以及操控组件设置于手电筒的筒身上,操控性较差。
[0003]同时,对于大型户外手电筒,由于重量的原因,户外徒步时长时间手持会消耗用户体力。而此类手电筒一方面重量较重,难以绑在身上,另一方面热量较高,不易紧贴用户身体。故,现有的大型户外手电筒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能够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携带。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能够与用户腰间的栓接结构连接,所述栓接结构包括腰带以及与所述腰带固定连接的栓接板,所述栓接板包括上下延伸的条形板、连接于所述条形板下端的第一卡勾以及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能够与用户腰间的栓接结构连接,所述栓接结构包括腰带以及与所述腰带固定连接的栓接板,所述栓接板包括上下延伸的条形板、连接于所述条形板下端的第一卡勾以及连接于所述条形板上端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上设有第一螺栓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远光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本体;第一副把手,沿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光轴方向延伸,且前后两端均连接所述手电筒本体,所述第一副把手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勾配合;第二副把手,沿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光轴方向延伸,且前后两端均连接所述手电筒本体,由所述手电筒本体前端面向所述手电筒本体后端的视角,沿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副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一副把手的下游,所述第二副把手用于与所述第二卡勾配合;其中,所述第二副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通孔配合的第二螺栓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把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轴交叉,所述第二副把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轴平行,且沿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后端指向前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副把手与所述第二副把手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所述近远光手电筒的重心位于所述第二螺栓通孔的后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把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轴交叉,所述第二副把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轴平行,且沿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后端指向前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副把手与所述第二副把手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所述近远光手电筒的重心位于所述第二螺栓通孔的前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副把手以及第四副把手,所述第一副把手、所述第二副把手、所述第三副把手以及所述第四副把手沿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周向等间距布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栓接固定的近远光手电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把手,沿所述光轴方向,所述主把手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副把手以及所述第二副把手的尺寸;所述主把手包括主把手壳、显示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主把手壳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显示组件以及所述操作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把手壳,所述显示组件以及所述操作组件均与所述手电筒本体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所述手电筒的运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李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傲雷移动照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