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引射泵组件以及相应的燃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06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型引射泵组件,它包括整体式泵壳体和与所述泵壳体配合的附加结构,该泵壳体(20)界定了流体吸入口(21)、流体排出口(23)以及介于所述流体吸入口和流体排出口之间的流体通道(22),该流体通道在从所述流体吸入口到所述流体排出口的方向上至少依次包括直线形的混合区段(222)和锥形的扩散区段(223),其中,所述附加结构伸入所述流体吸入口(21)中并且成形为在所述流体吸入口(21)和所述混合区段(222)的过渡部位处建立锥形的引流区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射泵易于制造、加工成本低并且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这种引射泵组件的燃油泵。还涉及包括这种引射泵组件的燃油泵。还涉及包括这种引射泵组件的燃油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型引射泵组件以及相应的燃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引射泵,尤其是具有提升的性能的增强型引射泵组件。
[0002]本技术还涉及包括这种引射泵组件的燃油泵。

技术介绍

[0003]引射泵也称为射流泵,其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作为工作流体来引射或抽吸具有较低压力或无压力的流体,从而将后者泵送至期望的容器或装置中。引射泵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流体设备中。例如,可以在汽车的燃油供应系统中、尤其是在储油桶中设置引射泵,以用于将油箱中的燃油吸入储油桶,由此可以当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工作时都能确保储油桶处于充满燃油的状态。
[0004]引射泵是根据“文丘里管”原理工作的。理论上,这种文丘里管式引射泵中的流体通道应当在流体流动的方向上依次包括引流区段、混合区段以及扩散区段。如图1所示,所述引流区段110紧邻引射泵的入口150、用于接收来自工作流体喷嘴160的工作流体射流、并且具有截头锥形的横截面形状,所述截头锥形的直径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区段120具有其直径大致恒定或者沿流体流动方向略微变小的横截面,并用于输送和混合工作流体和被抽吸的流体。所述扩散区段130具有其直径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变大的截头锥形横截面,用于使工作流体和被抽吸的流体的混合物加速并从出口140离开引射泵。
[0005]现有的引射泵通常构造成单体式引射泵,该单体式引射泵的泵壳体中形成流体通道。然而,由于模具原因,这种单体式引射泵的流体通道中很难成形出锥形引流区段(这种区段在模具结构上相当于倒扣),无法形成理想的文丘里管式结构。因此,已知的单体式引射泵往往不能完全以文丘里管原理工作,导致其抽吸性能不能最大化。
[0006]为解决单体式引射泵无锥形引流区段的问题,已经提出了组合式引射泵。这种组合式引射泵通常由泵主体和混合管形成,所述混合管插入安装在泵主体的流体通道中,并且该混合管内成形出锥形引流区段、直段混合区段以及锥形扩散区段,由此使得引射泵能完全在理想的文丘里管原理下工作。然而,这种组合式引射泵包括了混合管这一额外的零件,整个引射泵的成本增大。而且,混合管与泵主体之间要求过盈配合,由此产生了额外的应力,并且存在装配开裂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性能提升而成本基本不变的引射泵。
[0008]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型引射泵组件,它包括整体式泵壳体和与所述泵壳体配合的附加结构,该泵壳体界定了流体吸入口、流体排出口以及介于所述流体吸入口和流体排出口之间的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在从所述流体吸入口到所述流体排出口的方向上至少依次包括直线形的混合区段和锥形的扩散区段,其中,所述附加结构伸入所述流体吸入口中并且成形为在所述流体吸入口和所述混合区段的过渡部位处建立锥形的引
流区段。
[0009]本技术利用突出的附加结构形成引射泵的流体通道中的锥形引流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由于需要使用倒扣式模具结构而难以形成这种锥形引流区的问题。这样,本技术使得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例如用于安装引射泵的部件,从而可以在不增加其成本的情况下提升引射泵的性能。
[0010]本技术的引射泵包括如下有利的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可以单独应用或者进行技术上可能的任意组合:
[0011]‑
所述附加结构由用于安装所述泵壳体的部件构成;
[0012]‑
所述泵壳体具有用于界定所述流体吸入口的环冠状壁,所述附加结构设置在抵靠所述环冠状壁的内表面的环形凸起上;
[0013]‑
所述环形凸起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相对的成形部段,所述成形部段具有扇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所述成形部段的顶部边缘与所述流体通道的混合区段的底壁齐平;
[0014]‑
所述成形部段与所述环形凸起一体形成;
[0015]‑
所述泵壳体安装在储油桶中,所述环形凸起形成在该储油桶的底壁上;
[0016]‑
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储油桶的底壁一体形成。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油泵,它包括储油桶以及如前所述的增强型引射泵组件,其中,所述整体式泵壳体布置在所述储油桶中,所述附加结构形成在该储油桶的底壁上。
附图说明
[0018]参考下列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特点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19]图1示出理想的文丘里管式引射泵的流体通道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引射泵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的储油桶的底部从下向上看去的局部视图;
[0022]图4为图2所示的引射泵的泵壳体的透视图;以及
[0023]图5为图4中的引射泵的泵壳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
[0025]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为简化附图,公知的结构和装置未以图示的方式体现。
[0026]下面以安装在汽车的燃油系统、尤其是储油桶中的引射泵为例来说明本技术。然而,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引射泵可以应用于任何流体设备中。
[0027]本技术所涉及的引射泵是一种单体式或整体式引射泵,这种引射泵通常是利用模具通过诸如注塑成型的模制方法制成的单个部件。如图2所示,引射泵2具有整体上为
中空柱形的主体部分、下文称为“泵壳体”20,该泵壳体20可以界定出流体吸入口21、流体排出口23、以及位于所述流体吸入口21和流体排出口23之间的流体通道22。
[0028]参见图2和4

5,如通常已知的,所述流体吸入口21可以设置在柱形泵壳体20的一个轴向端部附近,并由基本上垂直于泵壳体20的轴线突出且具有较大内径的环冠状壁界定。所述流体排出口23可以由柱形泵壳体20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处的开口形成。所述流体通道22则可以由柱形泵壳体20内部的中空空间形成,并且至少包括朝向流体排出口23张开的锥形扩散区段221以及在流体流动方向上位于其上游的直段混合区段222。
[0029]仍参见图2和图4

5,泵壳体20还包括设置在其与流体吸入口21相邻的轴向端部处的工作流体通路24,该工作流体通路24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处于流体吸入口21的上游。该工作流体通路24可以包括工作流体引入区段241和工作流体喷射区段242。所述工作流体引入区段241可以由基本上垂直于泵壳体20的轴线延伸的管状部分形成,该管状部分可以在与流体吸入口21的环冠状壁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外周面上具有有利于连接工作流体源的结构,例如竹节头状结构。所述工作流体喷射区段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引射泵组件,包括整体式泵壳体和与所述泵壳体配合的附加结构,该泵壳体(20)界定了流体吸入口(21)、流体排出口(23)以及介于所述流体吸入口和流体排出口之间的流体通道(22),该流体通道在从所述流体吸入口(21)到所述流体排出口(23)的方向上至少依次包括直线形的混合区段(222)和锥形的扩散区段(223),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伸入所述流体吸入口(21)中并且成形为在所述流体吸入口(21)和所述混合区段(222)的过渡部位处建立锥形的引流区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引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结构由用于安装所述泵壳体(20)的部件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引射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20)具有用于界定所述流体吸入口(21)的环冠状壁,所述附加结构设置在抵靠所述环冠状壁的内表面的环形凸起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乔翠侠
申请(专利权)人:纬湃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