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05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0
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涉及建筑楼盖结构振动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包括机体以及机体外接的可调逆变器,其中,机体包括机壳,机壳下方连接有支撑架体;机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硅钢片,所述的硅钢片上缠绕有线圈,线圈末端通过连接端子外接可调逆变器;机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箱,振动箱内部具有永磁体,永磁体与振动箱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永磁体的底部通过主弹簧连接有冲击杆,冲击杆贯穿振动箱以及机壳底部与待测板件接触作用,其中,所述的冲击杆的两侧通过复位弹簧与机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简化测试过程,节约人力以及能够求得客观真实的舒适度评价的积极效果。客观真实的舒适度评价的积极效果。客观真实的舒适度评价的积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楼盖结构振动
,特别是属于一种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土木工程的科学研究中,大跨楼盖结构的竖向振动舒适度验算一直是结构设计较为关心的问题,各国规范中也对楼盖设计提出振动舒适度要求。舒适度的定义是对板材的某位置进行振动激励,产生竖向振动,观察其对其他位置造成的影响。
[0003]在进行舒适度试验时,目前多采用人致振动激励的方式,通过试验人员走动、跳动等动作来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等设备,使振动量化成数据。但是人致振动具有局限性:比如反复试验人体产生疲劳,试验结果会有误差;比如若试验需要人数较多,而现实情况不能满足;比如人致振动本身就是具有随机性的试验,试验结果会依据不同个体的体重、步频也会有差异等,试验过程繁琐,且试验结果易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以达到模拟人行频率以实现振动激励,从而起到简化测试过程,节约人力以及求得客观真实的舒适度评价的目的。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机体外接的可调逆变器,其中,机体包括机壳,机壳下方连接有支撑架体;机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硅钢片,所述的硅钢片上缠绕有线圈,线圈末端通过连接端子外接可调逆变器;机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箱,振动箱内部具有永磁体,永磁体与振动箱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永磁体的底部通过主弹簧连接有冲击杆,冲击杆贯穿振动箱以及机壳底部与待测板件接触作用,其中,所述的冲击杆的两侧通过复位弹簧与机壳连接。
[0006]进一步的,线圈与机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0007]进一步的,冲击杆以及支撑架体的外端部分别设置有橡胶垫。
[0008]进一步的,振动箱底部螺栓固定至机体上,所述的振动箱包括上振动箱体、下振动箱体,上振动箱体与下振动箱体的连接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固定。
[0009]进一步的,支撑架体采用伸缩结构架体。
[0010]本技术所提供的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通机体通过外接可调逆变器,可调逆变器向机体内部的线圈输入交变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永磁体产生振动,通过主弹簧带动冲击杆向外传递振动并作用于待测板件,模拟人行频率的人致振动激励。综上所述,本技术达到了简化测试过程,节约人力以及能够求得客观真实的舒适度评价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机体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主要是由机体和机体外接的可调逆变器2构成的。
[0014]具体地,机体具有机壳1,机壳底部设置有支撑架体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实现机体高度的可调节,上述支撑架体采用可伸缩结构,可以是内外套管构成的伸缩架体。在机壳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硅钢片13,在硅钢片上绕组缠绕有多组线圈4,线圈的末端通过连接端子16与外部的可调逆变器相连接,其中,线圈与机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3。在机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箱5,振动箱底部通过螺栓与机体固定连接。上述振动箱是由上振动箱体、下振动箱体组成的,上振动箱体与下振动箱体上下对应的两连接端通过螺栓组件17实现连接固定。振动箱内部具有永磁体6,永磁体与振动箱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7。在永磁体的底部还连接有主弹簧11,主弹簧与一冲击杆12相连接,冲击杆贯穿振动箱以及机壳底部,与外部待测板件接触作用。此外,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冲击杆的复位效果,在冲击杆的两侧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8,上述冲击杆通过复位弹簧与机壳底部相连接。
[0015]为了提高本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以及防止本装置对所接触待测板件的损坏,在冲击杆以及支撑架体的外端部还分别设置有橡胶垫9。
[0016]本技术通机体通过外接可调逆变器,可调逆变器向机体内部的线圈输入交变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永磁体产生振动,通过主弹簧带动冲击杆向外传递振动并作用于待测板件,模拟人行频率的人致振动激励。本技术的机体通过外接可调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的交流电,进行频率控制,一般情况下模拟一人正常行走,可调逆变器的频率控制在1.5~2HZ左右。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可根据试验情况进行调整。本技术通过电磁原理产生的机械振动激励,代替传统板件舒适度试验的人致振动激励,具有简化测试过程,节约人力以及能够求得客观真实的舒适度评价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舒适度试验的振动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机体外接的可调逆变器,其中,机体包括机壳,机壳下方连接有支撑架体;机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硅钢片,所述的硅钢片上缠绕有线圈,线圈末端通过连接端子外接可调逆变器;机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箱,振动箱内部具有永磁体,永磁体与振动箱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永磁体的底部通过主弹簧连接有冲击杆,冲击杆贯穿振动箱以及机壳底部与待测板件接触作用,其中,所述的冲击杆的两侧通过复位弹簧与机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舒适度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徐丽萍鹿文豪李明洁白银辉郝奇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