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66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频率选择透波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该透波结构中,包括电源、透波层和导体;透波层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FSS层、介质层和第二FSS层;第一FSS层包括多个按照第一预设排列规则排列的第一基本单元,每个第一基本单元均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之间具有缝隙,缝隙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开关二极管;第二FSS层包括多个按照第二预设排列规则排列的第二基本单元,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中的一者通过导体与第二基本单元连接,另一者通过电源与第二基本单元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波结构可切换通带。波结构可切换通带。波结构可切换通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频率选择透波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频率选择透波结构对雷达天线发射波段具有空间滤波效果。具有频率选择透波结构的雷达罩可以在雷达工作时,使所需频带正常透过该雷达罩。
[0003]传统的频率选择透波结构可以实现选频透波性能,使所选波段可通过频率选择透波结构,但一种频率选择透波结构仅能选择固定的通带通过该结构,无法实现一种频率选择透波结构通过调控切换不同通带的功能,这无疑落后于未来天线罩多功能、可调控、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000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急需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提供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包括电源、透波层和导体;
[0007]所述透波层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FSS层、介质层和第二FSS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透波层(2)和导体(3);所述透波层(2)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FSS层(21)、介质层(22)和第二FSS层(23);所述第一FSS层(21)包括多个按照第一预设排列规则排列的第一基本单元(211),每个所述第一基本单元(211)均包括第一金属片(211a)和第二金属片(211b),所述第一金属片(211a)和所述第二金属片(211b)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片(211a)和所述第二金属片(211b)的开关二极管(211d);所述第二FSS层(23)包括多个按照第二预设排列规则排列的第二基本单元(231),所述第一金属片(211a)和所述第二金属片(211b)中的一者通过所述导体(3)与所述第二基本单元(231)连接,另一者通过所述电源(1)与所述第二基本单元(231)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电源(1)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所述第一基本单元(211)的构型,以切换所述透波结构的通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带可切换的透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本单元(211)为边长是8

12mm的正方形,所述第一金属片(211a)为中间存在正方形镂空的正方形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211b)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211a)内部,所述缝隙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基本单元(231)为边长是8

12mm的正方形,每个所述第二基本单元(231)包括一个X形金属片(211a),所述X形金属片(211a)的四个端点与所述第二基本单元(231)的四个顶点连接;所述第一预设排列规则为所述第一基本单元(211)沿其两个临边方向以其边长为最小周期进行排列,所述第二预设排列规则为所述第二基本单元(231)沿其两个临边方向以其边长为最小周期进行排列;通过设计所述第一基本单元(211)和所述第二基本单元(231)的尺寸、排列规则以及内部金属片的形状,使所述电源(1)在开启时所述透波结构的通带为X波段,关闭时所述透波结构的通带为Ku波段。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澜车永星周昊天张福祥刘永强王登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