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59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震支吊架,包括锚固件、垂直承重吊杆、斜撑杆、管束以及斜拉连接件,管束包括连接板、连接杆、上管夹、下管夹以及下底板,斜拉连接件包括U型杆、滚柱以及第一固定板,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斜撑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斜撑杆上端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锚固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斜撑杆的角度可灵活调控,方便安装固定同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适用不同管径的管道使用,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方便统一生产。同时也方便统一生产。同时也方便统一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支吊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吊架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支吊架。

技术介绍

[0002]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而对于管道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地震,地震时,管道容易遭受震动而摇晃,从而使管道破裂,造成泄露和损失,如果泄露的是油品或天然气,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可能引起火灾,给人们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人们通常为管道加设抗震支吊架来减少地震对管道的影响,。
[0003]抗震支吊架是由锚固件、垂直承重吊杆、斜撑杆(即斜向防晃支撑)、管束以及斜拉连接件组成。第一,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的斜拉连接件往往采用多向连接件,将多向连接件固定在管束上,并将待连接的垂直承重吊杆和斜撑杆固定在多向连接件,但是连接强度较低,在发生震动时容易发生变形,并且垂直承重吊杆和斜撑杆与管束之间是刚性连接,从而无法起到良好的抗震效果,并且多向连接件的各方向连接的斜撑杆的角度往往是固定的,安装不易,当安装平面较小时,固定角度的斜撑杆无法使用,则常使用单边设置斜撑杆的方式,导致抗震支吊架安装不稳,会发生倾斜。第二,由于现在使用的管道运输物质的管道的管径大小不一,但现有的抗震支吊架在使用时常用固定结构的管束,固定结构的管束在使用时,管束的内径是固定的,无法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管道,当管束的管径大小与管道不相匹配时,则需要拆卸安装与之匹配的新的管束,使用较为麻烦,容易造成管束材料的浪费,并且生产时需要生产不同管径的管束,以使用不同管道的安装,有些非标准尺寸的管道的管束甚至需要定制生产,生产繁杂,无法统一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震支吊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支吊架,包括锚固件、垂直承重吊杆、斜撑杆、管束以及斜拉连接件,所述锚固件固定在平面上,所述锚固件的下方固定所述垂直承重吊杆和斜撑杆,所述垂直承重吊杆的下部固定所述管束,所述管束包括连接板、连接杆、上管夹、下管夹以及下底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垂直承重吊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垂直固定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所述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方固定所述下管夹,所述上管夹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紧固耳,所述紧固耳与所述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斜拉连接件包括U型杆、滚柱以及第一固定板,所述U型杆穿过所述固定通孔,所述U型杆的开口端固定所述滚柱,所述滚柱上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斜撑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斜撑杆上端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锚固件
上。
[0006]优选地,所述滚柱包括滚柱主体、滚轴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所述U型杆的开口端的侧杆上,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所述滚轴,所述滚柱主体套设在所述滚轴上,所述滚柱主体在所述滚轴的外表面滚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沿所述滚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斜撑杆的下端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07]优选地,所述斜拉连接件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挡板,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挡板都为两个,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U型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U型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两个所述挡板分别抵触在所述连接板的上下表面。
[0008]优选地,所述垂直承重吊杆包括主体杆、上调节杆以及下减震杆,所述主体杆是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通管,所述主体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所述主体杆的上端,所述第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上调节杆上设有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二端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下减震杆的上端穿入所述主体杆内,所述下减震杆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压板,所述下减震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板下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减震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管束上。
[0009]优选地,所述下减震杆穿过所述管束的连接板的中部,所述下减震杆的下端也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固定在第二压板上,所述第二压板固定在所述下减震杆的下端,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抵触所述连接板。
[0010]优选地,所述锚固件包括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所述第一锚固件包括第一锚固板和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锚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平面上,所述第一U型板的开口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锚固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U型板上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三通孔,所述垂直承重吊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垂直承重吊杆的上端固定第三压板,所述第三压板和所述第一U型板的底部之间固定有第四弹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锚固件包括第二锚固板和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锚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平面上,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在所述第二锚固板上,所述斜撑杆上端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铰接座上。
[0012]优选地,所述上管夹和所述下管夹为弧形板,所述上管夹的的左右两侧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圆孔,所述下管夹固定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上管夹罩设在所述下管夹的上方,所述上管夹和所述下管夹的内侧分别设有减震垫,所述上管夹的紧固耳和所述下底板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第四通孔。
[0013]优选地,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下管夹之间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加强筋靠近下管夹的一侧为与所述下管夹的外壁对应的弧形侧,所述弧形侧固定在所述下管夹的外壁。
[0014]优选地,所述减震垫的内表面设有波纹形凸棱,所述波纹形凸棱围绕所述减震垫的圆周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所述U型杆与管束的连接板之间为活动连接固定,一方面能够保证斜撑杆的角度可灵活调控,另一方面,避免了斜撑杆与管
束之间刚性连接,抗震效果差;滚柱上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与斜撑杆相连,斜撑杆的角度灵活可调,方便安装固定,使用时无需预先测量好固定的安装角度,确定锚固件的安装位置后再将锚固件安装,只需将锚固件安装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安装较为简单,同时当固定平面较小时,可适当调整斜撑杆的倾斜角度,保证垂直承重吊杆的两侧都连接斜撑杆,管束内安装管道后,能够保证管道稳固,避免发生倾斜现象。(2)本技术的斜拉连接件上设置第一弹簧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连接板的震动幅度,避免上管夹和下管夹之间夹持的管道在地震下破裂,导致运输物质泄漏;下减震杆固定在垂直承重吊杆的主体杆内时,受到第二弹簧均匀向上的支撑力,通过第二弹簧支撑下减震杆,缓解垂直承重吊杆竖直方向的震动并设置第三弹簧,缓解了垂直承重吊杆与管束之间的震动,减小管束的震动,提高本装置的抗震性能,安装时垂直承重吊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吊架,包括锚固件、垂直承重吊杆、斜撑杆、管束以及斜拉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固定在平面上,所述锚固件的下方固定所述垂直承重吊杆和斜撑杆,所述垂直承重吊杆的下部固定所述管束,所述管束包括连接板、连接杆、上管夹、下管夹以及下底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垂直承重吊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垂直固定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所述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方固定所述下管夹,所述上管夹的左右两侧固定有紧固耳,所述紧固耳与所述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斜拉连接件包括U型杆、滚柱以及第一固定板,所述U型杆穿过所述固定通孔,所述U型杆的开口端固定所述滚柱,所述滚柱上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斜撑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斜撑杆上端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锚固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包括滚柱主体、滚轴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所述U型杆的开口端的侧杆上,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所述滚轴,所述滚柱主体套设在所述滚轴上,所述滚柱主体在所述滚轴的外表面滚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沿所述滚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斜撑杆的下端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连接件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挡板,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挡板都为两个,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U型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U型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两个所述挡板分别抵触在所述连接板的上下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承重吊杆包括主体杆、上调节杆以及下减震杆,所述主体杆是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通管,所述主体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是所述主体杆的上端,所述第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上调节杆上设有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二端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月祥单建东周爱荣别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东荣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