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49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2
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包括安装在电动车踏板下的蓄电池A以及安装在坐垫下的蓄电池B,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实现对蓄电池A和蓄电池B的充电,同时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能够控制由蓄电池A还是蓄电池B对电机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接入不同的蓄电池,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操作简单,且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池的使用寿命。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具体是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属于电动自行车电池供电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但是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困扰电动自行车发展的瓶颈,很多使用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比如送外卖和送快递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常常是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快没电了,赶紧回家去换辆电动自行车或是换个蓄电池,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接入不同的蓄电池,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操作简单,且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包括安装在电动车踏板下的蓄电池A以及安装在坐垫下的蓄电池B,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实现对蓄电池A和蓄电池B的充电,同时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能够控制由蓄电池A还是蓄电池B对电机供电。
[0005]本专利技术的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4、二极管D1~D6、三极管BG1~BG6、电位器RP1~RP6、稳压二极管DW1~DW6、四电压比较器IC1、发光二极管LED1~LED2、四电压比较器IC2、继电器J1、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

1、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2、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3、继电器J2、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br/>‑
1、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

2、继电器J3、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3、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4、继电器J4、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

1、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2、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3、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4、继电器J5、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1、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2、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

3、继电器J6、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

1、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

2、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

3、继电器J7、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

1、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

1、继电器J9、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1、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2、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

3、继电器J10、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1、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2、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

3、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2,火线L和零线N通过插头连接充电器的两端,在插头与充电器之间并接继电器K1,充电器分别为蓄电池A、蓄电池B充电,充电器的充电接口分别连接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1的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1的一端,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蓄电池A的正极接口、电阻R1的一端、电位器RP1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2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RP2的滑动端、电位器RP3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RP3的滑动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3脚、继电器J1的一端、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3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
极、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的一端、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2的一端、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的一端、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

1的一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1脚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1的另一端,二极管D1并联在继电器J1两端,且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四电压比较器IC1的2脚连接三极管BG3的基极,三极管BG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3的另一端,继电器J3并联在二极管D3的两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14脚连接三极管BG5的基极,三极管BG5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J5并联在二极管D5的两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6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四电压比较器IC1的7脚分别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IC1的5脚、电压比较器IC1的8脚,四电压比较器IC1的4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P2的第二固定端、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四电压比较器IC1的9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P3的第二固定端、稳压二极管DW3的负极,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的另一端依次串接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

1、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

3后与继电器J7的一端连接,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2并接在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与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

1连接后的两端,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1的一端、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4的一端、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2的一端,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4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3的一端连接,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1的另一端、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3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2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2的一端连接,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2的另一端串联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

3后连接继电器J9的一端,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

1的另一端接电机正极,电机负极、蓄电池A的负极接口、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W2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W3的正极、四电压比较器IC1的12脚、三极管BG1的发射极、三极管BG3的发射极、三极管BG5的发射极、继电器J7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DE1的负极、继电器J9的另一端均接地;
[0006]继电器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动车踏板下的蓄电池A以及安装在坐垫下的蓄电池B,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实现对蓄电池A和蓄电池B的充电,同时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能够控制由蓄电池A还是蓄电池B对电机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双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供电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4、二极管D1~D6、三极管BG1~BG6、电位器RP1~RP6、稳压二极管DW1~DW6、四电压比较器IC1、发光二极管LED1~LED2、四电压比较器IC2、继电器J1、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

1、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2、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3、继电器J2、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

1、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

2、继电器J3、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2、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3、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4、继电器J4、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

1、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2、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3、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4、继电器J5、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1、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2、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

3、继电器J6、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

1、继电器J6的常开触点J6

2、继电器J6的常闭触点J6

3、继电器J7、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

1、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J8

1、继电器J9、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1、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2、继电器J9的常闭触点J9

3、继电器J10、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1、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2、继电器J10的常闭触点J10

3、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2,火线L和零线N通过插头连接充电器的两端,在插头与充电器之间并接继电器K1,充电器分别为蓄电池A、蓄电池B充电,充电器的充电接口分别连接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1的一端、继电器J10的常开触点J10

1的一端,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蓄电池A的正极接口、电阻R1的一端、电位器RP1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电位器RP2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RP2的滑动端、电位器RP3的第一固定端、电位器RP3的滑动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3脚、继电器J1的一端、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3的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的一端、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2的一端、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的一端、继电器J7的常开触点J7

1的一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1脚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1的另一端,二极管D1并联在继电器J1两端,且二极管D1的正极与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四电压比较器IC1的2脚连接三极管BG3的基极,三极管BG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

3的另一端,继电器J3并联在二极管D3的两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14脚连接三极管BG5的基极,三极管BG5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J5并联在二极管D5的两端,四电压比较器IC1的6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P1的第二固定端、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四电压比较器IC1的7脚分别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压比较器IC1的5脚、电压比较器IC1的8脚,四电压比较器IC1的4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P2的第二固定端、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四电压比较器IC1的9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P3的第二固定端、稳压二极管DW3的负极,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的另一端依次串接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

1、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J5

3后与继电器J7的一端连接,继电器J4的常闭触点J4

2并接在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J3

1与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J4

1连接后的两端,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J5

1的一端、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4的一端、继电器J9的常开触点J9

2的一端,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J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沛孙伟朱涛孙金海余心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