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柏豪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载车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29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船载车辆的动力驱动载车船并由船载车驾驶人驾驶船体的新型载车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船体(1),所述主船体(1)设置有船体动力系统以及挂桨系统,所述主船体(1)上还设置有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所述挂桨系统分别与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以及所述船体动力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路两栖交通工具领域。新型适用于水路两栖交通工具领域。新型适用于水路两栖交通工具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载车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载车船。

技术介绍

[0002]载车船用来载运汽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有端靠式和侧靠式两种。前者首尾相同,甲板呈长方形,两端设有吊架和带铰链的跳板,汽车通过跳板上下船;后者船比较宽大,汽车可通过码头上的跳板从两侧上下渡船。
[0003]现在有载车船,都是采用船体本身的动力驱动,只起到搭载汽车的作用,在搭载车辆时,车辆驾驶人不能享受驾驶乐趣。同时临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载车渡河时,如只有船没有开船的人,那么就不能完成汽车渡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船载车辆的动力驱动载车船并由船载车驾驶人驾驶船体的新型载车船。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设置有船体动力系统以及挂桨系统,所述主船体上还设置有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所述挂桨系统分别与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以及所述船体动力系统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包括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以及主传动机构,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置于所述主船体的前部,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置于所述主船体的后部,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以及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分别通过所述主传动机构与所述挂桨系统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箱、第二齿轮箱以及主传动轴,所述第一齿轮箱通过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箱分别与所述挂桨系统的变速箱以及所述船体动力系统的电机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包括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的第一前滚轴以及第二前滚轴,所述第一前滚轴与所述第二前滚轴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滚轴置于所述第二前滚轴的前方,所述第二前滚轴上设置有前链轮,所述前链轮通过前传动链与所述第一齿轮箱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的第一后滚轴以及第二后滚轴,所述第一后滚轴分别与所述第二后滚轴、所述第一前滚轴以及所述第二前滚轴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后滚轴置于所述第二后滚轴的前方,所述第一后滚轴上设置有后链轮,所述后链轮通过后传动链与所述第一齿轮箱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挂桨系统包括主变速箱、支撑架、传动轴、传动轴保护罩套、转向齿轮、旋桨叶变速箱以及旋桨叶,所述第二齿轮箱与所述主变速箱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变速箱的底部,所述传动轴保护罩套适配竖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
转向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保护罩套的顶部,所述旋桨叶变速箱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保护罩套的底部,所述旋桨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桨叶变速箱上,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在所述主变速箱与所述旋桨叶变速箱之间,所述传动轴保护罩套以及所述转向齿轮适配空隙套设在所述传动轴外部。
[0011]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方向控制系统,所述方向控制系统包括无线方向盘以及转向控制箱,所述转向控制箱设置在主船体上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转向齿轮相连接,所述无线主控盘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转向控制箱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船体动力系统包括燃油发动机以及电动机,所述第二齿轮箱依次与所述燃油发动机以及所述电动机相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船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履带轮组。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船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副船体,两个所述副船体分别铰接在所述主船体的两侧。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将汽车的前驱轮或者后驱轮的动力传输至主传动机构,再经主传动机构传送至挂桨系统,实现汽车动力驱动船体;无线主控盘操控转向控制箱,通过驱动转向齿轮带动传动轴保护罩套转动,从而带动旋桨叶的转向, 整个转向过程主变速箱不转动,保证动力的传输不受影响。
[0016]船体设置有升降履带轮组,能够实现船体的水路两栖行进。
[0017]船体的两侧交接有副船体,打开时增加船体的使用面积,收拢时减小船体的宽度,适应窄道水道。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各部件连接关系俯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所述挂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主船体1,所述主船体1设置有船体动力系统以及挂桨系统,所述主船体1上还设置有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所述挂桨系统分别与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以及所述船体动力系统相连接。
[0022]所述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包括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以及主传动机构,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置于所述主船体1的前部,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置于所述主船体1的后部,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以及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分别通过所述主传动机构与所述挂桨系统相连接。
[0023]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箱21、第二齿轮箱22以及主传动轴23,所述第一齿轮箱21通过所述主传动轴23与所述第二齿轮箱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箱22分别与所述挂桨系统的变速箱51以及所述船体动力系统的电机相连接。所述主传动轴23与所述第一齿轮箱21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箱22的接触部同时设置有离合器。
[0024]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包括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的第一前滚轴31以及第二前滚轴32,所述第一前滚轴31与所述第二前滚轴32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滚轴31置于所述第二前滚轴32的前方,所述第二前滚轴32上设置有前链轮33,所述前链轮33通过前传动链34与所述第一齿轮箱21相连接。
[0025]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的第一后滚轴41以及第二后滚轴42,所述第一后滚轴41分别与所述第二后滚轴42、所述第一前滚轴31以及所述第二前滚轴32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后滚轴41置于所述第二后滚轴42的前方,所述第一后滚轴42上设置有后链轮43,所述后链轮43通过后传动链44与所述第一齿轮箱21相连接。
[0026]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以及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分别还包括有轮胎锁定夹,一个所述轮胎锁定夹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并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前滚轴31与所述第二前滚轴32之间,另一个所述轮胎锁定夹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并置于所述第一后滚轴41与所述第二后滚轴42之间。
[0027]所述主船体1上还对应滑动设置有前滑板以及后滑板,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前滑板上,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后滑板上,前后滑板之间的距离根据车辆实际轴距来调定。
[0028]所述第一前滚轴31与所述第二前滚轴32也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载车船,包括主船体(1),所述主船体(1)设置有船体动力系统以及挂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上还设置有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所述挂桨系统分别与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以及所述船体动力系统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载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载车辆动力转送系统包括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以及主传动机构,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置于所述主船体(1)的前部,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置于所述主船体(1)的后部,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以及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分别通过所述主传动机构与所述挂桨系统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载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箱(21)、第二齿轮箱(22)以及主传动轴(23),所述第一齿轮箱(21)通过所述主传动轴(23)与所述第二齿轮箱(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箱(22)分别与所述挂桨系统的变速箱(51)以及所述船体动力系统的电机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载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载车辆前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包括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的第一前滚轴(31)以及第二前滚轴(32),所述第一前滚轴(31)与所述第二前滚轴(32)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滚轴(31)置于所述第二前滚轴(32)的前方,所述第二前滚轴(32)上设置有前链轮(33),所述前链轮(33)通过前传动链(34)与所述第一齿轮箱(2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载车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载车辆后轮组动力收集机构分别滚动设置在所述主船体(1)上的第一后滚轴(41)以及第二后滚轴(42),所述第一后滚轴(41)分别与所述第二后滚轴(42)、所述第一前滚轴(31)以及所述第二前滚轴(32)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后滚轴(41)置于所述第二后滚轴(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豪
申请(专利权)人:李柏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