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23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卤代烃污染土壤的处理存在成本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下述步骤:S1、按污染土壤的深度对污染地的土壤进行深翻;S2、控制土壤的pH值为3~6;S3、向污染土壤中投加高铁酸钾并深翻耙匀;S4、向步骤S3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生物质物质,调整土壤的pH值为弱碱性;S5、向步骤S4处理后的土壤中投加养护菌剂进行土壤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采用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处理成本低、能避免二次污染,且对土壤本身没有破坏性的伤害。土壤本身没有破坏性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功能降低,对人和农作物构成不利影响和危害的现象。土壤污染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工业“三废”物质排放)、农业污染源(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生活污染源(城乡生活废水、农家肥等)和其他污染源(废弃物焚烧等)等等。按照主要污染物的类型来划分,污染土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0003](1)重金属污染场地。包括随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随污水灌溉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随固体废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代表性的污染物包括砷、铅、镉、铬等。
[0004](2)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石油、多环芳烃、甲烷、有害微生物等。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农药使用国,农业部资料显示,每年约有175万吨农药使用于农牧林业生产,这一数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3倍,但农药施用量仅有约30%作用于目标生物,其余的70%均进入环境。我国曾经生产和广泛使用过的杀虫剂类POPs主要有滴滴涕、六氯苯、氯丹及灭蚁灵等,有些农药尽管已经禁用多年,但土壤中仍有残留。目前我国这类污染场地存量较大。
[0005](3)以有机污染为主的石油、化工、焦化等污染场地。污染物以有机溶剂类,如苯系物、卤代烃为代表。也常复合有其它污染物,如重金属等。
[0006](4)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等。粗放的电子废弃物处置方式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这类场地污染物以重金属和POPs(主要是溴代阻燃剂和二噁英类剧毒物质)为主要污染特征。
[0007]现有技术中对卤代烃污染土壤的处理,一般采用:(1)换土法,对于换土法是指将受到卤代烃污染的土壤挖出、运走,并做污染土壤的填埋处理,在原污染地回填新的干净土壤,但是该种处理方法只是将污染土壤运走并未进行处理,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2)通风法,由于卤代烃有着较高的挥发性,因此可通过在污染地区打井,并引发空气对流加速污染物的挥发而清除土壤污染,但该种处理方法对于卤代烃的处理效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对于卤代烃的处理一般也不采用通风法;(3)热处理法,对于热处理法是将污染地的土壤挖出,采用加热的方法将具有挥发性的卤代烃类赶出土壤,而后对其进行收集并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土壤再回填到污染地,它是一种异位修复方法,在处理污染土壤的过程中会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0008]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9]现有技术中对卤代烃污染土壤的处理存在成本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卤代烃污染土壤的处理存在成本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0013]S1、按污染土壤的深度对污染地的土壤进行深翻;
[0014]S2、当污染土壤的初始pH高于6时,采用酸性物质对其进行预先酸化,控制土壤的pH值为3~6;
[0015]S3、向污染土壤中投加高铁酸钾并深翻耙匀,所述高铁酸钾的投加量按污染土壤中卤代烃摩尔量的2~3倍添加;
[0016]S4、向步骤S3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生物质物质,调整土壤的pH值为弱碱性;所述生物质物质是由稻壳、花生壳、咖啡渣和氧化钙制备,所述稻壳、花生壳、咖啡渣和氧化钙的重量比为2~5:2~5:1~3:1~3;
[0017]S5、向步骤S4处理后的土壤中投加养护菌剂进行土壤养护,所述养护菌剂包括施氏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穿孔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所述施氏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穿孔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菌剂的体积比为10~15:20~30:8~10:10~15:2~5;土壤养护的时间为30~60天,养护结束后完成修复。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酸性物质为稀硝酸溶液。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高铁酸钾按污染土壤中卤代烃摩尔量的0.2~0.5倍分次投加。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稻壳、花生壳、咖啡渣和氧化钙的重量比为4:3:2:2。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生物质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22]①
按配比将稻壳、花生壳、咖啡渣和氧化钙混合均匀;
[0023]②
将混合料在压力为0.2~1.0KPa、温度为300~400℃热解180~250min,得到生物质料;
[0024]③
将生物质料粉碎得到生物质物质。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施氏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穿孔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菌剂的体积比为12:25:9:12:4。
[002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养护菌剂按200~400mL/m3进行投加,投加时进行稀释。
[002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采用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不需要将土壤挖出、运输以及回填,可以降低土壤处理的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整体上降低了卤代烃污染土壤的处理成本;
[002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先将污染土壤进行深翻调整pH值,然后加入高铁酸钾,高铁酸钾属于碱性物质,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发挥强的氧化性,将污染土壤中的卤代烃大部分进行清除,加入的生物质物质调节土壤成为偏碱性,为后续的土壤养护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在进行土壤养护时加入的复合菌剂可以将污染土壤中余下的卤代
烃进一步清除,达到环境标准,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003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整个修复过程对土壤没有破坏性的伤害,修复后的土壤可以进行农作物、药材或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土壤肥沃,可以广泛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一、实施例: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34]S1、按污染土壤的深度对污染地的土壤进行深翻;
[0035]S2、当污染土壤的初始pH高于6时,采用稀硝酸溶液对其进行预先酸化,控制土壤的pH值为6;
[0036]S3、向污染土壤中投加高铁酸钾并深翻耙匀,所述高铁酸钾的投加量按污染土壤中卤代烃摩尔量的3倍添加;
[0037]高铁酸钾按污染土壤中卤代烃摩尔量的0.5倍分次投加;
[0038]S4、向步骤S3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生物质物质,调整土壤的pH值为弱碱性;
[0039]所述生物质物质是由稻壳、花生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按污染土壤的深度对污染地的土壤进行深翻;S2、当污染土壤的初始pH高于6时,采用酸性物质对其进行预先酸化,控制土壤的pH值为3~6;S3、向污染土壤中投加高铁酸钾并深翻耙匀,所述高铁酸钾的投加量按污染土壤中卤代烃摩尔量的2~3倍添加;S4、向步骤S3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生物质物质,调整土壤的pH值为弱碱性;所述生物质物质是由稻壳、花生壳、咖啡渣和氧化钙制备,所述稻壳、花生壳、咖啡渣和氧化钙的重量比为2~5:2~5:1~3:1~3;S5、向步骤S4处理后的土壤中投加养护菌剂进行土壤养护,所述养护菌剂包括施氏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穿孔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所述施氏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穿孔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菌剂的体积比为10~15: 20~30:8~10:10~15:2~5;土壤养护的时间为30~60天,养护结束后完成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酸性物质为稀硝酸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污染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治荣李梦娅黄阅平刘明强关统伟郭晴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