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20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交换机本体包括上机壳和与上机壳可拆卸连接的下机壳,其中交换机本体还包括设置于下机壳上的交换机主板和固定安装于交换机主板上的散热器;上机壳的内表面固设有与散热器对应的散热板;散热器上表面贴设有第一导热垫片;第一导热垫片与散热板紧密连接;下机壳的内表面固设有与散热器对应的第二导热垫片;第二导热垫片位于交换机主板的底部;散热器、第一导热垫片、第二导热垫片和散热板构成散热系统;该以太网交换机将交换机内部的热量通过无风扇散热系统传导到空气中,从而降低交换机主板的热量,避免了因温度升高而导致交换机的系统连接不稳定;噪声小;使用寿命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太网通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
[0003]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太网交换机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趋势:1、功能增加,功率日益增高;2、外形尺寸越来越小;3、各种元器件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封装密度高;4、应用环境多样。单位体积所产生的的功率不断增加,二有效的散热面积却在相应减少。而影响以太网交换机寿命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散热。为了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在设置散热系统。通过合理的散热来控制元器件、单板和整机的温度,并使热量能够从热源经过地热阻通道顺利的散热到外部环境中。
[0004]生活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一般应用于企业,教育,医疗等通用领域,一般用于道路交通控制自动化,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控制自动化,机房监控系统等,而现有的商用以太网交换机采用风扇来进行散热,而风扇容易导致灰尘堵塞,对风扇寿命有很大影响,直接导致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异常;风扇还会制造噪音,特别是应用在医院场所,风扇的噪声会影响医院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包括上机壳和与所述上机壳可拆卸连接的下机壳,其中:所述交换机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机壳上的交换机主板和固定安装于所述交换机主板上的散热器;所述上机壳的内表面固设有与所述散热器对应的散热板;所述散热器上表面贴设有第一导热垫片;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与所述散热板紧密连接;所述下机壳的内表面固设有与所述散热器对应的第二导热垫片;所述第二导热垫片位于所述交换机主板的底部;所述散热器、所述第一导热垫片、所述第二导热垫片和所述散热板构成散热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与所述交换机主板固定连接的底板、与所述底板平行的盖板,和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多组鳍片;多组所述鳍片等距离设置;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相邻两组所述鳍片之间形成有X风道;所有所述鳍片上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槽;每列所述散热槽形成有Y风道;所述散
热器内设有多列所述Y风道;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交换机主板包括主线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主线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和设置于所述主线路板一侧的交换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交换模块均与所述主线路板电性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散热器的底板上挖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交换机主板上挖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销钉贯穿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上表面还涂覆有导热硅胶;拧紧所述销钉时,所述导热硅脂挤进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散热器的底板之间的空隙处;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设有供电源接入的电源接入口;所述电源接入口与所述主线路板电性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表面还设有多组水平排列的网口连接器;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下壳体上还安装有显示网口连接器状态的指示灯;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边挖设有多个散热的第三通孔;所述下壳体的两侧挖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应的散热通道;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还设有多个支撑所述上壳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散热器的高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以太网交换机将交换机内部的热量通过无风扇散热系统传导到空气中,从而降低交换机主板的热量,避免了因温度升高而导致交换机的系统连接不稳定;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0017]2、通过将散热系统中的散热器设置成上下平整、中间掏空形成X风道和Y风道;不仅使得空气流通更顺畅,还增大了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散热效果好,且降低了整体的重量,避免了散热器太重引起对交换机主板的压迫,让交换机的系统更加稳定。
[0018]3、该交换机内设有中央处理器、交换模块、主线路板和电源接口;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实现以太网的信号连接、信号转换及管理功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如下:
[0025]100

上机壳;101

散热板;102

第三通孔;200

下机壳;
[0026]201

电源接入口;202

网口连接器;203

指示灯;204

散热通道;
[0027]205

支撑柱;300

交换机主板;301

主线路板;302

交换模块;
[0028]303

第二通孔;400

散热器;401

第一通孔;402

底板;403

盖板;
[0029]404

鳍片;405

散热槽;406

X风道;407

Y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包括上机壳和与所述上机壳可拆卸连接的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机壳上的交换机主板和固定安装于所述交换机主板上的散热器;所述上机壳的内表面固设有与所述散热器对应的散热板;所述散热器上表面贴设有第一导热垫片;所述第一导热垫片与所述散热板紧密连接;所述下机壳的内表面固设有与所述散热器对应的第二导热垫片;所述第二导热垫片位于所述交换机主板的底部;所述散热器、所述第一导热垫片、所述第二导热垫片和所述散热板构成散热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与所述交换机主板固定连接的底板、与所述底板平行的盖板,和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多组鳍片;多组所述鳍片等距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鳍片之间形成有X风道;所有所述鳍片上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槽;每列所述散热槽形成有Y风道;所述散热器内设有多列所述Y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主板包括主线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主线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和设置于所述主线路板一侧的交换模块;所述中央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大明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