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17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所述植生卷包括叠置的防护层、液体挡流层、液体供给层以及支撑底层,所述液体挡流层以及支撑底层合围形成第一水袋,所述液体供给层的自由端位于第一水袋内、另一端固定在液体挡流层与支撑底层合围的部分区域,所述植生卷的储水结构包括第一水袋,修补所述第一水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设贯穿防护层以及液体挡流层的修补缺口;2、将所述液体供给层的自由端从修补缺口处取出;3、将第二水袋从修补缺口放入到第一水袋内,将所述液体供给层的自由端从修补缺口放入到第二水袋内;4、对所述防护层上的修补缺口进行修补;5、向所述第二水袋内添加养分。本申请可提高对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生卷储水结构的领域,具体是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面对城市飞速发展带来寸土寸金的局面,而面对绿化面积不达标,空气质量不理想,城市噪音无法隔离等难题,发展立体绿化将是绿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立体绿化种植技术包括植物袋种植技术,植物袋种植技术在许多城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公告号为CN110024587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坡面植物生长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由多个倾斜的水分控制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水分控制单元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水温层、蒸发阻隔层、液体供给层、水袋层、导水层、增强网以及固定水温层和增强网两端的增强带,所述水温层以及水袋层组成一种储水袋结构,所述蒸发阻隔层以及液体供给层位于所述储水袋结构的内部,所述水温层、蒸发阻隔层、液体供给层、水袋层、导水层、增强网以及增强带共同组成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用于储存水以及营养物质,所述液体供给层用于将储水袋结构内的水以及营养物质供给到种子处,方便种子进行萌发生长。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如相关技术中的这一类植生卷储水结构由于暴露在空气中,尤其是植生卷储水结构的水温层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出现破损的现象,由于植生卷储水结构包括多层结构层,不方便直接进行更换,人们通常会通过胶贴对破损的植生卷储水结构进行直接修补,这是一种较为简单快捷的修补方式,但是修补后的植生卷储水结构非常容易发生二次渗漏以及二次破损的问题,影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以达到提高对植生卷储水结构进行修补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所述植生卷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层、液体挡流层、液体供给层以及支撑底层,所述液体挡流层以及支撑底层合围形成第一水袋,所述液体供给层的一端为自由端且延伸至第一水袋内、另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液体挡流层与支撑底层合围的部分区域,所述植生卷的储水结构包括第一水袋,对所述第一水袋进行修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开设贯穿所述防护层以及液体挡流层的修补缺口;
[0009]步骤2:将所述液体供给层的自由端从修补缺口处取出;
[0010]步骤3:将第二水袋从修补缺口放入到第一水袋的内部,然后将所述液体供给层的自由端从修补缺口放入到第二水袋的内部;
[0011]步骤4:对所述防护层上的修补缺口进行修补;
[0012]步骤5:向所述第二水袋内添加水以及肥料。
[0013]优选的,步骤1中,修补缺口靠近液体供给层的固定端。
[0014]优选的,步骤3中,将所述第二水袋放入第一水袋内部后,将所述第二水袋固定在第一水袋的内侧壁上。
[0015]优选的,步骤5中,在所述防护层以及液体挡流层上开设加水孔,通过加水孔向第二水袋内添加水以及肥料。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当植生卷储水结构的第一水袋破损时,在防护层以及第一水袋的表面开设修补缺口,然后将第二水袋放入到破损的第一水袋的内部,并将液体供给层的自由端放入到第二水袋内,最后对防护层上的修补缺口进行修补,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对植生卷储水结构的第一水袋进行修补,修补缺口的修补较为方便,还可以将原来植生卷储水结构的第一水袋作为第二水袋的防护层,减少第二水袋再次发生破损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对植生卷储水结构进行修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旨在展示对第一水袋进行修补后的结构;
[0019]图2为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旨在展示防护层表面修补缺口处的结构;
[0020]图中:1、防护层;2、液体挡流层;3、液体供给层;4、支撑底层;5、第一水袋;6、修补缺口;7、第二水袋;8、胶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实施例1
[0023]结合图1、图2,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植生卷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层1、液体挡流层2、液体供给层3以及支撑底层4,液体挡流层2以及支撑底层4之间合围形成第一水袋5,液体供给层3的一端为自由端且延伸至第一水袋5内,液体供给层3的另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连接在液体挡流层2与支撑底层4合围的部分区域,液体供给层3具有吸水功能可将第一水袋5内的水与肥料输送到第一水袋5的外部,用于向第一水袋5外部的种子提供水分和肥料,植生卷的储水结构包括第一水袋5,对第一水袋5进行修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1:开设贯穿防护层1以及液体挡流层2的修补缺口6;
[0025]步骤2:将液体供给层3的自由端从修补缺口6处取出;
[0026]步骤3:将第二水袋7从修补缺口6放入到第一水袋5的内部,然后将液体供给层3的的自由端从修补缺口放入到第二水袋7的内部;
[0027]步骤4:对防护层1上的修补缺口6进行修补;
[0028]步骤5:向第二水袋7内添加水以及肥料。
[002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防护层1、液体挡流层2、液体供给层3以及支
撑底层4倾斜或者竖直设置,便于第一水袋5损坏前起到储水的作用;液体供给层3的固定端在上,液体供给层3的自由端在下,便于液体供给层3将第一水袋5内的水以及肥料输送到第一水袋5的外部;在植生卷储水结构的第一水袋5背离第一水袋5重力方向的位置处,首先用剪刀或者刀片将防护层1剪切开,形成修补缺口6,即修补缺口6位于第一水袋5的顶部位置处,然后通过防护层1上的修补缺口6用剪刀或者刀片将第一水袋5的液体挡流层2剪切开,第一水袋5上也形成了修补缺口6,液体挡流层2上的修补缺口6与防护层1上的修补缺口6均靠近液体挡流层3的固定端,液体挡流层2上的修补缺口6与防护层1上的修补缺口6在植生卷储水结构上的位置靠近且对应,防护层1以及液体挡流层2上的修补缺口6均为一条横向的缝隙,修补缺口6的长度小于5cm;方便后续将第二水袋7放入到第一水袋5内部,也方便后续修补。
[003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将液体供给层3的自由端取出时,注意保持液体供给层3与第一水袋5顶部相连接的状态,减少后续再次对液体供给层3的安装连接工作;另外,在
技术介绍
中,由于液体供给层3位于蒸发阻隔层与水袋层之间,此时还需将蒸发阻隔层剪开,方便将液体供给层3从植生卷储水结构内部取出。
[003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3中,将第二水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生卷储水结构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卷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层(1)、液体挡流层(2)、液体供给层(3)以及支撑底层(4),所述液体挡流层(2)以及支撑底层(4)合围形成第一水袋(5),所述液体供给层(3)的一端为自由端且延伸至第一水袋(5)内、另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液体挡流层(2)与支撑底层(4)合围的部分区域,所述植生卷的储水结构包括第一水袋(5),对所述第一水袋(5)进行修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设贯穿所述防护层(1)以及液体挡流层(2)的修补缺口(6);步骤2:将所述液体供给层(3)的自由端从修补缺口(6)处取出;步骤3:将第二水袋(7)从修补缺口(6)放入到第一水袋(5)的内部,然后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才李付斌孙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名富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