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05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具有介入隔膜将能够吸收、放出锂离子的正极和负极卷绕成扁平螺旋状的电极体,同时该电极体容纳在叠片外装体内,而且在上述正极和上述隔膜之间存在含非水电解液的凝胶状聚合物,由该凝胶状聚合物粘接正极和隔膜的结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由上述凝胶状聚合物粘接的正极和隔膜的粘接强度是0.02N/10mm以上。该电池过充电发生气体时,由于防止正极和隔膜粘接部剥离引起电池破裂,故能提高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具有介入隔膜将能够吸收、放出锂离子的正极和负极卷绕成扁平螺旋状的电极体的同时,该电极体容纳在由电池内压稍微的上升而发生变形的外包装体内,而且在上述正极和上述隔膜之间存在包含非水电解液的凝胶状聚合物,利用该凝胶状聚合物粘结正极和隔膜的结构的。以往,作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外包装体,全都使用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外装体。然而,使用这样的外装体的电池,不得不使金属制的外装体变厚,而且伴随外装体的变厚,电池质量增大。其结果,具有在电池的薄型化变得困难的同时,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变小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过去提出了,将通过粘结剂层在铝等构成的金属层的两面形成树脂层的铝叠片材制成袋状,而构成叠片外装体,将电极体容纳在该叠片外装体的容纳空间的薄型电池。如果是这样的结构的电池,就能够飞跃地达到电池的小型化,而且具有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变大的优点。但是,使用上述叠片外装体的电池,与使用金属制的外装体的电池相比,外装体是柔软的,因而在过充电的情况下,有以下所示的不合适情况。即,如果使该电池过充电至电池容量的约200%左右,在正极上就开始电解液或凝胶状聚合物的氧化分解,而产生气体,电池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它是在具有介入隔膜将能够吸收、放出锂离子的正极和负极进行叠层的电极体的同时,该电极体容纳在由电池内压的稍微上升而变形的外装体内,而且在上述正极和上述隔膜之间存在含有非水电解液的凝胶状聚合物,利用该凝胶状聚合物粘接正极和隔膜的构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凝胶状聚合物粘接的正极和隔膜的粘接强度是0.02N/10m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砂野泰三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