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93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排插,该排插与电源线路连接,电源线路设有端头接线结构,端头接线结构与排插固定连接,排插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包括上壳面和上壳侧板,下壳包括下壳面和下壳侧板,上壳与下壳盖合,上壳侧板与下壳侧板相互拼接形成壳体侧板,壳体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端头接线结构设置有第一端板,安装孔与第一端板形状一致,第一端板嵌合于安装孔,以限制电源线路的转动;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端头接线结构的固定结构,用于限制电源线路的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插用壳体直接对电源线路进行固定,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装方便。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插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件
,尤其涉及一种排插。

技术介绍

[0002]排插是指设置有电源线路,具有一个以上带有电路接线的座可供其他设备的各种接线插入的电气连接件。目前市场上的排插都是使用单独的压线板紧锁电源线路尾部以将其固定在外壳上,电源线路与插座孔位单独分开。
[0003]上述排插在组装时,需要在排插内部的线路连接好后,将电源线固定在压线板上,再重新使用定位孔固定排插的上下盖板。这样的设计使得排插组装过程中需要一道安装压线板的工序,组装不方便。进一步,安装压线板这一工序存在产生的零件成本和组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组装方便的排插。
[0005]具体地,所述排插与电源线路连接,所述电源线路设有端头接线结构,所述端头接线结构与所述排插固定连接,所述排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包括上壳面和上壳侧板,所述下壳包括下壳面和下壳侧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盖合,所述上壳侧板与所述下壳侧板相互拼接形成壳体侧板,所述壳体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0006]所述端头接线结构设置有第一端板,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端板形状一致,所述第一端板嵌合于所述安装孔,以限制所述电源线路的转动;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端头接线结构的固定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电源线路的前后移动。
[0007]所述安装孔由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拼合形成,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所述上壳侧板上,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所述下壳侧板上。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形状一致;或,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形状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由所述上壳面向所述上壳侧板的边缘方向敞开,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由所述下壳面向所述下壳侧板的边缘方向收缩;或,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由所述上壳面向所述上壳侧板的边缘方向收缩,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由所述下壳面向所述下壳侧板的边缘方向敞开。这种结构的安装孔在组装排插时需要区分电源线路的安装角度,能够起到防呆的作用。
[0009]优选地,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壳体外部。本技术的排插可以将电源线路和插线座孔位当做一个整体形成模块化,组装进不同的外壳内使用。
[0010]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内的第一线槽和设置在所述下壳内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线槽的开口具有向所述上壳面收缩的斜面,所述第二线槽的开口为弧面;或,所述第一线槽的开口为弧面,所述第二线槽的开口具有向所述下壳面收缩的斜面。斜面的设计能够在上壳和下壳盖合时将电源线路的导体
线压合地更紧,以避免导电不良的情况出现。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线槽的开口具有斜面时,所述第一线槽的开口为梯形,或,当所述第二线槽的开口具有斜面时,所述第二线槽的开口为梯形。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线槽的开口和/或所述第二线槽的开口的边缘为尖状边缘,所述尖状边缘咬合所述端头接线结构。能够限制电源线路的前后移动。
[0012]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固定结构松脱或线弯折折断,还包括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一端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形成颈部,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壳体抵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螺栓结构固定:所述上壳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柱;和/或,所述下壳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柱。
[0014]本技术提出的排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排插的壳体直接对电源线路进行固定,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取消了压线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单独的压线板固定电源线路,需要的零部件多、组装麻烦的问题,节省零部件,简化组装工艺,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排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排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排插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排插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排插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排插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实施例的排插的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壳体;11

上壳;111

上壳面;112

上壳侧板;12

下壳;121

下壳面;122

下壳侧板;13

螺纹孔柱;14

插接孔柱;15

插接柱;2

电源线路;21

第一端板;22

第二端板;23

颈部;3

安装孔;31

第一卡槽;32

第二卡槽;41

第一凸起;42

第二凸起;5

线槽;51

第一线槽;52

第二线槽;6

尖状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方便的排插,电源线路上设置有端头接线结构,端头接线结构与排插固定连接,通过排插壳体和端头接线结构的配合对电源线路进行定位。
[0027]参见图1至图3,排插的插线板座孔位结构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接电线路,电源线路2从壳体1的一侧伸入壳体1内部与壳体1内的接电线路连接。壳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3,安装孔3用于供电源线路2穿过并对电源线路2形成定位。
[0028]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盖合形成壳体结构,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通过螺栓结构固定或者通过卡接结构固定。上壳11包括上壳面111和上壳侧板112,下壳12包括下壳面121和下壳侧板122,上壳侧板112和下壳侧板122相互拼接形成壳体侧板。上壳11与下壳12通过螺栓结构固定时,上壳11内侧或下壳12内侧设置有螺纹孔柱13,或,上壳11内侧与下壳12内侧对应设置有螺纹孔柱13。优选地,还设置有定位结构,且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插,所述排插与电源线路连接,所述电源线路设有端头接线结构,所述端头接线结构与所述排插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包括上壳面和上壳侧板,所述下壳包括下壳面和下壳侧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盖合,所述上壳侧板与所述下壳侧板相互拼接形成壳体侧板,所述壳体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端头接线结构设置有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嵌合于所述安装孔,以限制所述电源线路的转动;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端头接线结构的固定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电源线路的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由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拼合形成,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所述上壳侧板上,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所述下壳侧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形状一致;或,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形状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由所述上壳面向所述上壳侧板的边缘方向敞开,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由所述下壳面向所述下壳侧板的边缘方向收缩;或,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由所述上壳面向所述上壳侧板的边缘方向收缩,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