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362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驱动电路层、有机层、第一引线层、阳极层、发光层和无机层,有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有机子层和第二有机子层,由于无机层设置于像素驱动电路层和阳极层之间,无机层能有效阻隔有机层释放的水汽传输至发光层,避免发光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失效而引起显示不良;同时,无机层能够阻隔外部水汽进入有机层,减少有机层吸收水汽量,避免外部水汽入侵像素驱动电路层中的晶体管器件;此外,有机层与无机层之间的厚度比值范围为5:2~60:1,能够避免因无机层的设置而导致阳极层表面平整性降低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显示面板具有多层有机绝缘层,尤其是在屏下摄像头(Camera Under Panel,CUP)技术中,引入引线层将CUP区外围的像素驱动电路与CUP区内的发光层进行电连接,导致覆盖引线层的有机层数量增加,有机层总厚度增加。由于在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有机材料会吸收空气中或湿制程的水汽,在后续制作流程或者使用及存放过程中,有机层释放水汽,水汽向上传输至发光层,导致发光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失效,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有机层释放水汽至发光层中,导致发光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失效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基板;
[0007]像素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0008]有机层,设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有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有机子层和第二有机子层;
[0009]第一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第一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一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0010]阳极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第二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线层电连接;
[0011]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
[0012]无机层,设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和所述阳极层之间,其中,所述有机层和所述无机层之间的厚度比值范围为5:2~60:1。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微米,所述无机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微米。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子层,所述第一无机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机子层和所述阳极层之间;
[0015]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引线层,所述第二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第二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二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线层电连接,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第一无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引线层电连接。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无机层还包括第二无机子层,所述第二无机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
[0017]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引线层,所述第三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子层和所
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第二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二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三引线层电连接,所述第三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二无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线层电连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无机层还包括第二无机子层,所述第二无机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
[0019]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引线层,所述第三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无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第三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二无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线层电连接,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第二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三引线层电连接。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像素,连接不同的所述发光像素的所述第一引线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连接不同的所述发光像素的所述第三引线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其中,所述第一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存在间隙。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层包括至少两层有机子层,所述无机层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子层;
[0022]其中,每一所述有机子层的厚度范围为0.1微米~0.4微米,每一所述无机子层的厚度范围为1微米~2微米。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每一所述无机子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制备材料不同。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无机子层的材料包括硅的氮化物、硅的氧化物和硅的氮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显示透光区和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显示透光区之间的过渡显示区;以及
[0026]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对应所述显示透光区设置。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机层设置于像素驱动电路层远离基板的一侧,通过在像素驱动电路层和阳极层之间设置无机层,由于无机层设置于有机层与发光层之间,如此,无机层能有效阻隔有机层释放的水汽传输至发光层,避免发光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失效而引起显示不良;同时,无机层能够阻隔外部水汽进入有机层,从而能够减少有机层吸收的水汽量,避免外部水汽入侵像素驱动电路层中的晶体管器件;此外,有机层与无机层之间的厚度比值范围为5:2~60:1,能够避免因无机层的设置而导致阳极层表面平整性降低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5A是图1中的显示面板的引线层排布结构示意图;
[0034]图5B是图5A沿A

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图1中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01、基板;102、像素驱动电路层;1021、有源层;1022、第一栅极绝缘层;1023、第一栅极;1024、第二栅极绝缘层;1025、第二栅极;1026、第一层间绝缘层;1027、第二层间绝缘层;1028、源漏极金属层;102a、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2b、第二像素驱动电路;
[0039]103、第一有机子层;104、第二有机子层;105、第一引线层;106、阳极层;1061、第一阳极;1062、第二阳极;107、发光层;107a、第一发光层;107b、第二发光层;108、阴极层;1081、第一阴极;1082、第二阴极;109、第一无机子层;1091、第一层;1092、第二层;110、第二引线层;111、第二无机子层;112、第三引线层;113、缓冲层;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像素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有机层,设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有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有机子层和第二有机子层;第一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第一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一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电连接;阳极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第二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线层电连接;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及无机层,设置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层和所述阳极层之间,其中,所述有机层和所述无机层之间的厚度比值范围为5:2~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微米,所述无机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层包括第一无机子层,所述第一无机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机子层和所述阳极层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引线层,所述第二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第二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二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线层电连接,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第一无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引线层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层还包括第二无机子层,所述第二无机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引线层,所述第三引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子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子层之间,所述第二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二有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三引线层电连接,所述第三引线层通过所述第二无机子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引线层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