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5360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1
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其先从多个外部系统获取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再基于需要关联的数据粒度,结合各基础数据信息的特征将其分为强关联数据、弱关联数据,对于强关联数据,采用实物“ID”、设备/资产/项目编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弱关联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模糊匹配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弱关联融合。该方法不仅简单、高效的实现了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重要信息的融合,而且还能应用于评价不同治理方向的技改大修项目成效、预测未来不同技改大修项目的安全效率等指标。效率等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由于电网设备数据庞大且复杂多样,常常存储于多个数据管理系统。而对于多个系统的数据合并会产生字段不匹配、数据冗余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删减与融合,从而加大了电网企业对海量数据的管理难度,影响对电网设备综合评价的准确性。由此可见,采取有效的电网资产数据融合评价方法对于推进精益化管理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0003]近年来有关研究学者针对电网资产数据管理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文献“面向电力大数据的异构数据混合采集系统”(孙超,王永贵,常夏勤,等. [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8,27(12):62

68.)基于混合数据采集模型和采集集群,提出了一种实现异构数据源采集任务的混合调度和管理方法,通过数据置信度标签技术,实现了对原始数据的保留并对数据质量进行标识,存储于大数据平台。文献“基于大数据标签技术的电网监控智能分析方法”(叶康,冷喜武,肖飞,等. [J]. 电测与仪表,2019,56(4):75

79.)通过引人数据标签技术对数据物理表进行梳理,将业务专家的经验与数据物理表结构融合,实现对数据信息进行高度精炼,解决了传统存储的数据集成及整合分析方式的缺陷。现有研究充分利用了大数据有效信息,对于电网资产数据融合评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所用理论及算法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对于电网设备资产海量数据的融合评价是我国电网资产管理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数据融合算法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从多个外部系统获取电网设备资产基础数据信息,所述电网设备资产基础数据信息包括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步骤B、基于需要关联的数据粒度,结合各基础数据信息情况将其分为强关联数据、弱关联数据;步骤C、对于强关联数据,采用实物“ID”、设备/资产/项目编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弱关联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模糊匹配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弱关联融合。
[0006]步骤A中,所述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项目信息、设备数量与技术规模、价值规模、设备缺陷、健康状态信息、强迫停
运、设备故障、售电量与金额、负载、运行维护、技改大修信息。
[0007]所述强关联数据包括附有项目档案编号、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基础数据信息,所述弱关联数据为缺少项目档案编号、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基础数据信息。
[0008]所述步骤C具体为:对于规划设计阶段的项目信息,通过设备归属的规划建设项目档案编号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附有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基础数据信息,通过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缺少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强迫停运、设备故障、售电量与金额、负载信息,通过设备名称、设备归属的站线与组织层进行模糊匹配或文本挖掘实现弱关联融合;对于缺少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运行维护、技改大修信息,采用字符模糊匹配进行弱关联融合。
[0009]所述步骤B之前,对基础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清洗,所述数据清洗方法包括取值空缺用默认值填充、非标准值与标准值的映射填充、非统计范围值过滤、关联字段取值替换中的至少一种。
[0010]步骤B中,所述需要关联的数据粒度为单体设备层、电压等级层、线路/变电站层或组织单位层。
[0011]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的应用,所述融合方法用于对不同治理方向的技改大修项目成效进行评价。
[0012]所述应用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各技改大修项目信息与对应的治理方向信息进行关联融合;第二步、基于所构建的评估维度及对应的指标,采用所述融合方法对关联融合后的各技改大修项目信息进行关联融合;第三步、基于关联融合后的各技改大修项目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治理方向的成效进行评估。
[0013]第二步中,所述评估维度包括设备规模、利用效率、生产成本、安全质量、效益维度,所述设备规模维度包括价值规模、平均年龄、老旧设备数据与技术规模、逾龄设备规模指标,所述利用效率维度包括设备在运率、轻重载率指标,所述生产成本包括检修成本、运行成本指标,所述安全质量包括设备可用系数、严重异常率、缺陷发生率、故障发生率、强迫停运率指标,所述效益维度包括售电量、线损率指标。
[0014]所述第一步基于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各方面基础业务数据的完整性情况进行强、弱关联的数据融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先从多个外部系统获取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再基于需要关联的数据粒度,结合各基础数据信息情况将其分为强关联数据、弱关联数据,对于强关联数据,采用实物“ID”、设备/资产/项目编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弱关联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模糊匹配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弱关联融合,该方法采用多种关联技术对来自多源
业务系统的电网基础数据进行关联,实现了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重要信息的有效融合,不仅处理方式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简单、高效的实现了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重要信息的融合。
[0016]2、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基于对电网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数据的有效关联融合,使得其不仅能够用于对不同治理方向的技改大修项目成效进行有效评价,而且还能实现对未来不同技改大修项目的安全、效率、效益等方面指标的预测。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不同治理方向的技改大修项目成效进行有效评价,而且还能对未来不同技改大修项目的安全、效率、效益等方面指标进行预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从多个外部系统获取电网设备资产基础数据信息,所述电网设备资产基础数据信息包括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步骤B、基于需要关联的数据粒度,结合各基础数据信息情况将其分为强关联数据、弱关联数据;步骤C、对于强关联数据,采用实物“ID”、设备/资产/项目编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弱关联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模糊匹配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弱关联融合。
[0019]步骤A中,所述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项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从多个外部系统获取电网设备资产基础数据信息,所述电网设备资产基础数据信息包括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步骤B、基于需要关联的数据粒度,结合各基础数据信息情况将其分为强关联数据、弱关联数据;步骤C、对于强关联数据,采用实物“ID”、设备/资产/项目编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弱关联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模糊匹配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弱关联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电网中各类型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础数据信息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项目信息、设备数量与技术规模、价值规模、设备缺陷、健康状态信息、强迫停运、设备故障、售电量与金额、负载、运行维护、技改大修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关联数据包括附有项目档案编号、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基础数据信息,所述弱关联数据为缺少项目档案编号、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基础数据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LCC理论的电网设备资产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对于规划设计阶段的项目信息,通过设备归属的规划建设项目档案编号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附有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基础数据信息,通过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进行强关联融合;对于缺少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强迫停运、设备故障、售电量与金额、负载信息,通过设备名称、设备归属的站线与组织层进行模糊匹配或文本挖掘实现弱关联融合;对于缺少实物“ID”或设备/资产编码的运行维护、技改大修信息,采用字符模糊匹配进行弱关联融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威熊川羽贺兰菲张雪霏高晓晶王巍廖晓红熊一马莉唐学军孙利平柯方超周蠡周秋鹏陈然周英博张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易晨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