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放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57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1
一种智能放电电路,包括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第一或门OR及第一反相器INV;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第一或门OR及第一反相器INV内置于芯片中;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输出端接第一或门OR第一输入端、第一反相器INV的输入端、以及经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接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的输入端;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反相器INV的输出端与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输入端相连;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或门OR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智能调光模块内置于驱动LED照明灯具芯片内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节省了客户的应用成本。省了客户的应用成本。省了客户的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放电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照明电路
,涉及一种智能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户外照明灯具(例如,LED照明)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通常可以与周围的道路、景观、建筑相结合进行灯光设计安装,从而达到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0003]时至今日,户外照明灯具行业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这些也随之对智能科技和节能提出更高要求。
[0004]智能调光顾名思义即是可随意进行个性化户外照明灯具的灯光设置,并且,在户外照明灯具关闭时,可以由亮到暗逐渐关闭,其非常有利于节约能源,同时,也可以有效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尤其在户外照明灯具(路灯、庭院灯)等照明中,随着夜晚时间的延长及路上人员的逐渐稀少,需要进行定时调整亮度,即以此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0005]在现有技术中,智能调光方案常常通过单片机进行灌入程序,进而控制LED照明灯具的输出(灯光的启闭和强弱的调整)。然而,上述方式虽然简单和允许客户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相应适配,但应用于LED照明灯具时也意味着需要加装单片机以驱动LED照明灯具的芯片,这就增加了制造成本、PCB电路板的面积及PCB电路板的布线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智能放电电路,其通过将智能调光模块内置于驱动LED照明灯具芯片内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节省了客户的应用成本。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智能放电电路,其包括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第一或门OR及第一反相器INV;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所述第一或门OR及所述第一反相器INV内置于芯片中;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输出端接所述第一或门OR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反相器INV的输入端、以及经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接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INV的输出端与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或门OR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输出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并开启定时,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通过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产生智能放电时间T;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反相器INV将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的输出反向,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开启复位,直到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结束,此时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被锁定,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输出固定波形,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的输出及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同时输入所述第一或门OR,所述第一或门OR输出智能放电曲线。
[0009]进一步地,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包括外置或内置的可变电阻RT1、第一振荡器OSC1和第一分频电路;其中,所述可变电阻RT1连接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通过调节所述可变电阻RT1阻值以控制调节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频率,在经过所述第一分频电路后得到随所述可变电阻RT1阻值变化的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
[0010]进一步地,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包括外置或内置的可变电容、第一振荡器OSC1和第一分频电路;其中,所述可变电容连接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通过调节所述可变电容的电容值以控制调节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频率,在经过所述第一分频电路后得到随所述可变电容电容值变化的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
[0011]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包括第二振荡器OSC、第二脉冲发生电路Pulse和第二分频电路;所述第二振荡器OSC产生时钟信号CLK,所述时钟信号CLK经过第二分频电路产生固定时间T;而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由所述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开启后经第二脉冲电路Pulse进行复位,从而保证所述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与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同步,所述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在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的范围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包括第三振荡器OSCX、第三分频电路、第四分频电路、定时降流电路、锁存电路和外置或内置的可变电阻RTX;其中,通过调节所述可变电阻RTX的阻值,去调节第三振荡器OSCX的频率,再经过所述第三分频电路产生时间T0,从而得到随着所述可变电阻RTX阻值变化的时间T0;时钟信号CLK经第四分频电路产生固定周期时间TC后,经变化时间T0控制所述定时降流电路,产生随占空比变化的波形,所述定时降流电路输出周期TC,从全亮到熄灭总降流时间为TC*T0,经过固定时间T控制的所述锁存电路,决定最终的降流幅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包括第三振荡器OSCX、第三分频电路、第四分频电路、定时降流电路、锁存电路和外置或内置的可变电容;其中,通过调节所述可变电容的电容值,去调节第三振荡器OSCX的频率,再经过所述第三分频电路产生时间T0,从而得到随着所述可变电容的电容值变化的时间T0;时钟信号CLK经第四分频电路产生固定周期时间TC后,经变化时间T0控制所述定时降流电路,产生随占空比变化的波形,所述定时降流电路输出周期TC,从全亮到熄灭的总降流时间为TC*T0,经过固定时间T控制的所述锁存电路,决定最终的降流幅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降流幅度为:
[0015]降流幅度=1

(T

T1)/(TC*T0)*100%。
[001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智能放电电路,其可以通过外接电阻RT1可调节常亮时间T1、通过外接电阻RTX可调节降流时间TX最终降流幅度,并且,内部固定振荡器可控制整个智能放电电路的时间。此外,为了客户使用灵活及成本考虑,电阻RT1和电阻RTX也可内置于芯片,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也可选择外置电阻将智能放电时间T进行调节。
[0017]因此,本技术相较市场上的产品,其功耗得到降低,成本及应用均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放电电路示意图
[0019]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的示意图
[0020]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的示意图
[0021]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示意图
[0022]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放电电路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放电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放电电路包括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第一或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第一或门OR及第一反相器INV;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所述第一或门OR及所述第一反相器INV内置于芯片中;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输出端接所述第一或门OR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反相器INV的输入端、以及经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接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INV的输出端与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或门OR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其中,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输出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并开启定时,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Pulse通过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模块产生智能放电时间T;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反相器INV将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的输出反向,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开启复位,直到所述智能放电时间T结束,此时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被锁定,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输出固定波形,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的输出及所述降流定时调节TX模块的同时输入所述第一或门OR,所述第一或门OR输出智能放电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包括外置或内置的可变电阻RT1、第一振荡器OSC1和第一分频电路;其中,所述可变电阻RT1连接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通过调节所述可变电阻RT1阻值以控制调节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频率,在经过所述第一分频电路后得到随所述可变电阻RT1阻值变化的全亮定时调节时间T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常亮定时调节T1模块包括外置或内置的可变电容、第一振荡器OSC1和第一分频电路;其中,所述可变电容连接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通过调节所述可变电容的电容值以控制调节所述第一振荡器OSC1的频率,在经过所述第一分频电路后得到随所述可变电容电容值变化的全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