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54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以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NH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智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硅氧烷(Polysiloxane)是指主链以Si

O单元为主,以单价有机基团为侧基的一类聚合物。硅氧烷分子主链含有硅氧(Si

O)链节的特殊结构,因而赋予其耐高低温、耐老化、疏水及电绝缘优异性能。Si

O键具有较大的键角和较大的键长,更容易发生内旋转,因此聚合物柔性大,可设计性强。基于上述优点,聚硅氧烷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柔性电子器件、电气等领域,在医疗卫生、日常生活中也有诸多应用。但聚硅氧烷在常温下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较差,在使用过程中易被破坏,造成局部或整体的损伤,这可能导致材料的性能的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缩短材料的使用寿命,安全性也面临重大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在40℃下即可实现裂纹的自修复,并且具有较高的自修复效率和拉伸性能,在365nm紫外灯的照射下具有荧光特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以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NH2‑
PDMS

NH2)、二异氰酸酯和由柠檬酸转化的柠檬酰氯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得。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拉伸强度为80~450kPa,断裂伸长率为95~560%;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在365nm的紫外灯照射下具有蓝紫色荧光。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以断裂伸长率计,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在40℃下自修复12h后的修复效率达96.25%。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00n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45nm。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聚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1]S1:柠檬酰氯的制备:向柠檬酸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搅拌滴加氯化亚砜,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正己烷,低温避光旋转蒸发多余氯化亚砜,重复3次得到淡黄色透明粘稠状柠檬酰氯,溶于四氢呋喃中放入冰箱备用;
[0012]S2:PDMS预聚物的制备:向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加入二异氰酸酯搅拌反应,得到所述PDMS预聚物;
[0013]S3:聚硅氧烷弹性体(CA

PDMS)的制备:向所述PDMS预聚物中加入所述柠檬酰氯的四氢呋喃溶液加热回流,产物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真空干燥箱干燥12h,室温干燥24h。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柠檬酸与所述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3
~3.3。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中,所述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5000;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中的一种。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中,所述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所述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0.5~1;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15~35℃,时间12~24h,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所述柠檬酰氯的摩尔比为1:0.3~3;所述加热回流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3~6h;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80℃。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以两种不同的二异氰酸酯与氨丙基双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异氰酸酯基与氨基生成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之间形成氢键,生成物理交联。然后控制反应条件,使制备得到的柠檬酰氯的两个酰氯基团与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酰胺键的生成以及氢键的作用使弹性体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特性;
[0020](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具有自修复性能。异氰酸酯基与氨基生成的氨基甲酸酯以及柠檬酸侧链未反应的羧基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作用,氢键这种动态相互作用赋予材料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弹性体在40℃下自修复效率可达96.25%;
[0021](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制备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当中的氢键有效的交联聚合物分子网络,由于氢键动态性,弹性体在拉伸过程中的键的断裂重组会耗散一部分应变能,从而提高了其拉伸性,断裂伸长率为94.23~560.4%;
[0022](4)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在特定波长下具有荧光特性。使制备的柠檬酰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酰胺键的生成以及侧链羧基氢键的作用使聚合物具有较强的AIE荧光现象;
[0023](5)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将荧光特性与自修复结合到弹性体当中,对人体皮肤表面表现良好贴合性,该弹性体在可穿戴设备的基底材料和涂层当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氧烷弹性体(简称CA

PDMS)的反应原理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氧烷弹性体(简称CA

PDMS)和对比例1中硅氧烷弹性体(简称PDMS)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氧烷弹性体(简称CA

PDMS)和对比例1中硅氧烷弹性体(简称PDMS)的DSC曲线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氧烷弹性体(简称CA

PDMS)原始样和弹性体修复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氧烷弹性体(简称CA

PDMS)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氧烷弹性体(简称CA

PDMS)的荧光激发光谱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氧烷弹性体(简称CA

PDMS)和对比例1中硅氧烷
弹性体(简称PDMS)的TGA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2]图1所示为实施例1~3的合成原理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具有荧光特性的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聚合所用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0033]氨丙基封端的聚硅氧烷(NH2‑
PDMS

NH2)、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柠檬酸(CA)。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以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NH2‑
PDMS

NH2)、二异氰酸酯和由柠檬酸转化的柠檬酰氯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拉伸强度为80~450kPa,断裂伸长率为95~560%;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在365nm的紫外灯照射下具有蓝紫色荧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断裂伸长率计,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在40℃下自修复12h后的修复效率达96.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0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45nm。6.一种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柠檬酰氯的制备:向柠檬酸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搅拌滴加氯化亚砜,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正己烷,低温避光旋转蒸发多余氯化亚砜,重复3次得到淡黄色透明粘稠状柠檬酰氯,溶于四氢呋喃中放入冰箱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俊伟高婧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