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铸造模具及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及工艺方法,具体是一种挤压铸造模具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挤压铸造,又称液态模锻,是一种新型金属成型工艺。挤压铸造可分为直接挤压铸造、间接挤压铸造和双重挤压铸造三种。
[0003]直接挤压铸造:液态或半固态金属直接浇入凹模(下模)中,挤压冲头直接挤压在液态或半固态金属上,使金属充填由冲头和凹模组成的型腔并在压力下凝固成铸件的工艺方式。直接挤压铸造生产的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好,适于各种材料及合金的生产,但此种工艺方式只适于厚壁铸件,且易形成“异常挤压铸造偏析”和“直接挤压铸造冷隔”等缺陷。
[0004]间接挤压铸造:液态或半固态金属浇入压射供料系统的储液槽(或料缸)中,在冲头的压力推动下,充填到已闭合锁型的型腔中,挤压冲头通过内浇道内的金属液将压力传递到铸件上的一种工艺方式。因内浇道有压力损失和堵塞,间接挤压铸造生产的铸件实际受力较小,因而铸件不够致密,且易产生裂纹、疏松缺陷,铸件力学性能较差,只适于铸造性能好的铸造合金生产薄壁和形状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型腔面、第一内浇道面和储液槽;所述的上模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型腔面、第二内浇道面和挤压冲头,所述的第二型腔面、第二内浇道面和挤压冲头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型腔面、第一内浇道面和储液槽位置相对;所述的上模与所述的下模合模时,所述的第二型腔面和所述的第一型腔面上下围成型腔,所述的第二内浇道面和所述的第一内浇道面上下围成内浇道,所述的内浇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型腔和所述的储液槽相通,所述的挤压冲头伸入所述的储液槽内;安装后,所述的上模和所述的下模分别安装在液压机或立式挤压铸造机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型腔面、第一内浇道面、储液槽、第二型腔面、第二内浇道面和挤压冲头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多个,从而所述的型腔和所述的内浇道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槽设于所述的第一型腔面的外侧和/或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槽的数量为多个时,挤压铸造前,各个所述的储液槽内所装的液态或半固态金属的成份相同或不同。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铸造模具实施的挤压铸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开模浇注预热上模和下模,在开模状态下,将液态或半固态金属定量浇注至储液槽内;2)合模挤压启动液压机或立式挤压铸造机,令上模下行,并完成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霖,齐丕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瑞时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