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中的烃类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尾气中的烃类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气相聚乙烯工艺,排放气回收系统采用传统压缩/冷凝工艺,不能将尾气中所有的乙烯、1
‑
丁烯和异戊烷都冷凝下来,尾气中仍含有少量烃类组分排放至火炬,不仅造成了物料的浪费,而且经火炬焚烧后对环境也有一定污染。
[0003]目前同类装置采用膜渗透技术回收尾气中的乙烯、1
‑
丁烯和异戊烷,由于膜技术的局限性,回收率低于80%,占地面积大,工艺操作过程中使用动设备,膜片更换频繁,维护费用较高,公用工程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中烃类回收系统,以便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尾气中烃类回收系统,包括:
[0007]缓冲箱,其入口和高压分液罐的气相出口连通;
[0008]第一加热器,其入口与所述缓冲箱的出口连通;
[0009]冷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中的烃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箱,其入口和高压分液罐的气相出口连通;第一加热器,其入口与所述缓冲箱的出口连通;冷箱,其内设置有多组循环管,第一组循环管的入口和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出口连通;第一气液分离罐,其入口与第一组循环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的液相出口与反应器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的气相出口与第二组循环管的入口连通;第二气液分离罐,其入口与所述第二组循环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罐的液相出口与烯烃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罐的气相出口与第三组循环管的入口连通;膨胀单元,其入口与所述第三组循环管的出口连通,其出口与第四组循环管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四组循环管的出口与火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胜,孙鹏飞,韦鹏,张克强,徐照,
申请(专利权)人: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