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19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包含光源壳体,在光源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基板、交直流转换电源、直流蓄能电源及激光发生模块,在光源壳体外部设置有交直流转化电源接口、直流蓄能电源充接口及激光光源控制接口;交直流转换电源、直流蓄能电源及激光发生模块均设置在固定基板上,且交直流转换电源分别与交直流转换电源及激光发生模块电连接,直流蓄能电源分别与直流蓄能电源充接口及激光发生模块电连接,激光发生模块与激光光源控制接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使用方便,无需外置水冷机;输出功率高、光斑大、除冰效率高;输出功率密度适中,不损伤基材;可形成良好的体吸收效应,适应寒冷环境连续工作。环境连续工作。环境连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光源,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

技术介绍

[0002]寒冷的冬季,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在湿度较大的地方便会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塔、高空基站、风电叶片等电力设备上形成覆冰,风速较高时覆冰往往会很多很重对电力设备的运行产生安全隐患、降低输电/发电效率。在我国发电/输电主要在西北部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结冰情况比较严重;东南沿海地区虽然冬季结冰时间短,但是其湿度往往比较大也容易在电力设施上形成覆冰。因此,及时去除电力设施设备上的覆冰,对保障冬季时的用电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常见的除冰手段主要有:电热除冰、化学除冰、机械除冰等;其中,电热除冰、机械除冰,通过要求输电设备必须停止供电;而化学除冰则存在化学制剂碰洒和涂抹困难,对于架空的线缆接触面积太小基本去除不了覆冰的目的。另外,很多的输电设备通常都设置在陡峭的山涧、山坡、悬崖等道路环境很差的地方,而且电力设施如高压线塔一般都很高,采用机械除冰不仅难度大而且速度慢,采用化学除冰化学制剂碰洒和涂抹存在很大的困难。而激光以其无接触作用、远距离操作、方向性好、功率和光斑大小灵活可调等特点,可以实现不断电除冰、无需人员设备爬上爬下、可自动化编程、精准可控节约能源等优势,成为了目前比较适合电力设施设备除冰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0004]一套完整的激光除冰系统主要由:冷却系统、电源系统、激光光源、准直调节系统、跟踪扫描系统、综合控制系统以及载具系统组成;其中,激光光源是整个激光除冰系统的核心,其他所有的子系统都要围绕激光光源进行匹配的配置,决定着整个除冰系统的效率、成本、配置及使用方式等;由此可知,研究一种除冰效率高、配置简单、使用方便,适应寒冷环境可连续工作的激光光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包含光源壳体,在所述光源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基板、交直流转换电源、直流蓄能电源及激光发生模块,在所述光源壳体外部设置有交直流转化电源接口、直流蓄能电源充接口及激光光源控制接口;所述交直流转换电源、直流蓄能电源及激光发生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所述交直流转换电源分别与所述交直流转换电源及激光发生模块电连接,所述直流蓄能电源分别与所述直流蓄能电源充接口及激光发生模块电连接,所述激光发生模块与激光光源控制接口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的一端设置有激光发生模块进风口,在所述激光发
生模块的另一端设置有激光发生模块出风口,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防尘网,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口防尘网。
[0008]进一步,在所述进风口防尘网及出风口防尘网上均还布置有加热电阻丝。
[0009]进一步,所述进风口防尘网及出风口防尘网均固设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分别与开设在光源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应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包含风冷散热腔体、总控制模块、光路系统模块、柔性传输铠缆、风冷激光输出头、直流驱动控制模块和散热风扇;所述总控制模块、光路系统模块、直流驱动控制模块和散热风扇均固设在所述风冷散热腔体上,且总控制模块分别与直流驱动控制模块、散热风扇、交直流转换电源及直流蓄能电源电连接,直流驱动控制模块与光路系统模块电连接,光路系统模块通过柔性传输铠缆与风冷激光输出头相连。
[0011]进一步,所述散热风扇的数量为3~8个,且并排固定在风冷散热腔体的散热口处。
[0012]进一步,所述光路系统模块包含左泵浦源阵列、右泵浦源阵列、左泵浦源阵列合束器、右泵浦源阵列合束器、中红外种子源、光功率放大器及剥模器;
[0013]所述左泵浦源阵列与所述左泵浦源阵列合束器相连,所述左泵浦源阵列用于输出多束泵浦光至左泵浦源阵列合束器,所述左泵浦源阵列合束器用于将左泵浦源阵列输出的多束泵浦光合成一束泵浦光之后从左端输入至光功率放大器中;
[0014]所述右泵浦源阵列与所述右泵浦源阵列合束器相连,所述右泵浦源阵列用于输出多束泵浦光至右泵浦源阵列合束器,所述右泵浦源阵列合束器用于将右泵浦源阵列输出的多束泵浦光合成一束泵浦光之后从右端输入至光功率放大器中;
[0015]所述光功率放大器分别与所述左泵浦源阵列合束器、右泵浦源阵列合束器、中红外种子源及剥模器相连,光功率放大器用于在左、右输入的泵浦光的激励作用下,将中红外种子源输出的低功率中红外种子光放大至百瓦级别,然后再输入至剥模器中;
[0016]所述剥模器用于将光功率放大器输出的激光进行滤除超大发散角后,再通过柔性传输铠缆传输至激光输出头,并由激光输出头最终输出。
[0017]进一步,所述左泵浦源阵列及右泵浦源阵列均分别包含有6~18个风冷泵浦源,且每个风冷泵浦源输出的泵浦光功率在10W~30W之间。
[0018]进一步,所述中红外种子源输出的中红外种子光波长在1.5~2.1μm之间。
[0019]进一步,所述中红外种子源输出的中红外种子光功率在0.2~2W之间,所述光功率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在50~200之间。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有:1)使用方便,无需外置水冷机,成本低廉;2)输出功率高、光斑大、除冰效率高;3)输出功率密度适中,不损伤基材;4)可脉冲输出激光,进行热应力除冰;5)可适应寒冷环境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风冷激光光源一种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视角图;
[0022]图2为图1中光源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图;
[0023]图3为图1中光源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光源实施例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5]图5为激光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光路系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光源壳体;2、固定基板;3、交直流转换电源;4、直流蓄能电源;5、激光发生模块;5.1、风冷散热腔体;5.2、总控制模块;5.3、光路系统模块;5.3a、左泵浦源阵列;5.3b、右泵浦源阵列;5.3c、左泵浦源阵列合束器;5.3d、右泵浦源阵列合束器;5.3e、中红外种子源;5.3f、光功率放大器;5.3g、剥模器;5.4、柔性传输铠缆;5.5、风冷激光输出头;5.6、直流驱动控制模块;5.7、散热风扇;6、交直流转化电源接口;7、直流蓄能电源充接口;8、激光光源控制接口;9、进风口防尘网;10、出风口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是如何实施的。
[0029]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包含光源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源壳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基板(2)、交直流转换电源(3)、直流蓄能电源(4)及激光发生模块(5),在所述光源壳体(1)外部设置有交直流转化电源接口(6)、直流蓄能电源充接口(7)及激光光源控制接口(8);所述交直流转换电源(3)、直流蓄能电源(4)及激光发生模块(5)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基板(2)上,且所述交直流转换电源(3)分别与所述交直流转化电源接口(6)及激光发生模块(5)电连接,所述直流蓄能电源(4)分别与所述直流蓄能电源充接口(7)及激光发生模块(5)电连接,所述激光发生模块(5)与激光光源控制接口(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5)的一端设置有激光发生模块进风口,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5)的另一端设置有激光发生模块出风口,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防尘网(9),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口防尘网(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口防尘网(9)及出风口防尘网(10)上均还布置有加热电阻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防尘网(9)及出风口防尘网(10)均固设在所述固定基板(2)上,且分别与开设在光源壳体(1)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模块(5)包含风冷散热腔体(5.1)、总控制模块(5.2)、光路系统模块(5.3)、柔性传输铠缆(5.4)、风冷激光输出头(5.5)、直流驱动控制模块(5.6)和散热风扇(5.7);所述总控制模块(5.2)、光路系统模块(5.3)、直流驱动控制模块(5.6)和散热风扇(5.7)均固设在所述风冷散热腔体(5.1)上,且总控制模块(5.2)分别与直流驱动控制模块(5.6)、散热风扇(5.7)、交直流转换电源(3)及直流蓄能电源(4)电连接,直流驱动控制模块(5.6)与光路系统模块(5.3)电连接,光路系统模块(5.3)通过柔性传输铠缆(5.4)与风冷激光输出头(5.5)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合激光除冰用的高功率单谐振腔风冷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湛欢刘梅丁铮陈建王亦军汤磊辛志文陈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宝宇武汉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