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302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是将桐花树种子播种于苗圃中的基质中,然后用盐度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的木本植物群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湿地植被类型,为鸟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在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沿海湿地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桐花树,又称蜡烛果(Aegiceras corniculatum(Linn.)Blanco)是紫金牛科、蜡烛果属灌木或小乔木生于海边潮水涨落的污泥滩上,为红树林组成树种之一。
[0003]桐花树生长环境受海水周期性淹浸,通常日均淹水时间不超过11小时,耐盐性较好,耐盐范围约为1
‰‑
30

,海水盐度超过30

,桐花树就无法健康生长,海水盐度介于15
‰‑
30

生长较缓慢,盐度介于1
‰‑
15

之间,桐花树生长较迅速,但是又不适宜在中高盐度地区种植。因此,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苗木成为目前海水中高盐度地区红树林造林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桐花树的繁殖方式主要是种子(隐胎生胚轴)繁殖,种子在中低盐度(1
‰‑
15

)以下从种子生长到大苗(苗木株高0.8m

1.2m,冠幅40cm

60cm)的速度比较快,例如大苗低盐度(≤5

)条件下大约需要1.5年,中盐度(5
‰‑
15

)条件需2年左右,而这种中低盐度桐花树苗木移栽到中高盐度(15
‰‑
30

)地区成活率低于3成。中高盐度(15
‰‑
30

)地区培育桐花树苗木移栽至中高盐度地区苗木成活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中高盐度地区苗木达到大苗规格需要3.5

4年,很难满足桐花树造林需求。CN104996260A公开了一种高盐度沙质养殖塘红树林造林方法,其是将高盐度沙质的养殖塘改造成具有连续高程梯度变化的块状和岛屿状滩地,使其达到红树林生长所需的水深条件,创造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环境;在整地后形成的滩面上种植红树林,中间有水道潮沟的搭配。但是这种方法适宜红树林造林,并不适合桐花树苗木的繁育。
[0005]因此,如何既能快速繁育桐花树大苗,又能使其移栽到桐花树天然生长的中高盐度区域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快速繁育桐花树大苗,又能使其移栽到桐花树天然生长的中高盐度区域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的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其是将桐花树种子播种于苗圃中的基质中,然后用盐度15
‰‑
25

的海水对苗圃中的基质进行淹水,每天淹水时间控制在8

10小时,海水淹浸4~5天后将圃地内海水排干,再引入淡水对苗圃中的基质进行淹水,再排干,如此循环操作,直至获得桐花树苗。
[0008]优选,将桐花树种子播种于营养袋的基质中,营养袋置放于苗圃中,然后用盐度15
‰‑
25

的海水对苗圃进行淹水,每天淹水时间控制在8

10小时,海水淹浸4~5天后将圃
地内海水排干,再引入淡水对苗圃进行淹水2~3天,再排干,如此循环操作;
[0009]待长至30cm

40cm高的时候,得到桐花树幼苗,将幼苗去除营养袋移栽到装有基质的无纺布袋内,然后用盐度15
‰‑
25

的海水对苗圃进行淹水,每天淹水时间控制在8

10小时,海水淹浸4~5天后将圃地内海水排干,再引入淡水对苗圃进行淹水2~3天,如此循环操作;
[0010]培育得到桐花树大苗,达到株高0.8m

1.2m和冠幅40cm

60cm要求即可出圃。
[0011]所述的引入淡水对苗圃中的基质进行淹水是淹水2~3天。
[0012]所述的基质是海沙、海泥或者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海泥30

70份、草木灰10

50份、蛭石10~12份、土壤疏松剂5~8份、辛硫磷4~5份,将各成分混合均匀即得基质。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基质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海泥35份、草木灰15份、蛭石12份、土壤疏松剂8份、辛硫磷4份,将各成分混合均匀即得基质。
[0014]所述的桐花树种子是在采集无虫害病害的成熟桐花树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

3小时,然后浸泡在质量比1:5000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分钟,得到桐花树种子。
[0015]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既能快速(18

24个月)的繁育出大苗,又能使其移栽到桐花树天然生长的区域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有利的解决了桐花树树苗繁殖时候的时间与成活率冲突的问题,为红树林的恢复提供了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7]以下实施例使用的土壤疏松剂是由三聚磷酸钠和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按质量比4:3混合组成;所述的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是将木质素磺酸钠溶于水中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加热至95℃,恒温保持35min后加入丙二胺,所述丙二胺的添加量是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总体积的50%,接着滴加戊二醛,所述戊二醛的添加量是丙二胺总体积的85%,在温度为80℃反应2h,得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溶液;将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溶液用无水乙醇进行抽提,得抽提物,用石油醚洗涤抽提物,洗涤后进行冷冻干燥,所述冷冻干燥的条件为:

6℃预冻2h,接着在真空度为0.06mPa,温度为

18℃冷冻18h,即得改性木质素磺酸钠。
[0018]实施例1
[0019]1、圃地建设:(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滨海废弃养殖塘)育苗圃与海连通,四周起垄,并设水闸控水,苗圃地起垄作为苗床,苗床宽度1.5m

2m,长度约20m

30m,垄间排水道宽度约20cm

30cm。育苗圃附近挖一个水塘,储存雨水等淡水,水塘与苗圃地用管道连通。
[0020]2、在桐花树天然林(海水盐度约为20
‰‑
25

)内采集无虫害病害的成熟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

3小时,然后浸泡在按质量比1:5000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分钟,消毒完成后即可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培育耐盐桐花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桐花树种子播种于苗圃中的基质中,然后用盐度15
‰‑
25

的海水对苗圃中的基质进行淹水,每天淹水时间控制在8

10小时,海水淹浸4~5天后将圃地内海水排干,再引入淡水对苗圃中的基质进行淹水,再排干,如此循环操作,直至获得桐花树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桐花树种子播种于营养袋的基质中,营养袋置放于苗圃中,然后用盐度15
‰‑
25

的海水对苗圃进行淹水,每天淹水时间控制在8

10小时,海水淹浸4~5天后将圃地内海水排干,再引入淡水对苗圃进行淹水2~3天,再排干,如此循环操作;待长至30cm

40cm高的时候,得到桐花树幼苗,将幼苗去除营养袋移栽到装有基质的无纺布袋内,然后用盐度15
‰‑
25

的海水对苗圃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功桃熊晴帆孙争争丁萍兴吴文杰吴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