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02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属于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内芯,内芯由外向里依次包括石墨烯纤维层、夹层、鹅绒层,夹层位于石墨烯纤维层和鹅绒层之间;外套,外套套设在内芯外,外套上设有拉链,拉链用于外套从内芯上拆解;外套包括外套里层和外套外层,外套里层为石墨烯纤维层,外套外层为真丝纤维层,外套上均匀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贯穿外套里层和外套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羽绒被不易清理和容易滋生霉菌的问题。被不易清理和容易滋生霉菌的问题。被不易清理和容易滋生霉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


[0001]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科研人员发现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而人类细胞却不会受损。利用石墨烯的抗菌抑菌的这一特性可以生产抗菌服装、床上用品等。
[0003]羽绒被是消费者保暖床上用品的最好选择,羽绒被由被芯和外套组成。被芯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羽绒是很好的天然保暖材料,具有质轻,柔软,保温性好等优点,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现有技术中羽绒被由于羽绒的动物性蛋白质纤维利于细菌附着,羽绒上容易滋生霉菌,且羽绒被还存在不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羽绒被不易清理和容易滋生霉菌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包括:
[0007]内芯,所述内芯由外向里依次包括石墨烯纤维层、夹层、鹅绒层,所述夹层位于石墨烯纤维层和鹅绒层之间;
[0008]外套,所述外套套设在内芯外,所述外套上设有拉链,所述拉链用于外套从内芯上拆解;
[0009]所述外套包括外套里层和外套外层,所述外套里层为石墨烯纤维层,所述外套外层为真丝纤维层。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套上均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贯穿外套里层和外套外层。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2至3毫米,所述两个透气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毫米。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套里层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所述外套外层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鹅绒层的厚度为25毫米,所述夹层的厚度不
超过2毫米,所述石墨烯纤维层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层为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的长度和宽度与鹅绒层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所述弹性纤维层的厚度为1毫米。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层为纯棉纤维层,所述纯棉纤维层的厚度为5毫米。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拉链缝制在外套的边缘,所述拉链为口字型。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外套套设在内芯外,外套上设有拉链,拉链用于外套从内芯上拆解,方便羽绒被内芯清理和方便羽绒被外套清理洗和更换;外套里层为石墨烯纤维层且内芯最外层设置石墨烯纤维层,石墨烯纤维层具有的抗菌抑菌作用,抗菌效果佳,有效避免外套和内芯上滋生霉菌;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羽绒被不易清理和容易滋生霉菌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内芯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外套剖视图。
[0025]符号说明:1、内芯;2、外套;3、拉链;4、石墨烯纤维层;5、夹层;6、鹅绒层;7、外套里层;8、外套外层;9、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包括:内芯1,内芯1由外向里依次包括石墨烯纤维层4、夹层5、鹅绒层6,夹层5位于石墨烯纤维层和鹅绒层6之间,如图3所示;外套2,外套2套设在内芯1外,外套2上设有拉链3,拉链3用于外套从内芯上拆解,如图4所示;外套2包括外套里层7和外套外层8,外套里层7为石墨烯纤维层4,外套外层8为真丝纤维层。外套套设在内芯外,外套上设有拉链,拉链用于外套从内芯上拆解,方便羽绒被内芯清理和方便羽绒被外套清理洗和更换;外套里层为石墨烯纤维层且内芯最外层设置石墨烯纤维层,石墨烯纤维层具有的抗菌抑菌作用,抗菌效果佳,有效避免外套和内芯上滋生霉菌。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外套2上均匀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9贯穿外套里层7和外套外层8。透气孔9的直径为2至3毫米,两个透气孔9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毫米。透气孔9提高外套2和内芯1之间的透气性。
[00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外套里层7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外套外层8的厚度
不超过1毫米。鹅绒层6的厚度为25毫米,夹层5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石墨烯纤维层4的厚度不超过1毫米。
[00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夹层5为弹性纤维层,弹性纤维层的长度和宽度与鹅绒层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弹性纤维层的厚度为1毫米,优化羽绒被整体结构,提高羽绒被舒适度。
[003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夹层5为纯棉纤维层,提升羽绒被舒适度,纯棉纤维层的厚度为5毫米,纯棉纤维层可以吸收部分水分。
[00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拉链3缝制在外套2的边缘,拉链3为口字型。拉链3设置在外套2的四个边缘,使用拉链3方便外套2从内芯1上拆解。
[00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1),所述内芯(1)由外向里依次包括石墨烯纤维层(4)、夹层(5)、鹅绒层(6),所述夹层(5)位于石墨烯纤维层和鹅绒层(6)之间;外套(2),所述外套(2)套设在内芯(1)外,所述外套(2)上设有拉链(3),所述拉链(3)用于外套从内芯上拆解;所述外套(2)包括外套里层(7)和外套外层(8),所述外套里层(7)为石墨烯纤维层(4),所述外套外层(8)为真丝纤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2)上均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9)贯穿外套里层(7)和外套外层(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清理的防霉羽绒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9)的直径为2至3毫米,所述两个透气孔(9)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毫米。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彪戴前进王方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弘鑫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