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8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可以产生吸力的真空吸尘器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的一侧的主体把手及具有与主体把手相应的外观,设置在主体上部,用于安装主体把手的把手安装面,在把手安装面上设有阻挡件,主体把手的一侧设有停止件,通过其相互之间的接触,限制主体把手的转动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在该真空吸尘器中,阻挡件可以通过只具有固定芯的模具进行制造。从而可以降低模具制造费用,而且可以减少模具的故障频度,可以降低模具维修费用和节省维修时间。另外,通过使产品的外观更加美丽,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同时,主体把手安装在主体上时,不需要其他部件,降低了部件数,减少组装工序以及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真空吸尘器的专利技术,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采用没有砍口,可以只用简单的模具——固定芯成型阻挡件的结构。
技术介绍
参照图1对普通真空吸尘器进行说明。普通的真空吸尘器包括主体30、连接管16、伸缩管12及吸嘴10。主体30内设有可以产生吸力的吸入装置(图略),连接管16由柔软材料制成,并与主体30连通。伸缩管12与连接管16连通,其长度可以被调节。吸嘴10设置在伸缩管12的端部,用于吸入含有异物的空气。主体30的外侧形成有主体把手50、导向肋72、组装槽74。在移动吸尘器时,主体把手50供使用者把握吸尘器主体30,导向肋72用于把主体把手50固定在主体30的一侧,组装孔74贯穿形成在导向肋72的中心方向上,起着主体把手50的转轴作用。导向肋72的一侧形成有阻挡件70,阻挡件70是与模具的开闭方向垂直贯穿形成,具有“)”状的砍口U。为了形成阻挡件70,在模具内部必须要使用滑动芯S。图2为普通注塑成形件中的砍口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图2的砍口的滑动芯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砍口U是指不能只利用注塑机模具开闭方向上的往返直线运动取出成形件的凹陷部位。为了成型砍口,必须要在模具内部设置滑动芯S。滑动芯的滑动方向与模具的往返直线运动方向相垂直。下面,对滑动芯S的构成和作用,进行简单的说明。用于形成砍口U的模具,大体上用可以上下一定的移动模具M和不进行移动的固定模具F。移动模具M的两端部包括倾斜面,具有向下突出组装的倾斜块B。另外,固定模具F的上部具有滑动芯S,滑动芯S具有与倾斜块B的倾斜角对应的倾斜角。滑动芯S的下部还设有弹性部E。接触外力后,弹性部E让滑动芯S回复原位。具有上述结构的模具,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移动模具M向垂直下方移动,移动模具M移动时,移动模具M两端部的倾斜块B也向下方移动。倾斜块B向下移动时,会与滑动芯S的倾斜面接触。倾斜块B向下移动时,滑动芯S向内侧滑动,聚拢在一起,而具有砍口结构的滑动芯S的内侧面可以形成成形件P的砍口U。成型结束后,移动模具M向上移动,而滑动芯S在弹性部E的作用下,会回复原位,从而结束具有砍口U的成形件P的成型。为了满足各种功能,大部分注塑成形件的形状呈复杂化的趋势。因此,滑动芯S的适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但是,采用滑动芯S时,会导致成型周期加长,使模具结构复杂,频繁地出现产品外观不良和模具故障。因此,设计者进行设计时通常把滑动芯的数量降低到最少程度。主体30的内部设有吸入装置(图略)和过滤装置(图略),吸入装置通过形成真空,产生吸力,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吸入空气中的异物。主体30底部的外侧,设有一对轮子40,轮子40用于移动主体30。主体把手50的两端部内侧的凸缘54的内径大于导向肋72的外径,凸缘54环抱导向肋72的外围面,凸缘54以环抱导向肋72的方式与之结合后,两者具有相同的中轴,可以进行转动。另外,凸缘54的外侧形成有突出的凸起52,与阻挡件70的两端部接触。凸起52限制主体把手50的转动角度。因此,凸起52的外围面长度小于阻挡件70的长度。凸起52要具有可以插放在阻挡件70的结构,因此,凸起52的厚度尺寸小于阻挡件70的宽度尺寸为宜。主体把手50的凸起52和凸缘54分别与主体30的阻挡件70和导向肋72结合后,主体把手50可以转动。但是,主体把手50并没有固定在主体30,因此,有可能从主体30脱离。为了防止主体把手50从主体30脱离,设置结合部盖60。结合部盖60包括结合部62、挂钩部64。结合部62从结合部盖60的内侧面垂直延伸形成。挂钩部64具有箭头形状,形成在结合部62的端部,防止主体把手50从主体30脱离。下面,对真空吸尘器的作用进行说明。主体30内部产生吸力,在吸力的作用下,吸嘴10从清洁领域吸入含有异物的空气,空气通过伸缩管12、连接管16,流入主体30内部,主体30内部的过滤装置(图略)过滤空气中的异物,使干净空气排向外部。需要搬动使用状态的真空吸尘器时,握住连接管16的把手14,拉向目标位置。即,移动的过程中存在不是平面的台阶或门槛时,使用者把握主体30的主体把手50后,上提真空吸尘器,进行搬动。另外,真空吸尘器使用完毕后,把真空吸尘器保存到保存位置时,也会使用主体把手50。下面,对主体30和主体把手50的结合过程进行说明。首先,把主体把手50的两端部拉开一定幅度后,对齐凸缘54和导向肋72的中心,导向肋72和凸缘54的中心对齐后,调整主体把手50的角度,以便插入阻挡件70的凸起52。调整好角度后接触对主体把手50两侧端部的作用力。接触主体把手50两端部的作用力后,原先张开着的主体把手50两端部,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来形状,导向肋72被插入到凸缘54中,使主体把手50可以以组装孔74为中心转动。凸起52插入在阻挡件70中,与阻挡件70的两端部相互冲突,限制主体把手50的转动角度。但是,在这种结合状态下,主体把手50还是有可能从主体30脱离。因此,还需要设置结合部盖60,防止主体把手50从主体30脱离。为了把结合部盖60组装在主体30上,先使结合部盖60上的结合部62朝向主体30后,在组装孔74中,插入结合部62。结合部62端部的挂钩部64,被插入到组装孔74中,与导向肋72的内侧面相互作用,结合部62会弯向结合部盖60的中心方向。结合部62完全插入到结合孔74内部后,结合部62在弹性的作用下会回复原位,挂钩部64被挂在主体30的内部,使主体把手50完全结合在主体30上。主体把手50与主体30完全结合后,主体把手可以以组装孔74为中心进行转动。主体把手50转动到某一角度时,凸起52和阻挡件70相互接触,限制转动角度。除非挂钩部64被非常强的外力破损,主体把手50一般不会从主体30脱离。但是,传统技术的真空吸尘器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形成具有砍口的阻挡件70,必须在模具内设置滑动芯。因此,会出现频繁的外观不良。而且,还经常出现模具坏损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真空吸尘器中采用一种阻挡件,在不采用滑动芯的条件下,只通过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固定芯成型阻挡件的真空吸尘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可以产生吸力的真空吸尘器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的一侧并供使用者手提的主体把手及具有与主体把手相应的外观,设置在主体上部,用于安装主体把手的把手安装面,其中在把手安装面上设有阻挡件,主体把手的一侧设有停止件,通过其相互之间的接触,限制主体把手的转动范围。所述主体把手的两端部设有转轴,转轴插入在主体的一侧,防止主体把手从主体脱离,并用作主体把手的转动中心。所述主体的侧面,贯穿设置组装孔,组装孔具有与转轴的外径相应的大小,可旋转地支撑转轴。所述阻挡件从把手安装面的的底面向上突出设置。所述阻挡件的突出方向与形成主体时的模具开闭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该真空吸尘器中,阻挡件可以通过只具有固定芯的模具进行制造。从而可以降低模具制造费用,而且可以减少模具的故障频度,可以降低模具维修费用和节省维修时间。另外,通过使产品的外观更加美丽,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同时,主体把手安装在主体上时,不需要其他部件,降低了部件数,减少组装工序以及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真空吸尘器主体把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可以产生吸力的真空吸尘器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的一侧并供使用者手提的主体把手及具有与主体把手相应的外观,设置在主体上部,用于安装主体把手的把手安装面,其特征是:在把手安装面(230)上设有阻挡件(210),主体 把手(300)的一侧设有停止件(420),通过其相互之间的接触,限制主体把手(300)的转动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可以产生吸力的真空吸尘器主体、可转动地连接在主体的一侧并供使用者手提的主体把手及具有与主体把手相应的外观,设置在主体上部,用于安装主体把手的把手安装面,其特征是在把手安装面(230)上设有阻挡件(210),主体把手(300)的一侧设有停止件(420),通过其相互之间的接触,限制主体把手(300)的转动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主体把手300的两端部设有转轴(410),转轴(410)插入在主体(100)的一侧,防止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允锡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