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54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设有连通包体内腔与外侧空间的主开口,所述包体内设有防水袋,所述包体设有连通所述防水袋内腔与包体外侧空间的防水袋袋口,所述包体设有用于开合所述防水袋袋口的防水袋拉链,所述包体设有连通防水袋内腔与包体外侧空间的透气孔。本申请具可减少湿衣物的异味在防水袋内残留影响手提包使用体验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


[0001]本申请涉及箱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

技术介绍

[0002]包包,即手袋箱包,包括钱包、手拿包、拎包、背包、挎包、拖包等等,人们日常出行中用来携带物品的重要器物,不仅用于存放个人用品,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经济状况乃至性格等等。
[0003]人们外出运动时,通常需要使用手提包来携带待更换的衣物、随身物品和运动器材,经过运动后,人们的汗水湿透衣物,需要将湿衣物换下放入包中。为防止湿衣物沾湿包内的其他物品,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包内设有置物区和湿物区,使湿衣物与其他物品分离。但是因为湿衣物带有汗水和人体代谢的产物,具有异味,并且湿衣物放置于包内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散发出更多异味,异味大量积蓄残留易影响包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湿衣物放置在包包内散发并残留异味影响包包的使用体验,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设有连通包体内腔与外侧空间的主开口,所述包体内设有防水袋,所述包体设有连通所述防水袋内腔与包体外侧空间的防水袋袋口,所述包体设有用于开合所述防水袋袋口的防水袋拉链,所述包体设有连通防水袋内腔与包体外侧空间的透气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湿衣物放入防水袋并拉上防水袋拉链后,湿衣物位于防水袋与包体内壁构成的空间内,湿衣物在防水袋内散发出的异味可通过透气孔向外散发,以减少造成异味的物质在防水袋内积蓄,从而减少湿衣物取出后在防水袋内残留的异味,进而减少异味对包的使用体验。
[0008]可选的,所述透气孔设为至少两个。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设为两个的情况下,当防水袋内的空气与外侧空间进行空气流通时,其中一个透气孔进气,另一个透气孔出气,使两个透气孔以及湿衣物之间的缝隙形成空气的通路,有利于提升防水袋的透气效率,从而有利于抑制厌氧细菌的滋生,进而减少厌氧细菌滋生产生的异味。
[0010]可选的,所述防水袋内侧设有笼形件,所述笼形件抵接所述包体的两个所述透气孔所在的内壁,所述笼形件靠近所述透气孔的一侧同时覆盖两个所述透气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笼形件占据防水带内一定的空间,且笼形件内外空气流通时所受阻碍极小,并且因为笼形件靠近透气孔的一侧同时覆盖两个透气孔,使透气孔不易受到湿衣物的遮挡,更使透气孔与笼形件所占据的空间可进行快速的空气流通,从而大
大提升防水袋与包体外侧空间的空气流通效率,进而可以进一步加速带走防水袋内的异味和水汽,以及进一步抑制防水袋内的厌氧细菌的滋生。
[0012]可选的,所述包体的所述透气孔所在侧的侧壁设有抱紧所述笼形件的弹性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带抱紧笼形件,以限制笼形件的位移,从而使笼形件保持靠近透气孔的位置。
[0014]可选的,所述弹性带设为两条,两条所述弹性带纵横交错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条弹性带抱紧笼形件时,笼形件在贴紧包体内壁的情况下,可沿垂直于该弹性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脱出该弹性带的束缚,而通过使另一条与该弹性带纵横交错设置的弹性带抱紧笼形件,可进一步限制住笼形件的位移,从而使笼形件在防水袋内的位置更为稳定。
[0016]可选的,所述防水袋内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设有通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携带手提包行走时,位于防水袋内的物品可随走动的步幅起落发生相互碰撞,此时包体内的物品和防水袋内的湿衣物均可对弹性气囊产生碰撞挤压作用,弹性气囊内的空气在受挤压时通过通孔向外吹气,由于包体内的物品和湿衣物可随走动的步幅起落持续进行小幅位移,使弹性气囊可在弹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恢复,弹性气囊形变恢复时,可吸入防水袋内的空气,弹性气囊吹气和吸气均可促进防水袋与包体外侧空间的空气流通。
[0018]可选的,所述防水袋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弹性气囊的网布袋。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布袋可对弹性气囊进行限位,使弹性气囊不易从防水袋内掉出、遗失;网布袋具有透气性能,且网布袋具有一定的厚度,有利于尽量避免湿衣物贴合并封堵通孔的情况。
[0020]可选的,所述弹性气囊呈圆柱形,所述通孔设为多个,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弹性气囊的周向均匀分布。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气囊呈圆柱形,使弹性气囊沿径向的各个方向受碰撞时发生的弹性变形的能力较为接近,从而尽可能增大弹性气囊受物品碰撞时发生弹性变形的概率;通孔沿弹性气囊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利于提升通孔与防水袋内的湿衣物的间隙连通的概率。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当湿衣物放入防水袋并拉上防水袋拉链后,湿衣物位于防水袋与包体内壁构成的空间内,湿衣物在防水袋内散发出的异味可通过透气孔向外散发,以减少造成异味的物质在防水袋内积蓄,从而减少湿衣物取出后在防水袋内残留的异味,进而减少异味对包的使用体验;
[0024]两个透气孔与笼形件所占据的空间可进行快速的空气流通,从而大大提升防水袋与包体外侧空间的空气流通效率,进而可以进一步加速带走防水袋内的异味和水汽,以及进一步抑制防水袋内的厌氧细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防水袋袋口袋口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防水袋内侧结构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包体;11、主开口;12、防水袋袋口;13、透气孔;2、包带;3、主拉链;4、防水袋拉链;5、防水袋;6、笼形件;7、弹性带;8、弹性气囊;81、通孔;9、网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参照图1,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包括筒形结构的包体1和位于包体1外侧的包带2,包体1使用时长轴沿水平方向。包体1开设有连通包体1内腔与外侧空间的主开口11,包体1上侧设有用于开合主开口11的主拉链3,包体1内设有防水袋5,防水袋5连接包体1一端的侧壁,包体1连接防水袋5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防水袋5内腔与包体1外侧空间的防水袋袋口12,包体1设有用于开合防水袋袋口12的防水袋拉链4。
[0030]参照图1,包体1连接防水袋5的侧壁开设有两个连通防水袋5内腔与包体1外侧空间的透气孔13;两个透气孔13位于包体1的下部。防水袋5用于放置运动后汗湿的衣物,湿衣物产生的异味可通过透气孔13向外散发。
[0031]参照图2,防水袋5内靠近透气孔13的一侧设有笼形件6,笼形件6可以由金属丝编织或焊接制成,也可为塑料注塑件;在另一实施例中,笼形件6还可用表面布满孔洞的壳体件代替。笼形件6抵接包体1的两个透气孔13所在的内壁,笼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包括包体(1),所述包体(1)设有连通包体(1)内腔与外侧空间的主开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内设有防水袋(5),所述包体(1)设有连通所述防水袋(5)内腔与包体(1)外侧空间的防水袋袋口(12),所述包体(1)设有用于开合所述防水袋袋口(12)的防水袋拉链(4),所述包体(1)设有连通防水袋(5)内腔与包体(1)外侧空间的透气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3)设为至少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运动手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袋(5)内侧设有笼形件(6),所述笼形件(6)抵接所述包体(1)的两个所述透气孔(13)所在的内壁,所述笼形件(6)靠近所述透气孔(13)的一侧同时覆盖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勤嘉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