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环芳族衍生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在发光层中采用多环芳族衍生物作为掺杂剂化合物以及蒽衍生物作为主体化合物的组合,实现了高发光效率、高颜色纯度和显著改善的寿命。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自发光器件,其中从电子注入电极(阴极)注入的电子与从空穴注入电极(阳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以形成激子,激子在释放能量的同时发光。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驱动电压低、亮度高、视角大和响应时间短的优点,并且可以应用于全色发光平板显示器。由于这些优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下一代光源而受到关注。
[000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以上特性通过器件的有机层的结构优化来实现,并且由用于有机层的稳定且有效的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和电子阻挡材料)来支持。然而,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开发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层的结构上优化的结构和用于有机电致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由式A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式A]在[式A]中,Q1至Q3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50
芳族烃环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C
50
芳族杂环,Y为单键或选自NR1、CR2R3、O、S和SiR4R5(条件是当Y以复数个存在时,连接基团Y彼此相同或不同),X选自B、P、P=O和P=S,以及R1至R5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
C
30
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C
50
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30
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甲硅烷基、硝基、氰基和卤素,条件是R1至R5中的每一者任选地与环Q1至Q3中的一者或更多者键合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R2和R3任选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以及R4和R5任选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Q1至Q3和R1至R5的限定中的“经取代的”表示经选自以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氘、氰基、卤素、羟基、硝基、C1‑
C
24
烷基、C3‑
C
30
环烷基、C1‑
C
24
卤代烷基、C2‑
C
24
烯基、C2‑
C
24
炔基、C1‑
C
24
杂烷基、C6‑
C
24
芳基、C7‑
C
24
芳基烷基、C7‑
C
24
烷基芳基、C2‑
C
24
杂芳基、C2‑
C
24
杂芳基烷基、C1‑
C
24
烷氧基、C1‑
C
24
烷基氨基、C6‑
C
24
芳基氨基、C1‑
C
24
杂芳基氨基、C1‑
C
24
烷基甲硅烷基、C6‑
C
24
芳基甲硅烷基和C6‑
C
24
芳氧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式A的化合物由式A
‑
1表示:[式A
‑
1]在[式A
‑
1]中,各Z独立地为CR或N,各R独立地选自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
C
30
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C
50
杂芳
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30
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甲硅烷基、硝基、氰基和卤素,条件是所述基团R任选地彼此键合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或者所述基团R中的每一者任选地与相邻取代基连接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以及条件是所述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任选地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杂原子间断,以及X、Y、Q2和Q3如式A中所限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式A
‑
1的化合物由式A
‑
2表示:[式A
‑
2]在[式A
‑
2]中,X、Y和Z如式A
‑
1中所限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式A的化合物由式B
‑
1表示:[式B
‑
1]在[式B
‑
1]中,各Z独立地为CR或N,各R独立地选自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
C
30
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C
50
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30
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甲硅烷基、硝基、氰基和卤素,条件是所述基团R任选地彼此键合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或者所述基团R中的每一者任选地与相邻取代基连接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以及条件是所述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任选地被选自N、S和O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杂原子间断,以及X、Y、Q2和Q3如式A中所限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式B
‑
1的化合物由式B
‑
2表示:[式B
‑
2]
在[式B
‑
2]中,X、Y和Z如式B
‑
1中所限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所述基团R中的至少一者选自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
C
30
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C
50
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C
30
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C
3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C
30
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