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郗江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10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其结构简单,可快速将多个路锥位置移动至其他位置,以更快的设置安全区域,提高便捷性;包括若干路锥以及若干连接件,每组路锥均包括路锥本体、左固定块、左连接杆、左弹簧、左扇形板、左挡板、右固定块、右连接杆、右弹簧、右扇形板和右挡板,左固定块与路锥本体左端连接,左固定块左侧壁设置有左凹槽,左凹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左滑槽,左滑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与左固定块后侧壁连通的左连通孔,左连接杆前端穿过左连通孔、左弹簧然后与左扇形板连接,左扇形板后端处于左滑槽内部,左弹簧两端分别与左扇形板和左滑槽内壁紧密接触,左连接杆后端与左挡板连接。板连接。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

技术介绍

[0002]路锥是指在交通中设置障碍的锥体,目前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改善,公园、剧院、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小区门口或者停车场都会使用到路锥,用来限制车辆的进出以及缓解不必要的交通拥堵。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圈出一个安全区域,需要安放多个路锥,当安全区域需要改变时,需要对多个路锥的位置进行调节,造成调节不便,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其结构简单,可快速将多个路锥位置移动至其他位置,以更快的设置安全区域,提高便捷性。
[0005]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包括若干路锥以及若干连接件,每组所述路锥均包括路锥本体、左固定块、左连接杆、左弹簧、左扇形板、左挡板、右固定块、右连接杆、右弹簧、右扇形板和右挡板,所述左固定块与路锥本体左端连接,左固定块左侧壁设置有左凹槽,左凹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左滑槽,左滑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与左固定块后侧壁连通的左连通孔,左连接杆前端穿过左连通孔、左弹簧然后与左扇形板连接,左扇形板后端处于左滑槽内部,左弹簧两端分别与左扇形板和左滑槽内壁紧密接触,左连接杆后端与左挡板连接,左挡板与左固定块接触,所述右固定块与路锥本体右端连接,右固定块右侧壁设置有右凹槽,右凹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右滑槽,右滑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与右固定块后侧壁连通的右连通孔,右连接杆前端穿过右连通孔、右弹簧然后与右扇形板连接,右扇形板后端处于右滑槽内部,右弹簧两端分别与右扇形板和右滑槽内壁紧密接触,右连接杆后端与右挡板连接,右挡板与右固定块接触,每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左转动杆和右转动杆,左转动杆与右转动杆轴连接,左转动杆后侧壁左端和右转动杆后侧壁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卡槽和右卡槽,右扇形板前端和左扇形板前端分别插入到左卡槽和右卡槽内部,路锥本体底部设置有四组万向轮。
[0006]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还包括左拉环和右拉环,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分别设置有左过渡环和右过渡环,左拉环和右拉环分别穿过左过渡环和右过渡环。
[0007]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左连接杆外侧壁与左连通孔内壁截面形状均为四边形,右连接杆外侧壁与右连通孔内壁截面形状均为四边形。
[0008]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所述左转动杆外侧壁和右凹槽内壁截面形状均为长方形,所述右转动杆外侧壁和左凹槽内壁截面形状均为长方形。
[0009]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路锥本体外侧壁设置有警示贴。
[0010]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每组所述万向轮带有刹车。
[0011]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路锥本体为塑料材质。
[0012]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左转动杆和右转动杆为不锈钢材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正常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多个路锥连接起来,警示贴对行人、驾驶者形成刺激,远离该区域,需要进行移动时,两个使用者分别在多个路锥的头尾两端控制方向,并通过万向轮来移动多个路锥即可,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在细调路锥本体位置形成安全区域,打开刹车,降低路锥发生移动的概率,并且多个路锥连接起来,可降低路锥发生倾倒的可能性,当需要使相邻路锥分离时,用手勾住左拉环和右拉环并向后移动,使左扇形板和右扇形板分别脱离右卡槽和左卡槽,然后拉出左转动杆和右转动杆,本案中,可快速将多个路锥同时移动至合适位置上,然后对区域进行围堵,并且相邻路锥可快速连接和拆卸。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是左固定块、左连接杆、左弹簧、左扇形板、左挡板、右固定块、右连接杆、右弹簧、右扇形板、右挡板、左滑槽、左连通孔、右滑槽、右连通孔、左转动杆、右转动杆、左卡槽、右卡槽、左拉环和左过渡环的连接示意俯视图
[0017]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是左固定块和左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后视图;
[0020]图7是左固定块和右转动杆的连接示意左视图。
[0021]附图中标记:1、路锥本体;2、左固定块;3、左连接杆;4、左弹簧;5、左扇形板;6、左挡板;7、右固定块;8、右连接杆;9、右弹簧;10、右扇形板;11、右挡板;12、左滑槽;13、左连通孔;14、右滑槽;15、右连通孔;16、左转动杆;17、右转动杆;18、左卡槽;19、右卡槽;20、万向轮;21、左拉环;22、左过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包括若干路锥以及若干连接件,每组路锥均包括路锥本体1、左固定块2、左连接杆3、左弹簧4、左扇形板5、左挡板6、右固定块7、右连接杆8、右弹簧9、右扇形板10和右挡板11,左固定块2与路锥本体1左端连接,左固定块2左侧壁设置有左凹槽,左凹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左滑槽12,左滑槽12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与左固定块2后侧壁连通的左连通孔13,左连接杆3前端穿过左连通孔13、左弹簧4然后与左扇形板5连接,左扇形板5后端处于左滑槽12内部,左弹簧4两端分别与左扇形板5和左滑槽12内壁紧密接触,左连接杆3后端与左挡板6连接,左挡板6与左固定块2接触,右固定块7与路锥本体1右端连接,右固定块7右侧壁设置有右凹槽,右凹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右滑槽14,右滑槽14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与右固定块7后侧壁连通的右连通孔15,右连接杆8前端穿过右连通孔15、右弹簧9然后与右扇形板10连接,右扇形板10后端处于右滑槽
14内部,右弹簧9两端分别与右扇形板10和右滑槽14内壁紧密接触,右连接杆8后端与右挡板11连接,右挡板11与右固定块7接触,每组连接件均包括左转动杆16和右转动杆17,左转动杆16与右转动杆17轴连接,左转动杆16后侧壁左端和右转动杆17后侧壁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卡槽18和右卡槽19,右扇形板10前端和左扇形板5前端分别插入到左卡槽18和右卡槽19内部,路锥本体1底部设置有四组万向轮20;连接件将相邻路锥本体1连接起来原理如下,右转动杆17插入到左固定块2内部,左扇形板5截面形状呈扇形,左扇形板5、左连接杆3以及左挡板6在右转动杆17的压力下向后进行移动,左弹簧4被压缩,当右转动杆17完全插入到左凹槽内部时,在左弹簧4弹力作用下,左扇形板5前端插入到右卡槽19内部,左转动杆16插入到右固定块7内部,右扇形板10截面形状呈扇形,右扇形板10、右连接杆8以及右挡板11在左转动杆16的压力下向后进行移动,右弹簧9被压缩,当左转动杆16完全插入到右凹槽内部时,在右弹簧9弹力作用下,右扇形板10前端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放的路锥,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路锥以及若干连接件,每组所述路锥均包括路锥本体(1)、左固定块(2)、左连接杆(3)、左弹簧(4)、左扇形板(5)、左挡板(6)、右固定块(7)、右连接杆(8)、右弹簧(9)、右扇形板(10)和右挡板(11),所述左固定块(2)与路锥本体(1)左端连接,左固定块(2)左侧壁设置有左凹槽,左凹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左滑槽(12),左滑槽(12)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与左固定块(2)后侧壁连通的左连通孔(13),左连接杆(3)前端穿过左连通孔(13)、左弹簧(4)然后与左扇形板(5)连接,左扇形板(5)后端处于左滑槽(12)内部,左弹簧(4)两端分别与左扇形板(5)和左滑槽(12)内壁紧密接触,左连接杆(3)后端与左挡板(6)连接,左挡板(6)与左固定块(2)接触,所述右固定块(7)与路锥本体(1)右端连接,右固定块(7)右侧壁设置有右凹槽,右凹槽内后侧壁设置有右滑槽(14),右滑槽(14)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与右固定块(7)后侧壁连通的右连通孔(15),右连接杆(8)前端穿过右连通孔(15)、右弹簧(9)然后与右扇形板(10)连接,右扇形板(10)后端处于右滑槽(14)内部,右弹簧(9)两端分别与右扇形板(10)和右滑槽(14)内壁紧密接触,右连接杆(8)后端与右挡板(11)连接,右挡板(11)与右固定块(7)接触,每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左转动杆(16)和右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江
申请(专利权)人:郗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