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203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涉及变电站地基加固方法领域。变电站内带电导线及带电设备较多,停电进行变电站地基加固施工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给电网带来安全隐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变电站设备基础承台施工时预留桩孔和预埋锚杆,在基础承台上面布置配重水箱,水箱的底部布置压力传感器,注水配重后,安装静压桩机,通过静压桩机把桩压到位,最后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桩孔,使桩与基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桩便能承受上部荷载,起到地基加固的效果。本方法通过在基础承台上面布置注水配重水箱,保证压桩过程中基础承台不拱起,能有效保障静压桩施工时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方便实现配重增减。方便实现配重增减。方便实现配重增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地基加固施工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扩建施工中,周边带电导线及带电设备较多,针对变电站地基加固的施工情况变得复杂,如果停电施工,不仅被批准的时长较短,而且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隐患,另外,变电站内部空间有限,大型施工设备无法进入,为施工带来不便。
[0003]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可方便地应用于相对较小的空间地基加固,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厂或用于普通建筑物改造工程中的地基加固,但由于变电站内带电设备众多,涉及到变电站所在地的整个社会区域的电力供应,如果出现因施工而发生电网故障,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施工时,相对较小的变电站地基的上拱变形都有可能会导致断电和设备出现故障而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以保障施工时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根据每个设计桩孔位置预压1截预压桩段,变电站设备基础承台施工,每个设计桩孔位置预留桩孔和预埋锚杆;
[0007]2)在基础承台上面布置多个水箱,水箱与每个预留桩孔保持有施工所需的间距;
[0008]3)在每个水箱的底部四角及中心布置压力传感器,并把压力传感器连接到终端配重显示装置;
[0009]4)在水箱中注水作为配重以提供静压桩所需的抗拔力,保证压桩过程中基础承台不会拱起。
[0010]5)根据带电设备及导线的安全带电距离,确定桩段长度;
[0011]6)通过预埋锚杆安装压桩反力架,完成静压桩机的安装;
[0012]7)把桩段吊装到位后静压到位,进行深度及压力值记录;
[0013]8)根据最终设计要求增加若干桩段,把后桩段吊装到位后需与前桩段焊接,并根据需要增加水箱配重;
[0014]9)当压桩力到达1.5倍压桩的设计荷载时,拆除静压桩机,在压桩顶部焊接锚筋;
[0015]10)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桩孔,使桩与基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桩便能承受上部荷载,起到地基加固的效果。
[0016]本方法根据变电站内带电设备及导线的安全带电距离,确定桩段长度,确保搬运
吊装过程中不会触碰设备,提升安全性;通过在基础承台上面布置多个注水配重水箱可方便地增加对基础承台的压力,保证压桩过程中基础承台不拱起,保证静压桩施工时避免对带电设备的影响,能有效保障静压桩施工时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水箱底部布置压力传感器,可方便地根据施工的进度对应地实现配重增减的量化检测,以方便配重增减;采用水作配重,增加及卸载方便快捷、施工便捷、荷载增加可控、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001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预压桩段采用3米桩段。
[001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水箱采用橡胶材质。易携带、可重复利用,成本低。
[001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基础承台的四角布置有所述的水箱,水箱与预留孔距离不小于1米。该位置和距离可方便静压桩施工操作。
[002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步骤4)中,水箱中注水时采用水泵连接透明网纹管注水,水源首先采用因基坑开挖产生的地下水。实现现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成本。
[002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桩孔完成后,水箱中的水作为混凝土养护用水。实现水的综合利用。
[0022]有益效果:本方法根据变电站内带电设备及导线的安全带电距离,确定桩段长度,确保搬运吊装过程中不会触碰设备,提升安全性;通过在基础承台上面布置多个注水配重水箱可方便地增加对基础承台的压力,保证压桩过程中基础承台不拱起,保证静压桩施工时避免对带电设备的影响,能有效保障静压桩施工时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水箱底部布置压力传感器,可方便地根据施工的进度对应地实现配重增减的量化检测,以方便配重增减;采用水作配重,增加及卸载方便快捷、施工便捷、荷载增加可控、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例中桩孔及水箱分布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静压桩机工作示意图。
[0026]图中:1、基础承台;2、水箱;3、桩孔;4、静压桩机;5、锚杆;6、桩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如图1

3所示,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根据每个设计桩孔3位置预压1截预压桩段,变电站设备基础承台1施工,每个设计桩孔3位置预留桩孔3和预埋锚杆5;
[0030]S2:在基础承台1上面布置水箱2,水箱2与每个预留桩孔3保持有施工所需的间距;
[0031]S3:在每个水箱2的底部四角及中心布置压力传感器,并把压力传感器连接到终端配重显示装置;
[0032]S4:在水箱2中注水作为配重以提供静压桩所需的抗拔力,保证压桩过程中基础承台1不会拱起。
[0033]S5:根据带电设备及导线的安全带电距离,确定桩段6长度;
[0034]S6:通过预埋的锚杆5安装压桩反力架,完成静压桩机4的安装;
[0035]S7:把桩段6吊装到位后静压到位,进行深度及压力值记录;
[0036]S8:根据最终设计要求增加压桩,把后桩段6吊装到位后需与前桩段6焊接,并根据需要增减水箱2配重;
[0037]S9:当压桩力到达1.5倍压桩的设计荷载时,拆除静压桩机4,在压桩顶部焊接锚筋;
[0038]S10: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桩孔3,使桩与基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桩便能承受上部荷载,起到地基加固的效果。
[0039]对每个桩孔3均按以上步骤S6到S10的过程操作。
[0040]如图2所示为本实例的基础承台1施工范围,包括左部桩孔区域和右部桩孔区域,右部桩孔按纵横均4排列,桩间距为1.5米,4个水箱2布置于右部桩孔区域的4个角部,水箱2与桩孔3距离为1米,右部桩孔区域的中间设有1个水箱2,水箱2与桩孔3距离为1米。左部桩孔区域按横2纵3排2列桩孔3,其中左列每2个桩孔3之间布置一个水箱2,右列布置2个水箱2,且2个水箱2间隔2个桩孔3,水箱2与桩孔3之间的距离均为1米。
[0041]本实例中,预压桩段采用3米桩段。
[0042]本实例中,水箱2采用橡胶材质。易携带、不容易撞击损坏,可重复利用,成本低。
[0043]步骤S4中,水箱2中注水时采用水泵连接透明网纹管注水,水源首先采用因基坑开挖产生的地下水,。实现现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成本。
[0044]用C30微膨胀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地基加固的锚杆静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每个设计桩孔(3)位置预压1截预压桩段,变电站设备基础承台(1)施工,每个设计桩孔(3)位置预留桩孔(3)和预埋锚杆(5);2)在基础承台(1)上面布置多个水箱(2),水箱(2)与每个预留桩孔(3)保持有施工所需的间距;3)在每个水箱(2)的底部四角及中心布置压力传感器,并把压力传感器连接到终端配重显示装置;4)在水箱(2)中注水作为配重以提供静压桩所需的抗拔力,保证压桩过程中基础承台(1)不会拱起;5)根据带电设备及导线的安全带电距离,确定桩段(6)长度;6)通过预埋的锚杆(5)安装压桩反力架,完成静压桩机(4)的安装;7)把桩段(6)吊装到位后静压到位,进行深度及压力值记录;8)根据最终设计要求增加若干桩段(6),把后桩段(6)吊装到位后需与前桩段(6)焊接,并根据需要增加水箱(2)配重;9)当压桩力到达1.5倍压桩的设计荷载时,拆除静压桩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齐徐文哲孙正竹史佳炳吕书栋王聪燚李雯婷吕蕾陈诚倪宇翔张航徐淳信高旭呈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