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镉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98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镍-镉蓄电池,包括氧化镉负极、氢氧化镍正极,所述氧化镉负极为粘结式电极,其电极物质干粉由活性物氧化镉、导电剂、其他添加剂组成,所述导电剂包括氢氧化铜:其中导电剂的添加量占干粉的1%-5%wt,其中氢氧化镍正极的活性物氢氧化镍为球形颗粒;采用氢氧化铜作为镉负极导电性添加剂,改善膏式镍-镉电池所存在的氧气复合能力差、活性物质晶粒粗大化、镉枝晶、析氢等问题,从而降低电池内阻,减少循环容量衰减,提高大电流放电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镍镉蓄电池,特别涉及镉负极所采用的导电剂。
技术介绍
镍-镉蓄电池由于其稳定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及其能够适应多种工作条件,一直受到广泛的应用。镍-镉蓄电池一般设计成正极限制,即负极容量过量,在正极充满电后,正极电位升高,正极发生氧气析出反应;而由于负极过量,这时所发生的反应仍是活性物质的充电反应,如果正极产生的氧气能够通过隔膜到达负极,且负极对氧气有强的吸收能力,则这时在负极还将发生氧气复合反应,这样能够有效地消除正极产生的氧气,减小电池内部压力,同时负极一直处于未充满电状态。然而实际上,对于镉负极,尤其是粘结式(或称膏式)镉负极来说,经常存在以下问题1)氧气复合能力差;2)活性物质晶粒粗大化;3)镉枝晶;4)析氢。具体表现在电池充电时内压大、循环时容量衰减较快、大电流放电容量较小等。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负极板的导电性能不好,导电网络不均一。由于膏式镉电极活性物质层导电性低,充电时,充电反应是由导电性好的集电基体附近向电极表面逐渐进行。在快速充电或充电初期,负极表面难以生成金属镉,而正极透过来的氧气必须渗入电极内部才能被负极吸收,因此膏式镉负极的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镉蓄电池,包括氧化镉负极、氢氧化镍正极,其中的氧化镉负极为粘结式电极,其电极物质干粉由活性物氧化镉、导电剂、其他添加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氢氧化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王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