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194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清洁供暖技术领域。本系统集成了电厂冷凝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热泵、浅层地热地埋管、太阳能水箱和太阳能制热系统,通过系统中的各阀门,能够使系统在夏季联合蓄热模式和冬季联合供暖模式间切换。利用太阳能发电及加热冷水,减小了冬季供暖的碳排放。太阳能发电系统为热泵直接提供电力,冬季太阳能制热系统制取的热水作为辅助热源为用户侧供暖。使用浅层地埋管及周围岩土作为反季节储能载体,利用浅层岩土在夏季储存电厂废热,冬季取出浅层地热能,相对于无夏季储能的浅层地源热泵供暖系统,解决了冬季浅层地源热泵供暖系统供暖效果差,供暖时间短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供暖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度极高的可再生热能,具备清洁、环保、可循环使用等特点。世界各地的地层中储存了大量的热量,中深层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适合应用于集中供热。
[0003]但浅层地热能不能作为独立的能源使用,必须借助热泵才能利用,运行时需要消耗一部分高品位能源,主要是电能。目前,浅层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
[0004]另外,浅层地热能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冷热不平衡问题,在北方严寒地区,地源热泵主要应用于冬季供暖,热泵持续的取热会导致地下热量削弱过多,因此在冬季,地源热泵取热一段时间后,由于浅层地热的削弱,热泵取热难,能源消耗大,有效供暖时间变短,导致造成了能源的很大浪费和供暖效果变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综合利用了电厂冷凝水余热、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提高浅层地热能在冬季的供热能力和持续时间。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包括电厂冷凝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热泵、浅层地热地埋管、太阳能水箱和太阳能制热系统;
[0008]电厂冷凝器的热侧进口连接至汽轮机末端乏汽源,太阳能发电系统与热泵连接,太阳能制热系统与太阳能水箱连接;浅层地热地埋管的一端设有第一管口,另一端设有第二管口;电厂冷凝器的冷侧出口、热泵的蒸发器换热侧进口和第五三通点分别与第一三通点连接;热泵的冷凝器换热侧出口、用户侧的第一进口和第五三通点分别与第二三通点连接;电厂冷凝器的冷侧进口、热泵的蒸发器换热侧出口和第六三通点分别与第三三通点连接;热泵的冷凝器换热侧进口、用户侧的第一出口和第六三通点分别与第四三通点连接;第五三通点、第七三通点和第一管口分别与第八三通点连接;太阳能水箱的出口和用户侧的第二进口分别与第七三通点连接;第六三通点、第九三通点和第二管口分别与第十三通点连接;太阳能水箱的进口和用户侧的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九三通点连接;
[0009]第一三通点与第五三通点之间设有第一阀门,第二三通点与第五三通点之间设有第二阀门,第三三通点与第六三通点之间设有第三阀门,第四三通点与第六三通点之间设有第四阀门,第七三通点与第八三通点之间设有第五阀门,第九三通点与第十三通点之间设有第六阀门,第七三通点与用户侧的第二进口之间设有第七阀门,第九三通点与用户侧
的第二出口之间设有第八阀门,第四三通点与用户侧的第一出口之间设有第九阀门,第二三通点与用户侧的第一进口之间设有第十阀门。
[0010]优选地,热泵的蒸发器换热侧出口与第三三通点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泵,热泵的冷凝器换热侧出口与第二三通点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太阳能制热系统与太阳能水箱之间设有第三循环泵,太阳能水箱的出口与第七三通点之间设有第四循环泵,用户侧的第二出口与第九三通点之间设有第五循环泵。
[0011]优选地,热泵连接有外接电源。
[0012]优选地,热泵连接有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与太阳能发电系统连接。
[0013]优选地,浅层地热地埋管包括多组串联的U形管。
[0014]优选地,浅层地热地埋管的埋藏深度为100~1000m。
[0015]优选地,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制热系统中的光伏组件上设有方位角调节机构和俯仰角调节机构。
[0016]优选地,太阳能水箱外壁包覆有隔热层。
[0017]优选地,用户侧的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处设有测温装置。
[001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模式:
[0019]夏季联合蓄热模式:开启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汽轮机末端乏汽由热侧进口进入电厂冷凝器与冷却水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进入热泵释放热量后循环回到电厂冷凝器;热泵制取的热水由第一管口进入浅层地热地埋管,同时太阳能制热系统制取的热水进入太阳能水箱,由第一管口进入浅层地热地埋管,将热量储存于地下;热水释放热量后由第二管口排出,分别回到热泵和太阳能制热系统再次被加热,形成循环;
[0020]冬季联合供暖模式:开启第一阀门、第三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汽轮机末端乏汽由热侧进口进入电厂冷凝器与冷却水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进入热泵释放热量后一部分循环回到电厂冷凝器吸热,另一部分由第二管口进入浅层地热地埋管吸热后送入热泵释放热量;热泵制取的热水由用户侧的第一进口送入用户侧供暖,然后由用户侧的第一出口回到热泵吸热;太阳能制热系统制取的热水进入太阳能水箱,由用户侧的第二进口送入用户侧供暖,然后由用户侧的第二出口回到太阳能制热系统吸热。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本系统集成了电厂冷凝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热泵、浅层地热地埋管、太阳能水箱和太阳能制热系统,通过系统中的各阀门,能够使系统在夏季联合蓄热模式和冬季联合供暖模式间切换。一方面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系统驱动热泵回收电厂冷凝器冷却水废热;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加热冷水,将其共同注入地下储存,避免了将电厂废热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的热浪费,减小了冬季供暖的碳排放。太阳能发电系统为热泵直接提供电力,冬季,太阳能制热系统可以继续投入运行,制取的热水作为辅助热源为用户侧供暖。使用浅层地埋管及周围岩土作为反季节储能载体,利用浅层岩土在夏季储存电厂废热,冬季取出浅层地热能,相对于无夏季储能的浅层地源热泵供暖系统,本系统增加了冬季浅层地热资源,解决了冬季浅层地源热泵供暖
系统供暖效果差,供暖时间短的问题。
[0023]进一步地,通过在各主要管路上设置循环泵,保证系统内的工质流向,自动化程度高。
[0024]进一步地,热泵连接有外接电源,能够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供电量不足时,为热泵提供电力。
[0025]进一步地,热泵连接有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与太阳能发电系统连接,能够在太阳能富裕时进行储能,在太阳能匮乏时为热泵提供电力。
[0026]进一步地,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制热系统中的光伏组件上设有方位角调节机构和俯仰角调节机构,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光照资源。
[0027]进一步地,太阳能水箱外壁包覆有隔热层,能够减少热量损失。
[0028]进一步地,用户侧的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处设有测温装置,能够反馈进入用户侧的实时温度,使系统进行自动调节,避免温差过大。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述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厂冷凝器(1)、太阳能发电系统(2)、热泵(3)、浅层地热地埋管(5)、太阳能水箱(6)和太阳能制热系统(7);电厂冷凝器(1)的热侧进口(1

1)连接至汽轮机末端乏汽源,太阳能发电系统(2)与热泵(3)连接,太阳能制热系统(7)与太阳能水箱(6)连接;浅层地热地埋管(5)的一端设有第一管口(5

1),另一端设有第二管口(5

2);电厂冷凝器(1)的冷侧出口、热泵(3)的蒸发器换热侧进口和第五三通点(E)分别与第一三通点(A)连接;热泵(3)的冷凝器换热侧出口、用户侧(4)的第一进口和第五三通点(E)分别与第二三通点(B)连接;电厂冷凝器(1)的冷侧进口、热泵(3)的蒸发器换热侧出口和第六三通点(F)分别与第三三通点(C)连接;热泵(3)的冷凝器换热侧进口、用户侧(4)的第一出口和第六三通点(F)分别与第四三通点(D)连接;第五三通点(E)、第七三通点(G)和第一管口(5

1)分别与第八三通点(H)连接;太阳能水箱(6)的出口和用户侧(4)的第二进口分别与第七三通点(G)连接;第六三通点(F)、第九三通点(I)和第二管口(5

2)分别与第十三通点(J)连接;太阳能水箱(6)的进口和用户侧(4)的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九三通点(I)连接;第一三通点(A)与第五三通点(E)之间设有第一阀门(V1),第二三通点(B)与第五三通点(E)之间设有第二阀门(V2),第三三通点(C)与第六三通点(F)之间设有第三阀门(V3),第四三通点(D)与第六三通点(F)之间设有第四阀门(V4),第七三通点(G)与第八三通点(H)之间设有第五阀门(V5),第九三通点(I)与第十三通点(J)之间设有第六阀门(V6),第七三通点(G)与用户侧(4)的第二进口之间设有第七阀门(V7),第九三通点(I)与用户侧(4)的第二出口之间设有第八阀门(V8),第四三通点(D)与用户侧(4)的第一出口之间设有第九阀门(V9),第二三通点(B)与用户侧(4)的第一进口之间设有第十阀门(V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3)的蒸发器换热侧出口与第三三通点(C)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泵(P1),热泵(3)的冷凝器换热侧出口与第二三通点(B)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P2),太阳能制热系统(7)与太阳能水箱(6)之间设有第三循环泵(P3),太阳能水箱(6)的出口与第七三通点(G)之间设有第四循环泵(P4),用户侧(4)的第二出口与第九三通点(I)之间设有第五循环泵(P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厂废热与浅层地热能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3)连接有外接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富鑫陈宏飞谭厚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