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旭灵专利>正文

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169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大齿轮,所述转轴右端固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内设有开口向右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上侧设有开口向上向右的夹紧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动力原件和加工原件的分离,使加工不同直径的扭簧钢时都能快速调整,增加了加工的效率,也能实现部分的柔性加工,并且在折弯的过程中使折弯原件和位移原件进行联接,使弹簧的间距等长得到了保证,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还在夹紧块上有快装的功能,实现了在夹紧块损坏后能够迅速更换,保证了维修的高效和快捷。修的高效和快捷。修的高效和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扭簧机
,具体为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扭簧机通指生产弹簧的机械设备,发展有自动型、数控型,按照功能特点分为:压簧机、拉簧机、万能机、圆盘机以及专用弹簧机如:蛇簧机、扭簧机按照驱动方式分为:半自动式、自动式、数控式和全电脑控制式。
[0003]传统扭簧机在折弯扭簧的的原料上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不能折弯大直径的扭簧钢,并且在生产时会难以容纳不同直径的扭簧钢生产,比较难以实现高度自动化,仍需要在调试时有大量人工的参与,因此在效率和质量上往往会有欠缺,使得良品率始终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大齿轮,所述转轴右端固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内设有开口向右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上侧设有开口向上向右的夹紧腔,所述动力轴右表面拼装连接有折弯轴,所述折弯轴左表面内设有卡死腔,所述卡死腔内设有能使弹簧端部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卡死腔上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快装腔,所述快装腔内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卡死腔内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能够快速将夹紧弹簧的夹紧块拆下的快拆装置,所述折弯轴上侧悬挂有物料柱,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固设有前后对称的两根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下表面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第一挡板左侧的所述外壳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右端固设有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左表面的螺纹轴,所述转动轴上固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前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板,所述转轴板左表面固设有辅助轴。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所述卡死腔下侧固设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方块左表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弹簧腔内壁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卡死腔与所述调节腔通过连接通道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前后壁内设有卡死槽,所述连接通道内滑动连接有卡死块,所述卡死块前后表面固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在所述卡死槽内滑动,所述卡死块右表面设有开口向右的滑块腔。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拆装置包括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的卡死弹簧腔,所述卡死弹簧腔上设有的与所述连接块左壁连通的卡槽,所述卡槽内滑动连接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内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滑腔,所述卡死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齿轮腔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腔内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滑腔内的小
齿条,所述小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卡死弹簧腔底壁通过卡死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腔内滑动连接有贯穿所述夹紧块左表面的触发齿条,所述触发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触发齿条与所述齿轮腔右壁通过回复弹簧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柱上缠绕着粗加工后的扭簧钢。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轴与所述折弯轴右端滑动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动力原件和加工原件的分离,使加工不同直径的扭簧钢时都能快速调整,增加了加工的效率,也能实现部分的柔性加工。
[0011]并且本专利技术在折弯的过程中使折弯原件和位移原件进行联接,使弹簧的间距等长得到了保证,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
[0012]本专利技术在夹紧块上有快装的功能,实现了在夹紧块损坏后能够迅速更换,保证了维修的高效和快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内部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

A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卡死腔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齿轮腔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B

B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为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上下和左右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详尽说明该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的具体特征:参照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上固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固设有大齿轮49,所述转轴13右端固设有动力轴14,所述动力轴14内设有开口向右的调节腔38,所述调节腔38上侧设有开口向上向右的夹紧腔17,所述动力轴14右表面拼装连接有折弯轴16,所述折弯轴16左表面内设有卡死腔29,所述卡死腔29内设有能使弹簧端部固定的固定装置101,所述卡死腔29上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快装腔53,所述快装腔53内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卡死腔29内的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内设有能够快速将夹紧弹簧的夹紧块拆下的快拆装置102,所述折弯轴16上侧悬挂有物料柱39,所述外壳11内设有第一挡板56和第二挡板55,所述第一挡板56和所述第二挡板55之间固设有前后对称的两根滑轨45,所述滑轨45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4,所述移动块44下表面安装有导向轮40,所述第一挡板56左侧的所述外壳1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7,所述转动轴47右端固设有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55左表面的螺纹轴46,所述转动轴47上固设有小齿轮48,所述小齿轮48与所述大齿轮4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挡板55前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板51,所述转轴板51左表面固设有辅助轴50。
[0015]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固定装置101包括所述卡死腔29下侧固设的转动电机27,所述转动电机27上转动连接有螺纹轴28,所述螺纹轴28上螺纹连接有方块30,所述方块30与所述连接块54固定连接,所述方块30左表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弹簧腔32,所述弹簧腔3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与所述弹簧腔32内壁通过弹簧31固定连接,所述卡死腔29与所述调节腔38通过连接通道35连通,所述连接通道35前后壁内设有卡死槽36,所述连接通道35内滑动连接有卡死块34,所述卡死块34前后表面固设有卡块37,所述卡块37在所述卡死槽36内滑动,所述卡死块34右表面设有开口向右的滑块腔43,当选定好需要加工的扭簧钢直径时选择合适的卡死槽36槽位,使卡死块34上的卡块37卡入卡死槽36内,然后启动转动电机27,使螺纹轴28转动使方块30在卡死腔29的限制下向下移动,当滑块腔43和弹簧腔32对齐时,弹簧31将滑块33弹入滑块腔43内,使方块30和卡死块34卡死。
[0016]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快拆装置102包括所述连接块54上设有的卡死弹簧腔26,所述卡死弹簧腔26上设有的与所述连接块54左壁连通的卡槽57,所述卡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大齿轮,所述转轴右端固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内设有开口向右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上侧设有开口向上向右的夹紧腔,所述动力轴右表面拼装连接有折弯轴,所述折弯轴左表面内设有卡死腔,所述卡死腔内设有能使弹簧端部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卡死腔上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快装腔,所述快装腔内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卡死腔内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能够快速将夹紧弹簧的夹紧块拆下的快拆装置,所述折弯轴上侧悬挂有物料柱,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固设有前后对称的两根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第一挡板左侧的所述外壳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右端固设有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左表面的螺纹轴,所述转动轴上固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前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板,所述转轴板左表面固设有辅助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簧生产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所述卡死腔下侧固设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方块左表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滑动连接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灵
申请(专利权)人:王旭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