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广义需求侧资源联盟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分布式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广义需求侧资源联盟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居民用电占比的不断提升,智能电表和智能家电在居民用户中的普及,以及新能源大量接入的反调峰特性进一步拉大了峰谷差,使得局部供需矛盾更加深化,也给地区电网的稳定带来了风险,开发广义需求侧资源对提高电网灵活调节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若按照峰荷建设电厂,在负荷低谷时将发生电力供应过剩,导致部分机组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的浪费。包括可控负载、储能、分布式发电在内的具有聚合特性的广义需求侧资源的发展为电网带来了各种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需求侧管理已被证明是处理高峰需求和负载波动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0003]目前,对于需求侧资源的控制主要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对需求侧资源进行集中式控制容易造成通信拥挤、控制中心计算量大、鲁棒性差等问题。当前对需求侧资源的分布式控制大多采用的是多智能体系统与电网分层架构相融合的分布式控制方式,例如图1示出的当前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广义需求侧资源联盟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最小化电网改变负荷成本、广义需求侧资源设备启停次数为综合目标,构建每个智能体的目标函数,并确定相应的约束条件;步骤2:对初级控制层一周内下发的改变负荷指令数据进行预学习,获得与改变负荷指令量对应的最优初始改变负荷分配量,所有最优初始改变负荷分配量构成预学习数据;步骤3:采用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方法对预学习数据聚类,将预学习数据划分成K类,并对每一类的预学习数据首先做升序排序,然后按排序顺序划分为所需的若干个数据区间,获得每一类的预学习数据分类区间并储存到数据库中;步骤4:开始进行实际改变负荷任务,接收初级控制层当前下发的改变负荷指令并判断当前的改变负荷指令量大小所属预学习数据类别以及对应的预学习数据分类区间,并计算当前改变负荷指令量与其所属预学习数据分类区间左右端点的相关性系数,依据当前改变负荷指令量与其所属预学习数据分类区间左右端点的相似度,进而计算出经过优化的初始改变负荷分配量;步骤5:对于含有N个智能体的多智能体系统选取一个智能体作为领导智能体,其余N
‑
1个智能体作为跟随智能体,根据每个智能体的目标函数对领导智能体与跟随智能体更新规则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对多智能体系统运行的现有一阶离散一致性算法的优化,获得优化的一阶离散一致性算法;步骤6:在多智能体系统中运行优化的一阶离散一致性算法,根据优化的初始改变负荷分配量计算各智能体的综合目标微增率,直到各智能体综合目标微增率达到一致,获得各智能体管辖集群需要执行的最优改变负荷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广义需求侧资源联盟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智能体的目标函数为:其中,f
1c
(ΔP
i
)为根据将广义需求侧资源执行改变负荷任务所耗成本作为评价电网调度成本指标构建的广义需求侧资源成本函数,为根据将广义需求侧资源执行改变负荷任务引致的设备启停次数作为评价用户舒适度指标构建的广义需求侧资源设备启停次数函数;ΔP
i
为每个智能体i所管辖集群的改变负荷量;μ1为广义需求侧资源成本函数的权重系数、μ2为广义需求侧资源设备启停次数函数的权重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广义需求侧资源联盟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义需求侧资源设备启停次数函数为:其中,ΔP
i
为每个智能体所管辖集群的改变负荷量;p
i,1
代表广义需求侧资源层第i个集群中的设备采取温度控制的可调功率,p
i,2
代表广义需求侧资源层第i个集群中的设备采取开关控制的可调功率,max1ΔP
i
为所有广义需求侧资源设备采取温度控制时第i个智能体所管辖的广义需求侧资源层第i个集群的可改变负荷量上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广义需求侧资源联盟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飞,刘鑫蕊,孙秋野,王智良,张化光,黄博南,杨珺,王睿,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