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
,具体涉及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具有重复特性的间歇过程,ILC(迭代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由于环境因素和操作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化工间歇过程不能很好地重复,即间歇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非重复性(或不确定性),所以单独对间歇过程使用ILC会导致收敛性和稳定性不佳。而MPC(模型预测控制)在无法精确建模的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所以在二维框架下将ILC和MPC结合设计对批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实际系统中,系统的状态往往不易直接测量,或者由于测量设备在经济上和使用性上的限制,使状态反馈不可能在物理上实现,因此基于输出反馈的迭代学习鲁棒预测控制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超调,需要对输入输出给予一定的限制,然而目前针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还很少。由于MPC优化的本质是通过手动调整性能指标的参数变量来实现优化,这与当今的高效高精度控制不相符。遗传算法作为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具有范数有界的不确定性二维间歇过程状态空间模型;步骤2:设计二维迭代学习输出反馈预测控制器;步骤3:设计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2D输出反馈鲁棒预测跟踪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间歇过程状态空间模型为:其中t为时刻,k为批次,T
p
为终止时刻,x(t,k)∈R
n
,y(t,k)∈R
l
,u(t,k)∈R
m
,w(t,k)∈R
n
,分别表示第t批次k时刻的状态、输出、输入和扰动信号,{A,B,C}分别是n
×
n,n
×
m,l
×
n维矩阵,ΔA(t,k),ΔB(t,k)代表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设计二维迭代学习预测控制器:其中u(t+l|t,k+m|k)表示输入变量在k批次t时刻的预测值,r(t+l|t,k+m|k)∈R
m
表示k批次t时刻待设计的迭代更新律,且有r(t|t,k|k)=r(t,k),u(t,0)表示迭代的初始值;步骤2.2:引入拓展信息,得到一个拓展的二维闭环状态空间模型;其中:
步骤2.3:设计输出反馈预测控制器:其中x
c
(t+l|t,k+m|k)∈R
n+2l
是控制器内部状态,{A
ci
,B
ci
,C
ci
,D
ci
}
i=1,2
分别是(n+2l)
×
(n+2l),(n+2l)
×
3l,m
×
(n+2l),m
×
3l维的控制器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选取性能指标函数:步骤3.2:求解控制器;步骤3.3:基于粒子群算法对上述求取的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所述性能指标函数为:其中,V
m
(z(t+N|t,k+N|k))为终端约束;当干扰是非重复性干扰时,在无穷时域[t,∞)和[k,∞)下,一个“最坏”情况的性能指标在不确定系统的第t时刻第k批次被定义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指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为:
其中Y1=[D
c1
G C
c1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