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32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包括进料星轮和出料星轮,进料星轮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入口梅花轮,出料星轮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出口梅花轮,入口梅花轮和出口梅花轮的侧面设有送瓶齿板组件,送瓶齿板组件与凸轮多连杆机构连接,位于送瓶齿板组件的前向直线移动位置的正下方设有护瓶齿板组件,走瓶板上设有前称重模块以及后称重模块,护瓶齿板组件的灌装工位设于前称重模块和后称重模块之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护瓶齿板结构,解决了现有护瓶齿板结构上的缺点,降低高速间歇工况下护瓶齿板所受的惯性激励,提高规格件更换的可操作性,可清洁性,同时保证了齿板本身的刚性。保证了齿板本身的刚性。保证了齿板本身的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属于医药、食品等包装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际和国内制药装备市场上西林瓶主体灌装设备仅具有抽样称重检测功能,只能随机抽取1.5%~3%的制品进行检验,根据检测结果断点监测容积泵运行情况,依赖于容积泵在阶段时间内的运行稳定性,这种监测手段存在漏检可能。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部分特殊制品要求必须进行逐瓶称重检测,具有100%全称重检测功能的灌装设备成为必然之选,同时客户对设备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速全称重灌装设备更受市场青睐。
[0003]如图3所示,在目前现有的护瓶齿板结构中,第一护瓶齿板32、第二护瓶齿板36及第三护瓶齿板37分别通过盖帽33和旋钮35固定在护瓶支撑板34上,由于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整体齿板机构重量较大,无法满足高速间歇工况下西林瓶的稳定性要求,同时由于分段式的护瓶齿板结构使得规格件更换不便,过多旋钮以及暴露在外的螺纹结构更是存有清洁死角,无法满足高端药机市场对灌装机无菌GMP及可操作性方面的极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所有西林瓶的高速称重。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0006]1)灌装机中进出料星轮与前后梅花轮、前后梅花轮与送瓶齿板间传递西林瓶时的匹配问题是设计的技术难点;
[0007]2)由于送瓶、护瓶齿板等被驱动件处于具有相当质量的场合,高速间歇工况下常产生冲击振动,增大西林瓶在走瓶通道上的不稳定性,同时对于称重工位处的信息读取带来不利影响;
[0008]3)将西林瓶传递到称重模块的机械结构须合理设计,减少机械动作时间,完成快速称重,严格避免对称重传感器造成损伤;
[0009]4)灌装工位头数应使得整机布局合理,提升药厂用户操作体验,同时主体传动布局须合理设置,以避免加工装配误差导致传动精度及效率不足。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星轮和出料星轮,进料星轮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入口梅花轮,出料星轮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出口梅花轮,入口梅花轮和出口梅花轮的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送瓶齿板组件,送瓶齿板组件与驱动送瓶齿板组件前向直线移动和后摆返回的凸轮多连杆机构连接,位于送瓶齿板组件的前向直线移动位置的正下方设有支撑西林瓶的以及用于西林瓶准确定位并灌装的护瓶齿板组件,入口梅花轮与送瓶齿板组件一端交接西林瓶的位置设于走瓶板入口侧,出口梅花轮与送瓶齿板组件
另一端交接西林瓶的位置设于走瓶板出口侧,走瓶板上设有对西林瓶空瓶称重的前称重模块以及对灌装后西林瓶称重的后称重模块,护瓶齿板组件的灌装工位设于前称重模块和后称重模块之间;进料星轮、出料星轮、入口梅花轮、出口梅花轮、送瓶齿板组件、前称重模块和后称重模块均通过主传动结构驱动连接;在送瓶齿板组件的后摆返回阶段,由护瓶齿板组件对处于灌装工位上的西林瓶进行准确定位并灌装,并通过后称重模块对前一次灌装后西林瓶进行称重。
[0011]优选地,所述的进料星轮与入口梅花轮之间交接西林瓶处的线速度相匹配;出料星轮与出口梅花轮之间交接西林瓶处的线速度相匹配。
[0012]优选地,所述的护瓶齿板组件包括护瓶齿板,送瓶齿板组件包括送瓶齿板,主传动结构包括一个主电机,主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主传动轴,主传动轴通过位于前后位置的转角器连接前、后凸轮传动轴,前、后凸轮传动轴分别与两个凸轮连接,两个凸轮分别与两个连杆机构一端连接,两个连杆机构另一端分别连接实现送瓶齿板前向直线移动和后摆返回的前送瓶回撤摆臂和后送瓶回撤摆臂,前、后凸轮传动轴上分别设有与其同心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送瓶过渡轮啮合连接,送瓶过渡轮与梅花齿轮啮合连接,梅花齿轮连接梅花杆组,梅花齿轮上设有梅花凸轮,梅花杆组通过梅花凸轮连接梅花齿板,梅花齿轮与护瓶过渡轮啮合连接,护瓶过渡轮上设有护瓶凸轮,护瓶凸轮通过护瓶下摆杆与护瓶齿板连接;护瓶过渡轮与称重齿轮啮合连接,称重齿轮上设有称重凸轮,称重凸轮连接称重机构。
[0013]优选地,所述的护瓶齿板组件包括柔性材质的护瓶齿板和刚性结构的护瓶板,护瓶齿板上位于前后称重工位处设有使得护瓶齿板避开称重处西林瓶的开槽,护瓶齿板上位于灌装工位固定有实现西林瓶准确定位的灌装卡瓶板,护瓶板上的前后位置设有护瓶齿板定位座,护瓶板与护瓶齿板定位座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旋钮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的护瓶齿板通过齿板盖帽固定在护瓶板上;灌装卡瓶板上设有与西林瓶的颈完美契合的齿廓。
[0015]优选地,所述的护瓶齿板组件还包括称重护栏,称重护栏的正对面设有护瓶齿板和送瓶齿板组件的送瓶齿板,称重护栏与护瓶齿板、送瓶齿板之间形成走瓶通道,走瓶通道的下面设有支撑西林瓶的走瓶条,称重护栏上方靠近西林瓶的位置设有可调节位置的除静电装置。
[0016]优选地,所述的走瓶条上与西林瓶接触的位置与狭窄部分,远离西林瓶位置的部分为宽大部分;称重护栏和走瓶条的材质均为导电材质。
[0017]优选地,所述的前称重模块和后称重模块均包括称重组件、称重凸轮、传动轴、称重升降板、称头,称重凸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称重升降板,称重升降板设于称头正上方,称头与称重组件连接,称重凸轮连接主传动结构;在送瓶齿板回撤后摆阶段,由称重凸轮驱动称重升降板下降,使得西林瓶落在称头上进行称量。
[0018]优选地,所述的称头设于称头安装板上,称头上的西林瓶瓶身下方设有后除静电装置;称重升降板与传动轴之间设有加强板,称重升降板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传动轴上设有第二固定旋钮。
[0019]优选地,所述的称头与称头安装板之间通过插拔连接;称头安装板正下方靠近称头安装板底面的位置设有称护板。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其利用前后
进、出料星轮,前后进、出口梅花星轮以及凸轮多连杆机构通过严格的相位匹配实现了前、后西林瓶的交接转移,进而解决了高速间歇工况下西林瓶的走瓶稳定性问题,并设计了能够实现100%IPC的称重结构,提出了能够解决高速条件下走瓶不稳定的送瓶和护瓶方案:
[0021]解决西林瓶在高速间歇工况下走瓶不稳定的送瓶方案,该方案在国内首次利用凸轮多连杆机构配合前后进料星轮、梅花星轮解决了高速间歇状态下西林瓶的送瓶稳定性问题,并实现了100%全称重,且主体传动动力来源于同一电机,不另外增加动力源。
[0022]解决西林瓶在高速间歇工况下走瓶不稳定的护瓶方案,该方案设计了新型的护瓶齿板结构,能够在运动相位上与送瓶方案相互匹配,降低了高速间歇工况下该结构的冲击振动,同时方便规格件更换,表面美观易清洁,提升用户体验,满足GMP要求。
[0023]解决高速工况下西林瓶100%全称重的称重方案,根据不同瓶型规格设计了新型的称重结构,包括新型安装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星轮(1)和出料星轮(10),进料星轮(1)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入口梅花轮(6),出料星轮(10)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出口梅花轮(9),入口梅花轮(6)和出口梅花轮(9)的侧面设有用于交接西林瓶的送瓶齿板组件(2),送瓶齿板组件(2)与驱动送瓶齿板组件(2)前向直线移动和后摆返回的凸轮多连杆机构(3)连接,位于送瓶齿板组件(2)的前向直线移动位置的正下方设有支撑西林瓶的以及用于西林瓶准确定位并灌装的护瓶齿板组件(4),入口梅花轮(6)与送瓶齿板组件(2)一端交接西林瓶的位置设于走瓶板(5)入口侧,出口梅花轮(9)与送瓶齿板组件(2)另一端交接西林瓶的位置设于走瓶板(5)出口侧,走瓶板(5)上设有对西林瓶空瓶称重的前称重模块(7)以及对灌装后西林瓶称重的后称重模块(8),护瓶齿板组件(4)的灌装工位设于前称重模块(7)和后称重模块(8)之间;进料星轮(1)、出料星轮(10)、入口梅花轮(6)、出口梅花轮(9)、送瓶齿板组件(2)、前称重模块(7)和后称重模块(8)均通过主传动结构驱动连接;在送瓶齿板组件(2)的后摆返回阶段,由护瓶齿板组件(4)对处于灌装工位上的西林瓶进行准确定位并灌装,并通过后称重模块(8)对前一次灌装后西林瓶进行称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星轮(1)与入口梅花轮(6)之间交接西林瓶处的线速度相匹配;出料星轮(10)与出口梅花轮(9)之间交接西林瓶处的线速度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板间歇式高速全称重西林瓶灌装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瓶齿板组件(4)包括护瓶齿板(19),送瓶齿板组件(2)包括送瓶齿板(16),主传动结构包括一个主电机(22),主电机(22)的驱动端连接主传动轴(24),主传动轴(24)通过位于前后位置的转角器(23)连接前、后凸轮传动轴,前、后凸轮传动轴分别与两个凸轮(11)连接,两个凸轮(11)分别与两个连杆机构(13)一端连接,两个连杆机构(13)另一端分别连接实现送瓶齿板(16)前向直线移动和后摆返回的前送瓶回撤摆臂(15)和后送瓶回撤摆臂(21),前、后凸轮传动轴上分别设有与其同心的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12)与送瓶过渡轮(14)啮合连接,送瓶过渡轮(14)与梅花齿轮(30)啮合连接,梅花齿轮(30)连接梅花杆组(31),梅花齿轮(30)上设有梅花凸轮(29),梅花杆组(31)通过梅花凸轮(29)连接梅花齿板(18),梅花齿轮(30)与护瓶过渡轮(28)啮合连接,护瓶过渡轮(28)上设有护瓶凸轮(17),护瓶凸轮(17)通过护瓶下摆杆(20)与护瓶齿板(19)连接;护瓶过渡轮(28)与称重齿轮(26)啮合连接,称重齿轮(26)上设有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