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驱动电路领域,尤其涉及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启动瞬间电压是电源电压,此时由于电机没有反电动势,电机启动瞬间的阻抗低,电流大,若不对此大电流进行处理,对于系统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目前为了应对启动电压高,通用的方法为串电阻启动,通过降低电机的供电电压来减小电机启动的电流。这种方法在电机正常运行时也会消耗电源能量,且降低了电机的工作电压,电源使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在不浪费电源能量的条件下降低电机启动时的电压峰值,防止对系统造成损伤。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机;以及,第一驱动电路,控制电机正转,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向MOS管Q2输出电压M1Ho1、向MOS管Q7输出电压M1Lo1;以及,第二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反转,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向MOS管Q3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以及,第一驱动电路,控制电机正转,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向MOS管Q2输出电压M1Ho1、向MOS管Q7输出电压M1Lo1;以及,第二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反转,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向MOS管Q3输出电压M1Ho2、向MOS管Q8输出电压M1Lo2;以及,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的第一延时电路、连接第二驱动电路的第二延时电路,分别用于限制电机启动时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的功率,并在电机启动后的设定时间内恢复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的功率;以及,连接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一延时电路的第一按键电路、连接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二延时电路的第二按键电路,分别用于向第一驱动电路输入电压M1+IN、向第二驱动电路输入电压M1
‑
IN;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和所述第二按键电路接入电源V1,包括按键开关,闭合按键开关以使电源V1的电流进入到第一延时电路或第二延时电路,改变M1+IN和M1Ho1的电平或M1
‑
IN和M1Ho2的电平,控制MOS管Q2、Q3、Q7、Q8的通断,电机正转时,电流通过MOS管Q2流入、通过MOS管Q8流出,电机反转时,电流通过MOS管Q3流入、通过MOS管Q7流出,电机静止时,MOS管Q2、MOS管Q3断开,MOS管Q7、MOS管Q8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连接的第一输出电路和第二输出电路,电机静止时,第一输出电路导通、第二输出电路断开以向第一驱动电路输入低电平的M1+IN,电机正转时,第一输出电路断开、第二输出电路导通以向第一驱动电路输入高电平的M1+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三极管Q5,三极管Q5的b极连接电源V1和第二输出电路、c级连接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输出电路导通后拉低三极管Q5b极的电压以关断三极管Q5,第二输出电路的电压通过第一延时电路向第一驱动电路输入高电平的M1+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控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二极管D7、二极管D5、三极管Q1和三极管Q9,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按键开关、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b极,三极管Q1的e极和b极连接电源V1、c极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三极管Q9的b极,三极管Q9的c极连接三极管Q5的b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一延时电路,二极管D7与三极管Q1的b极之间、三极管Q1的b极与电源V1之间、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