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123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属于乙烯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石脑油中含硫化合物类型与总硫含量;(2)调节石脑油中总硫含量和二硫化碳的含量,将石脑油经过裂解反应得到硫含量合格的碳五馏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原料中的总硫含量和二硫化碳的含量,直接制备出硫含量合格的碳五馏分,省略传统方法后期碳五馏分脱硫的步骤,同时提高了碳五馏分的质量,节省生产碳五馏分的成本。馏分的成本。馏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属于乙烯生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乙烯原料主要有:乙烷、丙烷、丁烷、LPG、凝析油、石脑油、加氢裂化尾油及柴油等。世界各国乙烯原料结构差别较大,北美和中东地区主要以乙烷、丙烷等气体原料为主,占乙烯总原料的70%以上。西欧各国和日本乙烯原料以石脑油为主;亚太地区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大部分亚洲国家采用石脑油或轻柴油作乙烯原料,石脑油和柴油占80%以上。
[0003]原料对产品分布、产品质量、目标产物收率均有较大影响,且原料费用约占乙烯生产成本的60%~80%。无论从乙烯收率、生产成本,还是投资成本角度来看,乙烷、丙烷及油田轻烃应是最好的乙烯裂解原料。因此,乙烯生产原料的选择与优化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开展了许多工作。如:美国Dow Chemical、加拿大Dow Chemical公司、意大利Enichem公司以及美国的BP公司,强化乙烯生产原料的轻质化、优质化工作,为生产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原料保障;BASF和Fina加强炼化一体化协同管理,每年可产生5000万美元的协同效益;UCC公司采用5A分子筛,加强对原料的分子管理,从轻直馏汽油中分离正、异构组分,并已得到工业应用。
[0004]随着乙烯需求的不断增长,裂解原料逐渐出现了相对短缺现象,原料来源多元化成为常态。直馏石脑油、加氢裂化石脑油、蜡油加氢石脑油、渣油加氢石脑油、重整石脑油、焦化石脑油(经加氢)等轻质油是乙烯裂解原料的主要构成。由于原油劣质化日益加重,各种工艺生产(来源)的石脑油质量不稳定、组分复杂多变,给生产带来不少挑战。裂解碳五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碳五树脂等。碳五的硫含量超标,将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质量。然而直接从碳五中脱除其中含硫化合物,依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碳五中含有大量的活泼二烯烃,这些二烯烃生产碳五树脂的主要原料。如果采用常规方法直接脱除碳五中硫化物,将会导致二烯烃损失,因此直接影响碳五的质量。而通过控制石脑油即裂解原料,进而控制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一直未有报道,其重要原因是石脑油中含有几十种含硫化物,工业生产中并不清楚石脑油中总硫含量、硫化物含量与碳五中硫含量之间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裂解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通过调整石脑油中的总硫含量和二硫化碳含量,达到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目的,以期开发“自上而下”控制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技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检测石脑油中含硫化合物类型与总硫含量;
[0008](2)调整石脑油中总硫含量和二硫化碳的含量,将石脑油经过裂解反应得到硫含量合格的碳五馏分。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石脑油中总硫含量和二硫化碳的含量,将石脑油经过裂解反应得到硫含量合格的碳五馏分,能够减少后期对碳五馏分的脱硫,减少二烯烃的损失,提高碳五馏分的质量。研究表明,碳五馏分中主要硫形态是二硫化碳,其主要来源于裂解原料石脑油所含有的二硫化碳。二硫化碳与二氧化碳相似,化学性质稳定,乙烯生产过程二硫化碳难以裂解,原料中的二硫化碳浓缩至碳五馏分,同时其他含硫化合物可能产生二硫化碳。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石脑油中总硫含量<800ppm,所述石脑油中二硫化碳含量<2ppm,所述碳五馏分中的硫含量为5

50ppm。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石脑油中总硫含量<500ppm,所述石脑油中二硫化碳含量<0.6ppm,所述碳五馏分中的硫含量5

25pp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石脑油中总硫含量<200ppm,所述石脑油中二硫化碳含量<0.4ppm,所述碳五馏分中的硫含量5

15pp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裂解反应的实验参数为:石脑油进油量为1500

1800g/h,进水量为900

1200g/h,水油比为0.5

0.8第一段炉管入口压力为140

200kPa,第八段炉管出口压力为70

100kPa,第一段炉管温度为200~230℃,第二段炉管温度为320~350,第三段炉管温度为460~490℃,第四段炉管温度为590~615℃,第五段炉管温度为780~795℃,第六段炉管温度为828~840℃,第七段炉管温度为833~843℃,第八段炉管温度为838~848℃,碳五精馏塔塔顶温度为55~57℃。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石脑油中的总硫含量和二硫化碳含量,将石脑油经过裂解反应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省略传统方法后期碳五馏分脱硫的步骤,同时提高了碳五馏分的质量,节省生产碳五馏分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16]附图符号说明:
[0017]V101石脑油罐,V102水罐,V201汽液分离罐,V202碳五储存罐,P101石脑油泵,P102蒸馏水泵,PI 101第一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2第二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3第三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4第四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5第五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6第六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7第七一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8第八段炉管入口压力,PI 109第八段炉管出口压力,TIC 101第一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2第二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3第三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4第四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5第五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6第六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7第七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8第八段炉管出口温度,TIC 109碳五精馏塔塔顶温度,R101第一段炉管,R102第二段炉管,R103第三段炉管,R104第四段炉管,R105第五段炉管,R106第六段炉管,R107第七段炉管,R108第八段炉管,HE101第一急冷器,HE102第二急冷器,FRN101蒸汽发生器,T201碳五精馏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下述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石脑油由石脑油罐顶部进入石脑油罐V101,石脑油罐底部与石脑油泵P101进口相连,石脑油经石脑油泵增压后从石脑油泵出口进入第一段炉管R101,第一段炉管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石脑油中含硫化合物类型与总硫含量;(2)调整石脑油中总硫含量和二硫化碳的含量,将石脑油经过裂解反应得到硫含量合格的碳五馏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脑油中总硫含量<800ppm,所述石脑油中二硫化碳含量<2ppm,所述碳五馏分中的硫含量为5

50ppm。3.如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脑油中总硫含量<500ppm,所述石脑油中二硫化碳含量<0.6ppm,所述碳五馏分中的硫含量5

25ppm。4.如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碳五馏分中硫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脑油中总硫含量<200ppm,所述石脑油中二硫化碳含量&l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志鹏吴世逵赖作通李平曾兴业张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