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113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第一持头器具有第一夹持头,第二持头器具有与第一夹持头相对应的第二夹持头,且所述的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之间形成基底座夹持空间,第一夹持头连接在持头器钳体的第一钳柄上,所述的第二夹持头连接在持头器钳体的第二钳柄上。优点在于:可夹持直径36mm的肱骨头与直径29mm的基底座,使肱骨头与基底座紧密贴合,有利于控制球头底面方向,避免并发症,对基底座起到牢固的握持作用。可卡紧反肩球头,使反肩球头与基底座紧密贴合。在安装反肩肱骨头时可以对基底座方向控制良好,使基底座与肱骨头紧密咬合。使基底座与肱骨头紧密咬合。使基底座与肱骨头紧密咬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

技术介绍

[0002]因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人工肩关节翻修以及骨坏死、肿瘤、肩关节发育不良、陈旧性感染等损伤肩关节时,使肩关节的功能丧失,同时,感觉到激烈的疼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恢复肩关节功能,需要进行人工肩关节的置换手术。例如,在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期间,通常分为以下阶段:肱骨准备、截骨导向器的组装、肱骨近端准备、关节盂准备、植入物插入、半关节成形术或全关节成形术、植入物插入(半/全关节成形术)并评估其稳定性、闭合。
[0003]现有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完全参照人体肩关节的解剖形状,其主要包括金属基底座和金属反肩球头,虽符合人体的日常行为运动特性,但是肩关节假体置入术中普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目前存在的反肩持头器,无法牢固固定反肩球头,将球头安装在基底座的过程中无法控制球头底面的方向。(2)、术中充分暴露肩胛盂,安装基底座之后,由于空间狭窄,且不能直视基底座的方向。(3)、上述2个因素的联合作用,在现实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过程中,现有肩关节假体置入术中在安装反肩球头时未采取工具,在安装反肩球头经常出现对基底座方向控制不稳、金属基底座与金属反肩球头贴合度不佳、费时费力等弊端,使术者将球头安放在基底座上困难,非正常安装,将导致手术失败,即使反复安装,最终正确安装,将增加手术时间。因此,如何专利技术一种安全、快速、稳定的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旨在解决肩关节假体置入术中对基底座方向控制不稳、金属基底座与金属反肩球头贴合度不佳等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包括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持头器具有第一夹持头,所述的第二持头器具有与第一夹持头相对应的第二夹持头,且所述的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之间形成基底座夹持空间,所述的第一夹持头连接在持头器钳体的第一钳柄上,所述的第二夹持头连接在持头器钳体的第二钳柄上。
[0006]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均呈弧形,所述的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开口方向相对从而形成上述基底座夹持空间。
[0007]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第一夹持头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钳柄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持头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钳柄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连接部
和第二连接部相对倾斜设置从而形成与基底座夹持空间相连通的多点式反肩球头夹持空间,且所述的多点式反肩球头夹持空间自与基底座夹持空间相连通的一端宽度至另一端宽度逐渐变小。
[0008]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第一持头器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持头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一圆弧部,且所述的第一圆弧部一端与第一夹持头远离开口一侧的中部相连,另一端向下弯曲且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呈杆状且朝向第二持头器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0009]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第二持头器包括至少两个与第二夹持头位于同一水平面并相连的夹持连接部,所述的夹持连接部均朝向远离第二夹持头开口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连接部具有两个纵向设置且分别与夹持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杆体,所述的连接杆体上端均通过第二圆弧部与夹持连接部远离第二夹持头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体下端均连接有与连接杆体同轴向下设置的竖向支撑杆,且所述的竖向支撑杆均连接于横向设置的横向支撑杆上。
[0010]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夹持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二夹持头的两端,所述的夹持连接部一端均沿第二夹持头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或夹持连接部一端与第二夹持头端部呈交叉设置;所述的竖向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竖向支撑杆由横向支撑杆两端向上弯折而成,所述的第一连接部朝向横向支撑杆中部倾斜设置,且所述的竖向支撑杆、第一连接部、横向支撑杆以及第一钳柄之间形成上述多点式反肩球头夹持空间。
[0011]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防滑组件。
[0012]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防滑组件包括套设于第一连接部周向外侧的第一胶套,且所述的竖向支撑杆以及横向支撑杆周向外侧套设有第二胶套。
[0013]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持头器钳体包括中部相互交叉设置且通过铰接孔铰接设置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的第一钳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同轴相连,另一端通过朝向靠近第一持头器同一侧方向弯折的第一转角与第一手柄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手柄上设有第一握持部,所述的第二钳柄一端与横向支撑杆中部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钳柄另一端通过与第一转角同向弯折的第二转角与第二手柄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手柄上设有第二握持部。
[0014]在上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中,所述的第一钳柄靠近第一持头器的一端和第二钳柄靠近第二持头器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且所述的第一夹角大小为10
°‑
15
°
;所述的第二转角形成第二夹角,且所述的第二夹角大小为140
°‑
160
°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的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可夹持基底座底部,当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夹角为 12
°
时,可夹持直径36mm的肱骨头与直径29mm的基底座,使肱骨头与基底座紧密贴合,有利于控制球头底面方向,避免并发症。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中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可以对基底座起到牢固的握持作用。
[0017]2、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上的胶套紧贴于反肩球头表面,增加肩关节持头器与反肩球头表面的摩擦力。位于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上的钳柄与横向支撑杆可卡紧反肩
球头,使反肩球头与基底座紧密贴合。在安装反肩肱骨头时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可以对基底座方向控制良好,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横向支撑杆与第一钳柄的相互作用可使基底座与肱骨头紧密咬合,克服传统方法在安装反肩球头时费时费力且对球头底面方向难以控制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下的第一持头器和第二持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第一持头器1、第一夹持头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圆弧部13、第二持头器2、第二夹持头21、第二连接部22、夹持连接部23、连接杆体24、第二圆弧部25、竖向支撑杆26、横向支撑杆27、基底座夹持空间3、持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包括第一持头器(1)和第二持头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持头器(1)具有第一夹持头(11),所述的第二持头器(2)具有与第一夹持头(11)相对应的第二夹持头(21),且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1)和第二夹持头(21)之间形成基底座夹持空间(3),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1)连接在持头器钳体(4)的第一钳柄(41)上,所述的第二夹持头(21)连接在持头器钳体(4)的第二钳柄(4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1)和第二夹持头(21)均呈弧形,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1)和第二夹持头(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开口方向相对从而形成上述基底座夹持空间(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头(11)通过第一连接部(12)与第一钳柄(41)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持头(21)通过第二连接部(22)与第二钳柄(42)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相对倾斜设置从而形成与基底座夹持空间(3)相连通的多点式反肩球头夹持空间(5),且所述的多点式反肩球头夹持空间(5)自与基底座夹持空间(3)相连通的一端宽度至另一端宽度逐渐变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持头器(1)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持头(11)和第一连接部(12)之间的第一圆弧部(13),且所述的第一圆弧部(13)一端与第一夹持头(11)远离开口一侧的中部相连,另一端向下弯曲且与第一连接部(12)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呈杆状且朝向第二持头器(2)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置式肩关节系统手术持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持头器(2)包括至少两个与第二夹持头(21)位于同一水平面并相连的夹持连接部(23),所述的夹持连接部(23)均朝向远离第二夹持头(21)开口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连接部(22)具有两个纵向设置且分别与夹持连接部(23)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杆体(24),所述的连接杆体(24)上端均通过第二圆弧部(25)与夹持连接部(23)远离第二夹持头(21)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体(24)下端均连接有与连接杆体(24)同轴向下设置的竖向支撑杆(26),且所述的竖向支撑杆(26)均连接于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岩张永兴叶招明章增杰莫现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