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1086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外用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除湿止痒膏由下述质量配比的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苍术、黄柏、黄连、苦参、白藓皮、百部、土荆皮、当归、地肤子、蛇床子、花椒、煅炉甘石超细粉;附加材料包含冰片、香油、白凡士林,其设计合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生肌敛疮的功效,对湿疹、荨麻疹、急性皮炎、带状疱疹急性期、痤疮、蚊虫叮咬等红疹瘙痒类皮肤病具有显著疗效。咬等红疹瘙痒类皮肤病具有显著疗效。咬等红疹瘙痒类皮肤病具有显著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外用制剂
,具体为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是抵抗外界的主要屏障。由于皮肤病通常不会危及生命,因此常常会将注意力和资金投入到被认为更为严重的疾病上,然而皮肤病对社会心理和职业的影响往往与其他慢性疾病相当。欧洲五国报告了皮肤病的终生流行,包括湿疹(14.2%)、特异性皮炎(7.9%)、银屑病(5.2%)和白化病(1.9%)。皮肤病的发病病因复杂,常为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或药物过敏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生活习惯、接触物品等变化,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对全球皮肤病造成的残疾和死亡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皮肤和皮下疾病是全世界残疾的第四大原因。皮肤病已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往往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影响。许多皮肤病有一个慢性和重复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治疗疾病,并帮助患者积极适应。
[0003]在国际药物研究中,继口服制剂、注射制剂之后,透皮吸收制剂已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膏剂是一种治疗皮肤病外用法给药途径的主要剂型,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破坏的独特优势是其最吸引人们使用膏剂的关键原因,这极大的降低了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软膏剂是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可在应用后长时间紧贴、黏附或展铺在用药部位,透过皮肤吸收后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从而提高了药物透皮吸收的利用率。利用外用制剂直接作用于皮肤,透过表皮的局部吸收,达到抵抗感染、保护皮肤、消肿解毒、清热止痒等效果。现今的市场越来越趋向人性化,根据人们的需要生产出款式多样、疗效各异的皮肤病膏剂产品。现有的止痒药膏,大多能够不同程度控制短期临床症状,但远期效果有待提高,且很多药膏对皮肤刺激较大,患者依从性相对不高。为此本人基于多年对外用药膏防治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的研究成果,制作出一种疗效突出、使用简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除湿止痒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药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生肌敛疮的作用,可为治疗湿疹、荨麻疹、急性皮炎、带状疱疹(急性期)、痤疮、蚊虫叮咬等红疹瘙痒类皮肤病,以及烧伤、烫伤等相关疾病提供一整套防
治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质量配比的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苍术、黄柏、黄连、苦参、白藓皮、百部、土荆皮、当归、地肤子、蛇床子、花椒、煅炉甘石超细粉;附加材料包含冰片、香油、白凡士林。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生肌敛疮作用,本专利技术为治疗湿疹、荨麻疹、急性皮炎、带状疱疹(急性期)、痤疮、蚊虫叮咬等红疹瘙痒类皮肤病,以及烧伤、烫伤等相关疾病提供一整套防治方法。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苍术、黄柏、黄连、苦参、白藓皮、百部、土荆皮、当归、地肤子、蛇床子、花椒、煅炉甘石粉质量份数分别:苍术5

10重量份、黄柏5

10重量份、黄连 5

10重量份、苦参5

10重量份、白藓皮5

10重量份、百部5

10重量份、土荆皮5

10重量份、当归5

10重量份、地肤子5

10重量份、蛇床子5

10重量份、花椒2

3重量份、煅炉甘石超细粉5

10重量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附加材料包含冰片、香油、白凡士林,其质量份数分别为冰片6

8重量份、香油80

100重量份、白凡士林100

120重量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除湿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1:香油浸泡药材:首先称取5

10重量份的苍术、5

10重量份的黄柏、 5

10重量份的黄连、5

10重量份的苦参、5

10重量份的白藓皮、5

10重量份的百部、5

10重量份的土荆皮、5

10重量份的当归、5

10重量份的地肤子、5

10 重量份的蛇床子、2

3重量份的花椒、80

100重量份的香油;取1/3分量的香油,加入5

10重量份的地肤子、5

10重量份的蛇床子、2

3重量份的花椒,混合均匀后,浸泡12

24小时;取2/3分量的香油,加入5

10重量份的苍术、5

10 重量份的黄柏、5

10重量份的黄连、5

10重量份的苦参、5

10重量份的白藓皮、 5

10重量份的百部、5

10重量份的土荆皮、5

10重量份的当归,混合均匀后,浸泡12

24小时;
[0012]步骤2:先小火加热浸泡有5

10重量份的地肤子、5

10重量份的蛇床子、2

3重量份的花椒的香油混合物,反复搅拌,至微微冒烟时,去渣留油;倒入浸泡有5

10重量份的苍术、5

10重量份的黄柏、5

10重量份的黄连、5

10重量份的苦参、5

10重量份的白藓皮、5

10重量份的百部、5

10重量份的土荆皮、 5

10重量份的当归的香油混合物,反复搅拌,至微微冒烟时,去渣留油;
[0013]步骤3:关闭火源,趁热将打碎的6

8重量份的冰片放入步骤2获得的香油混合物中,反复搅拌,至冰片全部熔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止痒膏,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配比的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苍术、黄柏、黄连、苦参、白藓皮、百部、土荆皮、当归、地肤子、蛇床子、花椒、煅炉甘石超细粉;附加材料包含冰片、香油、白凡士林。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生肌敛疮作用,本发明为治疗湿疹、荨麻疹、急性皮炎、带状疱疹(急性期)、痤疮、蚊虫叮咬等红疹瘙痒类皮肤病,以及烧伤、烫伤等相关疾病提供一整套防治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止痒膏,其特征在于:苍术、黄柏、黄连、苦参、白藓皮、百部、土荆皮、当归、地肤子、蛇床子、花椒、煅炉甘石粉质量份数分别:苍术5

10重量份、黄柏5

10重量份、黄连5

10重量份、苦参5

10重量份、白藓皮5

10重量份、百部5

10重量份、土荆皮5

10重量份、当归5

10重量份、地肤子5

10重量份、蛇床子5

10重量份、花椒2

3重量份、煅炉甘石超细粉5

1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止痒膏,其特征在于:附加材料包含冰片、香油、白凡士林,其质量份数分别为冰片6

8重量份、香油80

100重量份、白凡士林100

12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除湿止痒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香油浸泡药材:首先称取5

10重量份的苍术、5

10重量份的黄柏、5

10重量份的黄连、5

10重量份的苦参、5

10重量份的白藓皮、5

10重量份的百部、5

10重量份的土荆皮、5

10重量份的当归、5

10重量份的地肤子、5

10重量份的蛇床子、2

3重量份的花椒、80

100重量份的香油;取1/3分量的香油,加入5

10重量份的地肤子、5

10重量份的蛇床子、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记泉李思佳戴俭宇金颖王巍马铁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