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系统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90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系统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多区域光网络系统中每个区域网络的基础信息,以及待处理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根据最短路径算法、基础信息以及业务需求信息,确定待处理业务的最短业务路径;获取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并判断最短业务路径包括的途径节点中是否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若判断出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则根据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以及业务跨域转接节点确定待处理业务的业务承载区域网组。可见,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业务传输过程中的时延,并且能够规划合理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准确确定承载业务的区域网组,减少中继配置投资,提高承载效益。提高承载效益。提高承载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系统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系统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ROADM/OTN技术的成熟与进步,各大运营商均已采用ROADM/OTN技术进行网络建设,为了方便网络管理,通常以行政区为单位进行覆盖,每个区域建设一个网络。
[0003]在实际网络建设中,多个区域网络间会存在重叠、相切等情况。但业务是端到端的需求,中途需要穿过多个区域网络,由多个区域网络分段承载,这给业务规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业界还没有标准、完善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和流程,通常的作法是,人工逐条业务设定业务大致路径和跨区域转接节点,将业务划归到不同的区域网络来承载。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最大程度缩短业务路径长度实现时延的最优,也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中继节点数量实现投资效益的最优。
[0004]因此,如何打造低时延业务、设置合理对接节点、多区域网络重叠覆盖部分如何划归承载效益更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充分实现业务规划最优效益,打造低时延、高安全性、易于维护的业务,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多区域光网络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所述多区域光网络系统中每个区域网络的基础信息,以及获取待处理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节点信息及链路信息,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包括所述待处理业务的业务起始节点及业务终止节点;
[0007]根据最短路径算法、所述基础信息以及所述业务需求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的最短业务路径;
[0008]获取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
[0009]根据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判断所述最短业务路径包括的途径节点中是否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
[0010]若判断出所述最短业务路径包括的途径节点中存在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则根据每段所述链路的区域属性以及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的业务承载区域网组。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获取所述多区域光网络系统中每个区域网络的基础信息,包括:
[0012]获取所述多区域光网络系统中每个区域网络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节点标识、节点区域属性;并合并所有所述节点信息中具有相同节点标识的节点;
[0013]获取所述区域网络中相邻两个节点间的链路信息,所述链路信息包括:链路标识、链路起点标识、链路终点标识、链路距离、群时延差值、光信噪比值、等效跨段数、链路区域
属性;并合并所有所述链路信息中具有相同链路标识的链路。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链路的区域属性包括所述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
[0015]所述根据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判断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包括的途径节点是否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包括:
[0016]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其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段链路;
[0017]当所述链路数量等于2时,判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是否存在交集区域网络;若不存在交集区域网络,则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之间的途径节点设置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若存在交集区域网络,则判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之间的途径节点是否为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若是,则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之间的途径节点设置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若否,则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下一段相邻链路添加至所述目标链路集合以更新所述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的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
[0018]当所述链路数量大于2时,判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最后一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与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剩余链路的交集区域网络是否存在交集,所述剩余链路为所述目标链路集合中除所述最后一段链路之外的所有链路,且所述剩余链路中所有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存在交集区域网络;
[0019]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与所述剩余链路的交集区域网络不存在交集时,将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确定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将以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为起始节点的两段相邻链路确定为新的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
[0020]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与所述剩余链路的交集区域网络存在交集时,判断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是否为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
[0021]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是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时,将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确定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将以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为起始节点的两段相邻链路确定为新的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
[0022]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不是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时,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下一段相邻链路添加至所述目标链路集合以更新所述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
[0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判断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包括的途径节点是否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4]计算以目标节点为起点的前两段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第一累积值以及该前两段链路的群时延差值的第二累积值,判断所述第一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群时延差容限;
[0025]当任一不满足时,将该两段链路的中间节点设置为业务电中继节点;以所述业务电中继节点为起点,沿所述最短业务路径的业务方向的逆向查找是否存在距离所述业务电
中继节点最近的区域网重叠节点;
[0026]当存在所述区域网重叠节点时,将所述区域网重叠节点设置为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将所述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确定为新的目标节点,并执行所述的计算以目标节点为起点的前两段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第一累积值以及该前两段链路的群时延差的第二累积值的步骤以及所述的判断所述第一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群时延差容限的步骤;
[0027]当不存在所述区域网重叠节点时,将所述业务电中继节点确定为新的目标节点,并执行所述的计算以目标节点为起点的前两段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第一累积值以及该前两段链路的群时延差的第二累积值的步骤以及所述的判断所述第一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群时延差容限的步骤;
[0028]当所述第一累积值满足所述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满足所述目标群时延差容限时,确定与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终止计算节点,计算所述目标节点到所述终止计算节点的所有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累积值得到第三累积值以及计算所述目标节点到所述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系统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多区域光网络系统中每个区域网络的基础信息,以及获取待处理业务的业务需求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节点信息及链路信息,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包括所述待处理业务的业务起始节点及业务终止节点;根据最短路径算法、所述基础信息以及所述业务需求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的最短业务路径;获取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根据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判断所述最短业务路径包括的途径节点中是否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若判断出所述最短业务路径包括的途径节点中存在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则根据每段所述链路的区域属性以及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的业务承载区域网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多区域光网络系统中每个区域网络的基础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多区域光网络系统中每个区域网络的节点信息,所述节点信息包括:节点标识、节点区域属性;并合并所有所述节点信息中具有相同节点标识的节点;获取所述区域网络中相邻两个节点间的链路信息,所述链路信息包括:链路标识、链路起点标识、链路终点标识、链路距离、群时延差值、光信噪比值、等效跨段数、链路区域属性;并合并所有所述链路信息中具有相同链路标识的链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的区域属性包括所述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所述根据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判断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包括的途径节点是否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包括: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其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包括至少两段链路;当所述链路数量等于2时,判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是否存在交集区域网络;若不存在交集区域网络,则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之间的途径节点设置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若存在交集区域网络,则判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之间的途径节点是否为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若是,则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两段链路之间的途径节点设置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若否,则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下一段相邻链路添加至所述目标链路集合以更新所述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的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当所述链路数量大于2时,判断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最后一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与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剩余链路的交集区域网络是否存在交集,所述剩余链路为所述目标链路集合中除所述最后一段链路之外的所有链路,且所述剩余链路中所有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存在交集区域网络;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与所述剩余链路的交集区域网络不存在交集时,将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确定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将以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为起始节点的两段相邻链路确定为新的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判断预先确定出
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所属的区域网络与所述剩余链路的交集区域网络存在交集时,判断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是否为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是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时,将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确定为业务跨域转接节点,将以所述业务跨域转接节点为起始节点的两段相邻链路确定为新的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当判断出所述最后一段链路的起始节点不是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时,将所述目标链路集合的下一段相邻链路添加至所述目标链路集合以更新所述目标链路集合,并触发所述判断预先确定出的目标链路集合的链路数量是否等于2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区域光网络的业务分域承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每段链路的区域属性判断所述最短业务路径中包括的途径节点是否存在业务跨域转接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以目标节点为起点的前两段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第一累积值以及该前两段链路的群时延差值的第二累积值,判断所述第一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群时延差容限;当任一不满足时,将该两段链路的中间节点设置为业务电中继节点;以所述业务电中继节点为起点,沿所述最短业务路径的业务方向的逆向查找是否存在距离所述业务电中继节点最近的区域网重叠节点;当存在所述区域网重叠节点时,将所述区域网重叠节点设置为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将所述业务跨域电中继节点确定为新的目标节点,并执行所述的计算以目标节点为起点的前两段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第一累积值以及该前两段链路的群时延差的第二累积值的步骤以及所述的判断所述第一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群时延差容限的步骤;当不存在所述区域网重叠节点时,将所述业务电中继节点确定为新的目标节点,并执行所述的计算以目标节点为起点的前两段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第一累积值以及该前两段链路的群时延差的第二累积值的步骤以及所述的判断所述第一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群时延差容限的步骤;当所述第一累积值满足所述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二累积值满足所述目标群时延差容限时,确定与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终止计算节点,计算所述目标节点到所述终止计算节点的所有链路的光信噪比值的累积值得到第三累积值以及计算所述目标节点到所述终止计算节点的所有链路的群时延差值的累积值得到第四累积值;判断所述第三累积值是否满足所述目标光信噪比容限以及所述第四累积值是否满足所述目标群时延差容限;当均满足时,将所述终止计算节点的在后相邻节点确定为新的终止计算节点,并触发执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叶胤江树臻刘东文陈烈辉杜劲松张宇赵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