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TESRGAN网络的超分辨率重构井下图像方法、系统、设备、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
,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TESRGAN网络的超分辨率重构 井下图像方法、系统、设备、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工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矿山开采的同时容易诱 发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造成环境污染。矿山充填是防止地表塌陷的有效手段,国内外 对已对矿山充填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
[0003]常见充填技术主要有分级尾砂充填、全尾砂胶结充填、废石胶结充填、膏体泵送胶 结充填、磨砂胶结充填、赤泥胶结充填、高水固化胶结充填、少量的天然砂胶结充填和 干式充填等,均是以泥沙和石块等作为骨料,与胶结剂和水混合形成高浓度的砂浆,经 管道输送至采空区。由于泥沙、石块等骨料硬度高、流速快,管道内壁承受着高速冲刷, 磨损非常严重。
[0004]由于矿井管道承受着非常高的输送压力,随着管道内部的磨损,充填管道不可避免 会发生爆裂、跑浆、泄漏等现象,已成为影响矿井充填系统正常运转的最主要的安全问 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TESRGAN网络的超分辨率重构井下图像方法,TESRGAN网络包括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网络包括若干个残差密集块RDB,每个残差密集块网络内部包含两个卷积层+LeakyRELU,以及一个残差边;所述判别网络包括不断重复的卷积层+LeakyRELU和标准化BN;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低分辨率图像输入参数设定好的生成网络后经过一层卷积;步骤2、然后经过若干个残差密集块RDB,进行非线性映射;步骤3、经步骤2处理过的图像进入上采样部分以及卷积层,将长宽进行放大,重构图像;步骤4、将重构图像与真实图像混合输入判别网络,得出线性二分类结果,并将分类结果输入生成网络;步骤5、循环步骤1至步骤4生成对抗过程,得到具有生成高分辨率图像的生成网络G,将生成的高分辨率图像输入RevGrad无监督迁移学习网络,利用RevGrad无监督迁移学习网络进行分类识别训练,得出最后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ESRGAN网络的超分辨率重构井下图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过程为:低分辨率图像LR输入TESRGAN网络后被分割为多个图像块,通过卷积层将图像表示成多个多维的向量,之后利用表示的多维向量来组成特征向量矩阵,生成网络的第一层卷积层表示为:F1(Y)=max(0,W1×
Y+B1)其中Y是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W1为滤波器,B1为偏置,且W1=c
×
f1×
f1×
n1,其中c是通道数量,f1是滤波器大小,n1是卷积滤波器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ESRGAN网络的超分辨率重构井下图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过程为:经过步骤1中所得到的特征向量矩阵N1,通过卷积操作实现非线性映射,非线性映射的结果是将N1维度特征向量矩阵变换为N2维度特征向量矩阵,采用残差网络映射,将其学习到的特征标记为H(x),则残差映射的定义为:其中表示残差单元的输出,R(x)表示残差单元结构的函数,函数σ表示的是RELU激活函数,W表示一组权重,F(x,W)表示需要学习的残差映射,h(x)表示恒等映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ESRGAN网络的超分辨率重构井下图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过程为:经过上采样层,即对放大后的图像进行上采样池化处理,采用Meta
‑
Upscale上采样处理,即有:I
SR
(i,j)=Φ(F
LR
(i',j'),W(i,j))其中F
LR
表示由特征学习模块提取的特征,并假定缩放因子是r;对于图像上的每个像素(i,j),都认为LR图像上像素(i',j')的特征与一组相应卷积滤波器的权重所共同决定;之后通过Location Projection、Weight Prediction、Feature Mapping三个模块,完成对不同的放缩大小的权值计算,以及在任意尺度下完成输出像素和LR特征图上的对应;其中Location Projection的计算对应公式如下:
而权重预测Weight Prediction在网络中是通过构建了两层全链接层和relu来实现的,用于预测的输入如下式所示:Feature Mapping中通过乘以权值得到最后的输出,使用双三次插值,先构建BiCubic函数,其中a=0.5,像素位置a
ij
=W(x)
×
W(y),即要分别求取x,y方向的W,然后相乘作为权重;之后的计算就是对所得值进行加权,即可求出(u,v)的像素值。5.基于TESRGAN网络的超分辨率重构井下图像的系统,TESRGAN网络包括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网络包括若干个残差密集块RDB,每个残差密集块网络内部包含两个卷积层+LeakyRELU,以及一个残差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章领,徐岳,罗辉,王晓南,解天宙,王厚斌,栗浩,胡迪,卫星,周行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