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57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在网络层提供数据包的分段重传,降低丢包率。降低丢包率。降低丢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技术介绍

[0002]从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发展大趋势下,未来社会中会在靠近用户的不同距离遍布许多不同规模的算力,通过全球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类个性化的服务。从百亿量级的智能终端,到全球十亿量级的家庭网关,再到每个城市中未来MEC(移动电子商务)带来的数千个具备计算能力的边缘云,以及每个国家数十个大型的云数据中心DC,形成海量的泛在算力从各处接入互联网,形成计算和网络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0003]如图1所示,网络中的计算资源融入到网络的各个角落,使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成为资源的提供者,用户的请求可以通过调用最近的节点资源来满足,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节点,避免造成连接和网络调度资源的浪费。
[0004]而传统的网络只是提供数据通信的管道,以连接为基础,受制于固定的网络寻址机制,在更高更苛刻的QoE(Quality of Experience,体验质量)要求下往往无法满足。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携带算力资源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包括:根据所述算力资源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后,还包括: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层数据包为IP数据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将所述数据包通过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链路层具有数据包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重传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10.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娟耿亮付月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