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055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池用隔板,是将多片由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的梳理纤维网构成的水流交织的无纺布通过热压接层叠为一体而形成的。所以,具有适度大小的空隙,同时形成适度大小且直径大致均匀的孔,而且整体上具有大致均匀的纤维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用隔板具备优良的拉伸强力、电解液保持性及耐短路性能,能够发挥稳定的电池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适用于镍-镉电池、镍-锌电池、镍-氢电池等碱性电池的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电池用隔板采用由尼龙、聚丙烯纤维构成的干式法制造的无纺布(以下称为「干式无纺布」)、湿式造纸法制造的无纺布(以下称为「湿式无纺布」)、合成树脂制多孔薄膜等。一般,湿式无纺布致密,具有优良的均匀性,所以,采用湿式无纺布时,能够得到耐短路性能优良的电池用隔板,但是,另一方面,生产性差、还有构成纤维的纤维长度短,所以,拉伸强力方面不如干式无纺布,如圆筒型碱性蓄电池等,在电极和隔板坚固地卷绕时,存在着容易被破坏的问题,其结果,耐短路性能下降。另外,干式无纺布比同程度单位面积重量的湿式无纺布拉伸强力要大,将该干式无纺布作为电池用隔板的情况下,卷绕性能优良,但是存在着无纺布的品质差、纤维密度的疏密大、同时顶破强力弱、耐短路性能差等问题。因此,作为兼备拉伸强力和耐短路性能的电池用隔板,特许文献1中,提出将单位面积重量10g/m2以上的熔融吹制无纺布和由短纤维纤维网构成的水流交织无纺布通过热压接层叠为一体而形成的电池用隔板。但是,构成上述电池用隔板的构成熔融吹制无纺布的纤维,是将熔融纺丝后的纤维用热风吹散,直接送到传送带,聚集而成的,所以没有经过拉伸处理,拉伸度低,非结晶部分多。因此,电池用隔板的顶破强力不充分,不具有满意的耐短路性能。而且,如上所述,构成熔融吹制无纺布的纤维非结晶部分多,所以,将熔融吹制无纺布和水流交织无纺布通过热压接法层叠形成为一体时的加工温度范围窄。其结果,容易出现熔融吹制无-->纺布和水流交织无纺布间发生层间剥离的现象,或者,熔融吹制无纺布过度熔融后,会有薄膜化的可能性,电池用隔板的生产性不好。另外,在特许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的电池用隔板,即,用平均纤维长度为20~60mm的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平均纤维长度为30~60mm、纤维强度为5g/旦尼尔以上的高强度纤维、和平均纤维长度为30~60mm的聚烯烃类热粘合纤维,经过热融处理和水流交织处理得到无纺布后,再经过亲水化处理得到电池用隔板。不过,由纤维长度比较长的纤维构成的梳理纤维网(carded web),特别是同一方向的梳理纤维网(平行的梳理纤维网),有品质差、纤维密度的疏密变大的倾向,所以只含有高强度纤维时,难以改善电池用隔板的耐短路性能。【特许文献1】特开平5-182654号公报(权利要求的范围)【特许文献2】特开平10-1545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池用隔板生产性优良、拉伸强力及耐短路性能优良、能够发挥稳定的电池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用隔板是,将多片由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的梳理纤维网(carded web)构成的水流交织无纺布,利用热压接层叠为一体而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用隔板的特征在于,将多片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的梳理纤维网构成的水流交织无纺布,利用热压接层叠为一体而形成;在热粘合性纤维被压扁变形的状态下纤维之间相互粘合,有适度大小的空隙,同时形成适度大小且直径比较均匀的孔,具备优良的电解液保持性及耐短路性能。而且,上述电池用隔板是将由梳理纤维网构成的多片水流交织无纺布利用热压接层叠为一体而形成的,所以,在生产性优良的同时,整体具有大致均匀的纤维密度、优良的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组装到电池内时和在-->电池内使用时,几乎不存在由破损或者短路而损伤电池性能的可能性。另外,上述电池用隔板中,热粘合性纤维是芯鞘型复合纤维的情况下,芯成分能够保持纤维形状,所以,得到的电池用隔板的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容易确保纤维间的空隙,电解液保持性优良。进一步,上述电池用隔板中,在梳理纤维网含有纤度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及比该热粘合性纤维的热粘合成分的熔点高5℃以上的聚烯烃类纤维的情况下,聚烯烃类纤维作为骨架通过热粘合性纤维形成一体化,所以,在电池用隔板内会形成比较适度大小的空隙,电解液保持性特别优良。另外,上述电池用隔板中,在梳理纤维网含有纤度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及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的情况下,通过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分割后形成的超细纤维可以在电池用隔板内形成适度大小的空隙,电解液保持性优良。进一步,上述电池用隔板中,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的分割后的纤维纤度比热粘合性纤维的纤度及聚烯烃类纤维的纤度更小的情况下,可以在电池用隔板内形成微细的空隙,提高电解液保持性。还有,上述电池用隔板中,在梳理纤维网含有纤度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比该热粘合性纤维的热粘合成分的熔点高5℃以上的聚烯烃类纤维及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的情况下,在电池用隔板内会形成适度大小的空隙,电解液保持性特别优良。还有,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中,包括以下工序:即,将多片包括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的梳理纤维网层叠,对梳理纤维网进行水流交织处理而得到水流交织无纺布的工序;将多片该水流交织无纺布层叠,制造层叠无纺布的工序;在比上述热粘合性纤维的热粘合成分的熔点低25℃的温度以上且小于热粘合成分的熔点的温度范围内,将该层叠无纺布向厚度方向上用15~10000N/cm的压力进行压缩,由此使水流交织无纺布相互之间形成为一体的工序,所以,可以简单地制造出拉伸强度、电解液保持性及耐短路性能优良的电池用隔板。还有,上述的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是,将多片由所定的纤维构成形-->成的梳理纤维网构成的水流交织无纺布,利用热压接层叠为一体,以优良的制造效率、低成本,来简单地制造出具有如上所述的优良的拉伸强力、电解液保持性及耐短路性能的电池用隔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了实施例2的电池用隔板的表面的放大照片。图2是表示实施例2的电池用隔板的断面的放大照片。图3是表示实施例4的电池用隔板的表面的放大照片。图4是表示实施例4的电池用隔板的断面的放大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构成上述梳理纤维网的热粘合性纤维是指,构成电池用隔板的纤维相互之间具有粘合作用的纤维。作为这样的热粘合性纤维如果纤度为0.3~5.5dtex,则没有特殊的限制。作为热粘合性纤维,理想的是采用以往开始用作电池用隔板的构成纤维的、使用熔融纺丝后进行拉伸处理的化纤短纤维。作为热粘合性纤维可以列举的有: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1-丙烯共聚物、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烯醇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等聚烯烃类纤维等的单一纤维;芯鞘型、偏心芯鞘型、并列型、海岛型等的复合纤维。理想的是热粘合性纤维不分割。作为热粘合性纤维理想的是采用芯鞘型复合纤维。这是因为由于芯成分能够维持纤维形态,所以,在热粘合时能够维持隔板的高拉伸强力和高顶破强力,同时容易确保纤维间的空隙。还有,热粘合性纤维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例如圆形状、异形状、中空状等任何形状。另外,作为上述芯鞘型复合纤维,可以列举的有:鞘成分是乙烯-丙烯的共聚物且芯成分是聚丙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鞘成分是高密度乙烯且芯成分是聚丙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鞘成分是低密度乙烯且芯成分是聚丙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作为上述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理想的是,从由鞘成分是高密度乙烯且芯成分是聚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用隔板,是将多片由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的梳理纤维网构成的水流交织的无纺布通过热压接层叠为一体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9-17 2003-3252291、一种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用隔板,是将多片由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的梳理纤维网构成的水流交织的无纺布通过热压接层叠为一体而形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热粘合性纤维是芯鞘型复合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热粘合性纤维是,从由鞘成分为高密度的聚乙烯且芯成分为聚丙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以及鞘成分为乙烯-丙烯共聚物且芯成分为聚丙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构成的一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芯鞘型复合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梳理纤维网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以及熔点比该热粘合性纤维的热粘合成分的熔点高5℃以上的聚烯烃类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类纤维是聚丙烯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梳理纤维网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以及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是,从由聚丙烯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组合构成的分割型复合纤维、以及聚丙烯和聚甲基戊烯的组合构成的分割型复合纤维所构成的一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类分割型复合纤维的分割后的纤度比热粘合性纤维纤度以及聚烯烃类纤维纤度要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梳理纤维网含有纤度为0.3~5.5dtex的热粘合性纤维、熔点比该热粘合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延夫田中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